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补骨脂(Psotalea corylifolia Linn)中分得4个香豆系成分,其中一个(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新补骨脂素。另3个已知成分为异补骨脂素(Ⅱ),补骨脂素(Ⅲ),补骨脂定(Ⅳ)。  相似文献   

2.
从海风藤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得11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6个化合物的结构及生物活性测定,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蜡酸(Ⅰ),胡萝卜甙(Ⅱ),denudatin B(Ⅲ),burchellin(Ⅳ),Veraguensin(Ⅴ)和galgravin(Ⅵ)。晶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从Ⅲ、Ⅳ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证明二者均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苦参EtOAc提取部分进行了分离,分得3个化合物,根据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sophoraflavanone G(Ⅰ),忽布素(Ⅱ),β-谷甾醇(Ⅲ),其中化台物Ⅰ为首次自苦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狭叶香蒲花粉(蒲黄)中的亲脂性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的干燥花粉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试验和波谱分析其中4个化合物的结构确定为7-甲基-4-三十烷酮(7-methyl-4-triacontanone,Ⅰ)、6-三十三烷醇(6-tritriacontanol,Ⅱ)、二十五烷(pentacosane,Ⅲ)和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ol patmitate,Ⅳ),另外还分得一个化合物Ⅴ。Ⅳ是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有效成分。Ⅰ、Ⅱ是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满山香种子中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俊  李甫  陆园园  黄锡山  张艳军   《广西植物》2006,26(6):690-691,649
为研究满山香种子的化学成分,采用满山香种子经7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和硅胶制备薄层层析等方法,分离得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梅素(myricetin,Ⅰ)、对苯二酚(1,4-dihydroxybenzene,Ⅱ)、香草酸(vanillicacid,Ⅲ)、β-胡萝卜苷(dauosterol,Ⅳ)和银杏双黄酮(ginkge-tin,Ⅴ)。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牧马豆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豆科野决明属植物牧马豆(Thermopsis lanceolata R.Br.)的全草中分得五个生物碱.经物理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分别签定为:奥豆碱(Ⅰ),无叶豆碱(Ⅱ),13-0-Acetylbaptifoline(Ⅲ),黄华胺(Ⅳ)和N-甲醛基金雀花碱(Ⅴ).其中化合物Ⅲ和Ⅴ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用溶剂萃取及层析法,从神农香菊花中分得七个成分,其中六个化合物的结构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樟脑(camphor),β-谷甾醇(β-sitosterol),刺槐素(acacetin),棕榈酸(palmit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β-胡萝卜甙(daucosterol)。,另一化合物因含量甚微,结构待定。月桂酸为首次从菊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叉子圆柏中的抗肿瘤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叉子圆柏(Sabina vulgaris Ant.)的树皮中分得12种成分,根据其理化性质、化学反应及光谱分析,其中11种成分鉴定为反式璎珞柏酸(Ⅰ),顺式璎珞柏酸(Ⅱ),山达海松酸(Ⅲ),异柏油酸(Ⅳ)、柳杉酚(Ⅴ)、12-羟基-6,7-断松香烷8,11,13三烯6,7二醛(Ⅵ),β-足叶草素 A 早醚(Ⅶ),佛手内酯(Ⅷ),β-谷甾醇(Ⅹ),二十四烷酸(Ⅺ)和蜡酸(Ⅻ),另一种是新的3,4苯并香豆素类化合物,命名为圆柏内酯(sabilactone,Ⅸ),Ⅳ-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生物试验表明Ⅰ、Ⅱ、Ⅲ、Ⅳ、Ⅵ和Ⅶ具有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万年蒿中两个新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葡萄糖甙(Ⅰ)(3α,16α-dihydroxykaurane-20-O-β-D-glucoside(Ⅰ)),3α,6α-二羟基贝壳杉烷-19-O-β-D-葡萄糖甙(Ⅱ)(3α,16α-dihydroxykaurane-19-O-β-D-glucoside(Ⅱ))和1,4-二咖啡酰奎宁酸(Ⅲ)(1,4-dicaffeylquinic acid(Ⅲ))。(Ⅰ)和(Ⅱ)为两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道孚香茶菜的二萜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南省新县产道孚香茶莱[Rabdosia dawoensis(Hand. Mazz.)Hara]叶中分离到两个二萜化合物,根据各种光谱数据推断一个为新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为:对映-11α-羟基-3α,6β,7α-一三乙酰氧基-16-贝壳杉烯-15-酮,命名为道孚香茶菜甲素(dowoensin A),另一个为已知化合物信阳冬凌草甲素(xindongnin A).  相似文献   

