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某实际染料废水,考察废水初始pH值、固液比、铁碳比和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2,铁投加量为11g/L,铁碳比为1:1,反应时间60min时,出水水质最好,废水脱色率为73%,平均COD去除率达到44%。通过铁碳微电解对染料废水进行预处理,不仅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后续工艺的处理负担,还可以废治废,是预处理高浓度燃料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耗氧呼吸速率(OUR)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研究了初始pH值、臭氧流量和反应时间对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预处理克林霉素制药废水可生化性提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对废水可生化性提高的影响最大,依次为臭氧流量和反应时间;在pH值为10.5,臭氧流量82 mg/min,反应时间30 min时,废水的可生化性得以极大的提高,OUR值从0升高到0.41 mg/(gMLSS.m in),为后续生物处理过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Fenton试剂处理硝苯地平医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enton试剂对硝苯地平医药废水进行氧化处理实验研究,探讨了n(H2O2)∶n(Fe2+)、H2O2浓度、pH、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模拟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2O2)∶n(Fe2+)=5∶1,30%的H2O2用量为0.4 mL,溶液pH=2.5,反应时间为24 h时,在20℃、120 r/min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4.5%,BOD5/COD从0.10提高至0.31,可生化性得到较大提高,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双氧水联合处理克林霉素废水,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好氧呼吸速率(OUR)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超声波功率、双氧水用量、废水初始pH值及反应时间对处理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得出了上述因素的影响次序:双氧水用量>超声波功率>反应时间>废水初始pH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氧水投加量0.2 mL/L废水,超声波功率80W,反应时间30 min,初始pH值9.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OUR=O.511mg/(g·min),相比于处理前OUR=0 ms/(g·min),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出水COD,提高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O_3、O_3/H_2O_2组合工艺对某油田采油废水进行处理,考察氧化反应时间、O_3质量浓度、pH、H_2O_2投加量、n(H_2O_2)∶n(O_3)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O_3处理油田采油废水时,在O_3为20 mg/L、反应时间为60 min、废水pH为8.50条件下,COD去除率为28.5%,B/C由0.08提至0.248;O_3/H_2O_2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更显著,在O_3为30 mg/L、反应时间为60 min、H_2O_2投加量为0.24 g/L、废水pH为8.50的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55.4%,B/C提升至0.440。氧化处理不仅降低了废水COD,还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O3/H2O2预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好氧呼吸速率(OUR)和生化呼吸线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O3/H2O2氧化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生产综合废水可生化性提高的影响。结果显示,对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程度的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H值、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O3流量。在pH值为10.7,反应时间为20 min,H2O2投加量为3.9 mmol/L,O3用量为4.2 mmol/L时,废水的OUR值从0提高到0.578 mg/(g.min),可生化性得到改善,能够满足后续生物处理需要。  相似文献   

7.
对电化学还原—氧化降解甲苯硝化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且考察了出水的可生化性以及生物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电流密度20 mA/cm2,最佳处理时间4 h下,硝化废水的SUVA(废水芳香性指标)去除率可以达到56.4%,COD去除率为26.6%,B/C由原水的0.115提高到0.435,急性生物毒性也有明显降低,TU值由原先的285.7降低为41.7。说明电化学还原—氧化法对硝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毒性的降低是有显著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的效率,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条件优化。以COD去除率为响应值,初始pH、铁投加量、铁碳质量比及反应时间为实验因素,构建响应面模型,分析模型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3.53、铁投加量为83.92g/L、铁碳质量比为0.82及反应时间为78.48min时,COD去除率的预测值为75.25%,与实测值相差0.23%(<2%),可以利用该模型预测COD去除率的变化。同时采用大肠杆菌对铁碳微电解工艺进出水的生物毒性进行检测,与进水组相比,出水组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由对照组的2.13倍下降至对照组的1.64倍,同时活性氧物质(ROS)产生水平由对照组的19.26倍下降至对照组的4.81倍,细胞死亡率由98.1%下降至61.5%,对数期由5h延长至9h,且BOD5/COD从0.151升至0.416,因此铁碳微电解工艺具有降低印染废水生物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底部曝气铁碳微电解和SBR法处理CODCr为625 mg/L、B/C约0.11、色度为300~400倍的粘胶纤维废水,考察了pH、Fe/C比、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铁碳微电解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5、铁碳比为4∶1、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铁碳微电解出水的B/C比大于0.3,后续经SBR工艺处理,出水COD去除率大于88%、色度去除率达84.9%。  相似文献   

