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的原因,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住院期间出现低血糖现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饮酒、运动量过大、饮食过度控制、食量过少、不按时进餐、药物使用不合理等均是导致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重要因素,本组64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低血糖症状消失,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应针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诱发原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徐璐 《药物与人》2014,(7):225-225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接受诊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所有患者在及时抢救与精心护理的措施中,临床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压患者需要时刻注意自身血糖情况,通过临床康复护理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宣教,对患者血糖做好监测,有效减少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共56例,共发生5例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8.92%。低血糖患者经过正确护理措施后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要求相关护理人员能够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抱有足够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冯焕田 《药物与人》2014,(10):312-313
目的:为了分析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52例患有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分析其一临床病症以及护理措施。结果:针对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较好的改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病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吴杨玲 《现代保健》2012,(24):56-57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原因的分析,得出对此的护理教育对策.方法:分析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的知识教育,对患者的用药及生活进行正确指导.结果:通过对低血糖患者进行护理及教育宣传,门诊再收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对患者进行低血糖相关的知识教育,使患者在生活中注意饮食、运动以及药物使用,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中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分为低血糖组和非低血糖组,每组60例.通过相关治疗对比其病情及生化指标,逐步了解其中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低血糖组患者在血肌酐、尿微量清蛋白值的对比上高于非低血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空腹血糖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原因分析方面,低血糖患者饮食不规律具有绝对的影响作用,而药物治疗起到关键作用.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的产生原因受到用药、饮食、年龄、病程、生化指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及早的发现治疗,提高预防意识,能够减少该类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中低血糖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接受药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完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n=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43例)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并对比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指标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稳定血糖水平,预防低血糖,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马桂芳  杨秀梅 《现代养生》2014,(22):191-191
目的:探究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共56例,共发生5例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8.92%。低血糖患者经过正确护理措施后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要求相关护理人员能够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抱有足够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黎丹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554-1555
目的主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低血糖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院主要是将从2010年到2012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低血糖的患者进行对症的护理治疗,通过这样的治疗来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并发低血糖的效果[1]。结果在进行了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后,患者的状态明显好转,而且血糖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控制,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平稳的状态。结论糖尿病之所以会发生并发低血糖的现象,是有很多原因引起的,其中包括胰岛素的不恰当使用、饮食不当等,所以说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是有一定好处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血糖的发生[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处理。方法:我院收治16例确诊的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探讨其预防及处理。结果:针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发病的原因,给予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明显。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实施必要的预防和处理,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68例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均恢复到病前状况。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  相似文献   

12.
赖玉兰 《现代保健》2012,(31):43-44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并随访半年。结果:与个体化护理前比较,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体重指数、血压及糖化Hb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仅1例出现低血糖反应和1例出现酮症酸中毒。结论: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文主要是针对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讨论研究分析并发低血精症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护理措施.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加强血糖的控制,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按时服用药物,保证血糖的稳定是预防低血糖症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及临床特点,制定低血糖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选取广饶县广饶经济开发区卫生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未发生组91例和低血糖发生组109例。采取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结合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制定预防保健措施。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低血糖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饮食情况、用药频次、健康教育情况、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对药物的认识程度、血糖监测频次和运动情况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多次用药、对疾病不重视和对药物完全不了解是低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每天监测多次血糖、经常接受健康教育是低血糖发生的保护因素;每天多次用药、对疾病不重视和对药物完全不了解是低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低血糖发生因素的特点制定并实施预防保健措施,有助于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血糖的影响,减少其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方法:对4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120例睡前血糖低于6.0mmol/L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发生夜间低血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发生低血糖机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通过对睡前血糖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夏慧 《药物与人》2014,(7):19-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和预防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69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引发原因并总结预防对策。结果:低血糖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悸、头晕、乏力、出冷汗;躁动、精神异常;昏迷;无症状等。而诱发原因主要包括药物不合理、饮食不合理、运动不当、肝肾功能不全、其他。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有效判断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出现,并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而给予对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效果,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临床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0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识别能力、适当的运动、饮食指导。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干预前后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低血糖症发生明显减少,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较长的糖尿病病程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低血糖组的病程明显长于无低血糖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概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时的的临床表现情况,并以此来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并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26例患者,严密监控患者的血糖以及临床表现,研究讨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无脏器受损和有脏器受损的病人出现低血糖和临床表现形式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结论: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与否与患者的脏器是否受损和患者年龄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时,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对低血糖反应加强观察,总结低血糖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本组出现22例低血糖反应;药物因素、饮食因素、运动因素、患者自身差异等是诱发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原因;22例低血糖反应患者经我院积极有效治疗均有效、好转或消除。结论:对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在治疗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和及时的低血糖反应护理,是降低其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影 《药物与人》2014,(6):233-233
目的:分析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时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饮食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使病情控制更稳定,同时还要注意加强饮食疗法的宣传教育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