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美国顺风顺水 3月15日,美国成功发射了第6颗现代化GPS卫星(GPS-2RM)。洛马公司计划为美国空军总共建造8颗现代化GPS系列卫星,旨在为美国在全球的军方和民间GPS用户提供不断提升的导航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GPS应用的迅猛发展,卫星定位已经涉足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在我国,卫星定位技术的民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近几年,3S(GIS、GPS、RS)在林业、通信、电力、农业、环境、国土等各行各业的应用也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北京天拓公司销售的美国Trimble GPS产品,已在以下行业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今日电子》2007,(2):44-44
GPS定位不是什么新技术,但直到最近,这项功能才在多普达P800、惠普6515、神达mioA701等手机当中出现,并成为一项越来越吸引入的功能。特别是在野外环境下,GPS定位已经成为野外救援的必备装备。在美国,法律规定了手机必须在紧急呼叫的情况下可以自动提供用户的位置信息。但传统卫星GPS定位有一个基本缺陷,由于建筑物、桥梁、茂密的树林都会对GPS卫星信号形成遮挡,  相似文献   

4.
《数字通信世界》2011,(Z1):59-59
无线平台和半导体业务全球领导者ST-Ericsson公司发布了体积小、可连接GPS和GLONASS定位卫星的接收器,让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快和更可靠的定位服务。与单一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相比,GLONASS和GPS技术的结合极大地密集"城市峡谷环境"中的定位准确性,消除城市高楼对卫星信号阻碍的影响。同时,该产品能大大降低初始定位过程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无线平台和半导体业务全球领导者ST-Ericsson公司发布了体积小、可连接GPS和GLONASS定位卫星的接收器,让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快和更可靠的定位服务。与单一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相比,GLONASS和GPS技术的结合极大地密集"城市峡谷环境"中的定位准确性,消除城市高楼对卫星信号阻碍的影响。同时,该产品能大大降低初始定位过程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卫星定位系统中用户定位过程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定位时,用户定位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用户可视导航卫星位置的获得、用户最佳定位卫星的选取以及用户定位计算。本文对卫星定位过程的这三个步骤进行了仿真,目的是向大家清晰地展示卫星定位运作机理。在仿真过程中立足于定位运作的基础理论,在忽略了一些次要的影响量的条件下,给出了定位运算的全过程。最后,文中以GPS系统参数为例给出了仿真结果。本仿真采用了C++BUILDER编程实现,友好的交互式操作界面,用不同的窗口显示卫星定位系统用户定位的运作过程,为科研上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定位过程的原理性演示软件。  相似文献   

7.
《卫星与网络》2012,(5):5-5
导航卫星信号模拟器能够生成导航卫星仿真信号,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接收机等用户设备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测试过程。最新一期《GPS World》杂志上刊登的"模拟器购买指南"对CAST Navigation、IFEN GmbH、Racelogic等8家公司的模拟器产品的基本特点进行了专题介绍。此外,为了配合"模拟器"(Simulator)这一主题,本期杂志还重点介绍了法国国防部所使用名为"统  相似文献   

8.
“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简称“导航星”(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是由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管理,是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可向经过授权的用户提供高精度信号,此种信号可对地球上的任何地点进行精确坐标定位和精度优于16米的精确导航。用户可用一个很小的经过授权的接收器,在地球上的任何地点接收到GPS星座中的4颗卫星上的信号,即可计算出位置数据。 美国的GPS系统在对南联盟的攻击中也起了  相似文献   

9.
《GPS术语及定义》国家标准日前已制定完成,标准规定了GPS常用术语及定义, 适用于GPS专业范围内的各种标准的制定、各类技术文件的编制及科研、教学等方面。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导航星 navigation by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NAVSTAR)美国研制、运行和控制的一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控制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为全球用户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包括主要为军用的精密定位服务(PPS)和民用的标准定位服务(S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  相似文献   

10.
GPS系统由GPS卫星(空间部分),地面运控系统(控制部分)和GPS接收机(用户部分)三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GPS,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5年全面建成。它具备在海、陆、空、天全方位、全天时、全天候三维定位、导航和授  相似文献   

11.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过终端接收并处理GPS卫星所发射的无线电磁波信号,从而确定用户接收端(观测站)到轨道卫星的天地距离,从而确定并定位观测站的方位。卫星对卫星的追踪(SST)技术实质是通过高分辨技术来测量两颗GPS卫星间的距离变化,SST技术主要是指高低卫星追踪和低低卫星追踪两类。前一种是高轨道卫星(如GPS卫星、对地静止轨道卫星等)追踪低轨道(LEO)卫星或者空间飞行器,后一种近似为同一低轨道上空的两颗卫星之间的追踪,两颗GPS卫星之间可以距离数百千米。这两种卫星对卫星的跟踪技术都将LEO卫星作为反映地球重力场变化的传感器,利用卫星之间单向或者双向的测距系统,来测定GPS卫星间的相对速度及速度变化率。本文在国内外SST研究基础上,针对目前的相关热点问题,对SST确定的重力场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性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全球定位卫星系统(GPS)是由NAVSTAR(定时和测距导航系统)卫星组成的军民两用的空基导航系统,用于3维定位和测速。 NAVSTAR GPS系统有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在1992年中期已发射了13颗NAVSTAR GPS第二代卫星,到1993年24颗卫星全部发射入轨。计划在90年代末期,将开始用ⅡR卫星来取代第二代卫星。 GPS是设计为供地面、空中或  相似文献   

13.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 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功能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3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3颗(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北斗用户终端3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4.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航天飞机以后的第三个大型航天工程,由美国国防部建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全球应用最多的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5.
受大会邀请,东方联星公司张峻林总经理对“多模兼容芯片技术”作了特别报告。报告充分向大家展示了该公司已经批量生产和应用的北斗多模卫星导航芯片,以该款芯片为核心的卫星导航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北斗二号、GPS、GLONASS卫星信号,具有北斗、GPS或GLONASS单星座定位、北斗/GPS双星座联合定位、北斗/GLONASS双星座联合定位、北斗/GPS/GLONASS三星座联合定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GPS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12月开始部署的一种卫星无线电定位、导航与报时系统,简称NAVSTAR GPS(Navigation System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 System)。它是由美国军方耗资120多亿美元,历时20多年研究开发完成的,被称为美国继"阿波罗"登月飞船和航天飞机之后的第三大航天工程。GPS任务是为全球范围内的飞机、舰船、坦克、地面车辆,步兵、导弹以及低轨道卫星、航天飞机等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  相似文献   

17.
《卫星与网络》2013,(8):77-77
为提升社会各界对北斗的认知度和应用北斗的准确定位度,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与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推出"四维图新杯"北斗应用知识竞赛于正式开赛。本次竞赛是"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的一部分,大赛对所有网民开放,题型精炼且趣味性强,参赛者不受年龄限制,是一次了解北斗应用知识的绝佳机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相似文献   

18.
GPS山野行     
<正> GPS 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 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卫星的导航电文,分别作了可供详细解读的入门论述;因篇幅所限,难以详论,具体请参阅笔者所著《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一书的有关章节。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言2014年11月17日至21日,I MO MSC 94次会议在总部伦敦召开,全体成员一致通过认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全球海事无线电导航系统组成部分,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取得了进驻国际海事领域的"通行证",与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同样具有向全球海事用户提供服务的国际地位。"产业提升,标准先行"。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共同组织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