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面对中国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现实状况,《城市化进程与乡村叙事的文化互动》一书提出通过建构"现代城乡文化共同体"的方式从文化的层面促进城乡关系协调发展。首先要从改变城乡二元对立思维入手,尽可能地求同存异,吸纳、融合城市与乡村两种文化形态的具有生长性的要素;其次要以文化结构建构为核心,尤其要重视乡村民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为它不仅是文化传统的活态载体,而且是维系文化记忆和情感的重要纽带;再次要以农民工为触媒,着重发掘这一群体在城乡一体化、城乡互融过程中所起到的桥梁与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乡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焦点和热点。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城乡经济关系日趋紧密,城乡功能转型加速进行,需要不断完善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度体系。倡导以"城市包容乡村发展"为新导向,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促进城乡资源共享、共同繁荣,让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有基本相同的发展成果和权益。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迎合了当代人返朴归真的心理需求,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美、文化美、风景美的追求欲望,同时也吸引了旅游开发商价值取向,可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改变乡村落后面貌、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以乡村旅游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和总结,从研究进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国内乡村旅游动机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4.
以桂林市为案例地,借助ArcGIS10.2分析桂林市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探寻其内在分布规律,进一步提出桂林市乡村旅游地聚集性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市乡村旅游地呈显著聚集型分布,桂林市市辖区和灵川县属乡村旅游地热点区域,并形成中部和南部两大核心乡村旅游区;桂林市乡村旅游地呈现“以市区为核心,以漓江为轴线,以低海拔区为扩散面,以A级景区为辐射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桂林市乡村旅游地可分为红色乡村旅游聚集区、生态乡村旅游聚集区、民族乡村旅游聚集区。建议依据乡村旅游地空间状态,在现有优势基础之上利用乡村独有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城乡融合,推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村发展,从城乡关系的角度看,其方向是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技术、资金及各种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流动与整合,充分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优势,使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进而成为经济、社会及文化相互融合的统一体。从世界农村与城乡关系发展趋势及我国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演变出发,以青岛市为例,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我国农村发展的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旅游产业发展与升级的新业态,乡村旅游内涵着多元价值值得发掘。但一直以来该领域真正意义上以文化作为资本要素的理论阙如,造成乡村旅游与文化的隔裂。本文旨在尝试论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这一核心吸引力内涵的文化资源及其资源资本化的基础上,基于乡村旅游的需求者"文化人"人性假设的需求,将文化资本做出相应权重纳入乡村旅游生产、投资的资本要素视阈中进行经济分析,以期获得审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正处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发展乡村旅游既促进了两型社会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又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探讨了武汉城市圈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开发开放25年来,上海浦东新区一直将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目标之一。对上海浦东的探索不仅承载着作为经济发达城市一个行政区域率先实现内部城郊一体化目标的使命,也承载着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先锋的使命。"列车工程"、功能区域、"管镇联动"等较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载体体制机制,形塑了浦东城乡一体化的特色模式。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城乡一体化任务是异常艰巨的,并不能简单将浦东城乡一体化看作仅仅是浦东的事情,实际上其必然是在整个社会中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其城乡一体化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浦东作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重要支撑和着力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取得的每一个成就也是经历千辛万苦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家政策的扶持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高要求,如何深挖乡村旅游资源,规避旅游产品类型雷同单一,如何明确定位,避免生态与文化环境破坏、自然与人文资源失真等问题,使得保护乡村旅游的原真性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从原真性保护的视角,建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原真性保护的金字塔理念,并以山东省平原县花园村乡村旅游为例,在挖掘其乡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其乡土特色进行了原真性保护评价,提出了花园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调整旅游产品的定位,深挖客观原真性层次内涵以及开展游客感知体验监测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合肥市在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制约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认识因素、资金因素、人才因素。提出了统一规划城乡文化建设,建立城乡文化交流互动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品牌,发展城乡文化消费市场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