11.
自头序楤木70%EtOH提取物分得6个化合物,应用光谱技术(IR,MS,(?)~HNMR,~(13)C NMR.DEPT,2DNMR)及化学方法.确定了他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甙(Ⅱ),齐墩果酸(Ⅲ),竹节参皂甙 (?)(Ⅳ):竹节参皂甙Ⅳa(Chikusetsusapomin Ⅳa)(Ⅴ),常春藤皂甙元—28-O-β-吡喃葡萄糖醛酸(1→4)-β-D-吡喃葡萄糖甙(Ⅵ),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Ⅵ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岩筋菜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岩筋菜(Berneuxia thibetica Decne)地上部分分得4个化合物,经光谱解析鉴定为22,23-二氢菠甾醇-3-β-D-吡喃葡萄糖甙(Ⅰ),柳杉酚(Ⅱ),(-)-表儿茶精(Ⅲ)和儿茶精(Ⅳ)。  相似文献   

13.
贵州苗药黑骨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色谱技术从黑骨藤(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I),α-香树脂醇乙酸酯(Ⅱ),27-羟基-α-香树脂醇(Ⅲ),β-香树脂醇(IV),β-香树脂醇乙酸酯(V),熊果酸(Ⅵ),β-谷甾醇(Ⅷ),β-胡萝卜甙(Ⅷ),大黄素(Ⅸ).化合物Ⅰ,Ⅲ,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红叶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Hook.et Arn)Plan ch.]茎叶中分得11种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为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甙(Ⅰ)、金丝桃甙(Ⅱ),槲皮素(Ⅲ)、落新妇甙(Ⅳ)、β-谷甾醇(Ⅴ)、β-谷甾醇-β-D-葡萄吡喃糖甙(Ⅵ)、大黄素甲醚(ⅦI)、红灰青素(Ⅷ)、硬脂酸(Ⅸ)、软脂酸(Ⅹ)和正九烷(Ⅺ)。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Ⅳ、Ⅵ、Ⅶ、Ⅷ、Ⅸ、Ⅹ和Ⅺ为首次。从红叶藤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中药茅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谭明雄  王恒山  黎霜  陈薇 《广西植物》2003,23(3):282-284,270
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的方法 ,根据光谱分析鉴定中药茅莓的结构 ,分离并鉴定了 5个化合物 ,分别为β 谷甾醇 (Ⅰ )、蔷薇酸 (Ⅱ )、2α,3α,1 9α,2 3 tetrahydroxyurs 1 2 en 2 8 oicacid(Ⅲ )、β 葫萝卜甙 (Ⅳ )和悬钩子皂甙 (Ⅴ ) ,以上前四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沙旋复花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沙旋复花[Inula salsoloides (Turcz.)Ostenf.]地上部份分得12种成分。根据其理化性质,化学反应及波谱分析,其中9种成分鉴定为蒲公英醇(Ⅰ)、蒲公英醇醋酸酯(Ⅱ)、蒲公英醇软酯酸酯(Ⅲ)、胡萝卜甙(Ⅳ)、木犀草素(Ⅴ)、豆甾醇(Ⅵ)、β-谷甾醇(Ⅶ),蜂花酸(Ⅷ)和泽兰内酯(Ⅸ)。这9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Ⅲ)和(Ⅸ)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金刚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中分离得到三个化合物,经鉴定为β-谷甾醇(Ⅰ),二氢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Ⅱ)和香草酸(Ⅲ).这三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艾纳香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艾纳香中分离了3个化合物,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花椒油素(Ⅰ)、艾纳香素(Ⅱ)和二氢槲皮素-7,4′-二甲醚(Ⅲ)。其中,花椒油素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出。  相似文献   

19.
刺异叶花椒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var. spinifolium)中分得五个已知的化合物,其中四个为生物碱:氧化勒(木党)碱(oxyavicine)(Ⅰ);铁屎米酮(canthin-6-one)(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ethoxychelerythrine)(Ⅲ);勒(木党)碱(avicine)(Ⅳ);另一化合物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  相似文献   

20.
丽江蚤缀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忠义  龚维红 《广西植物》2005,25(3):278-280
利用DiaionHP20及硅胶柱层析进行化合物的分离,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借助多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E对甲氧基肉桂酸(pEMethoxycinnamicacid)(Ⅰ),Z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3(4Methoxyphenyl)2Zpropenoicacidmethylester)(Ⅱ),Z对甲氧基肉桂酸(pZMethoxycinnamicacid)(Ⅲ),E对羟基肉桂酸甲酯(pEHedroxycinnamicacidmethylester)(Ⅳ),2,4,6,4′fourhydroxydihydrochalcone(Ⅴ),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Ⅵ),β谷甾醇(βSidosterol)(Ⅶ),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Ⅷ)。所有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并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