10.
倪晓晓 《广州化工》2012,(3):104-106,116
实验探讨了O3/H2O2高级氧化法预处理某制药酒精废水过程中H2O2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臭氧发生器氧气流量等因素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实验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是:H2O2投加量98 mmol/L,pH值11,氧气流量60 L/h,反应时间90 min,在最佳条件下反应后废水CODCr去除率46.3%,TOC去除率50.5%,B/C从0.08提高到0.32,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提高,能够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臭氧/紫外处理腈纶废水生化出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部分腈纶废水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均不能达到排放标准,且出水含难降解物质,深度处理困难。本研究采用O3/UV工艺处理腈纶废水生化出水,考察了臭氧投加量、紫外光强度、反应时间、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调节原水pH、紫外光强度为85μW/cm2、臭氧投加量为48 mg/L、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82.1%,出水COD小于60 mg/L,可满足企业因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对出水COD的要求,且BOD5/COD可由0.18增加至0.47。因此,O3/UV工艺可有效降低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提高腈纶废水出水的可生化性,利于受纳水体的自净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微电解-Fenton法预处理PTA废水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的最佳条件为pH4.0,反应时间30min;Fenton氧化的最佳条件是[H2O2]=0.6 g·L-1,pH 3.0,反应时间120min;经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处理后,PTA废水TOC总去除率超过70%.色谱分析结果证明,对苯二甲酸被部分氧化成苯甲酸,而且苯甲酸等有机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改善了废水的生化性,有利于废水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利用O3/H2O2法对某制药厂产生的嘧啶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pH、反应时间、O3流量和H2O2投加量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pH为11.00、反应时间为70 min、O3流量为4 g/h、30%H2O2投加量为65 mmol/L时,废水COD、TOC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6.12%、70.34%和96.67%,B/C由0.05提高到0.33,可生化性明显提高,能够满足后续生化处理需要。  相似文献   

14.
阿奇霉素废水的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阿奇霉素废水高COD、高氨氮浓度、高色度以及高含盐量的特点,采用吹脱-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预处理阿奇霉素废水,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吹脱pH值为11~12、吹脱时间20 h时,氨氮去除率达到80%;铁炭微电解pH值为3~4、铁炭比为1.5、反应时间为8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45%;向微电解出水投加30 mL/L的H2O2(质量分数为30%)进行Fenton氧化处理,COD去除率提高到89.6%。预处理后,废水的BOD5/COD从0.18提高到0.3,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FeCl3对高浓度、高色度及可生化性差酵母废水进行了絮凝沉淀预处理,考察废水组成的变化,发现体系在初始pH为7.5,FeCl3用量为8g·L-1,搅拌速度及时间为300 r·min-1(1min),80 r·min-1(20 min),沉降时间为30 min时废水COD从6244 mg·L-1降低到4058 mg·L-1,废水的可生化性BOD58/COD值从0.28升高到0.46.GPC,GC-MS分析结果表明,废水经FeCl3絮凝预处理后,有机物浓度明显降低,极性类物质分子减少,主要是脂肪醇类、脂肪酸类、含有多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含氧杂环醇类等生物难降解物质,从而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6.
经生化法处理后的煤气废水,COD、总氰化合物、色度没有达到排放标准。通过实验研究了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对煤气废水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反应时间、pH、催化剂对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30 min、pH在9~12,臭氧有较高的氧化效率;当反应时间为30 min、pH=9时,煤气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65.3%。TS-2型催化剂的使用使煤气废水COD去除率提高到66.9%,增加了1.6%。达到最佳时的反应时间降低了5 min。  相似文献   

17.
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预处理头孢菌素废水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工程项目中,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预处理头孢菌素废水的实际效果,在现场调试过程中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了各参数的最佳反应条件值。结果表明,在高浓度废水COD为60~120 g/L、铁碳比为1:1、反应时间为100 min、pH为3时,运用铁碳微电解可以对废水COD去除率达到30%左右;以铁碳微电解出水为基础,调节pH为2.5,H2O2(27.5%)投加量为20mL/L,Fe SO4·7H2O(10%)投加量为22g/L,反应时间为60min,在室温下对原水的COD去除率在65%左右。BOD5/COD也由原来的不足0.24提升到了0.35左右,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石化废水,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各单元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铁炭质量比为1.5∶1,pH值为4.0,HRT为120min时,铁炭微电解单元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420mg/L,单级CODCr去除率为67.57%,出水m(BOD5)/m(CODCr)值由0.020.03升高至0.30;当H2O2投加量为3.0mL/L,pH值为3.5,反应时间为60min时,Fenton氧化单元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130mg/L,单级CODCr的去除率为72.17%,出水m(BOD5)/m(CODCr)值由0.30进一步升高至0.58。经过预处理的出水再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小于20mg/L。该组合工艺对CODCr的总去除率高达98.76%,表明物化预处理-生化法组合工艺对此类可生化性较差且组成复杂的石化废水具有比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沉淀法、共沸蒸馏法和高温老化法制备ZrO2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Ru/ZrO2催化剂,用于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异佛尔酮废水。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异佛尔酮废水乙酸浓度、COD去除率、TOC去除率及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废水经催化湿式氧化处理的中间产物主要为乙酸,可由产甲烷菌转化为甲烷。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增加催化剂用量及延长反应时间均可提高异佛尔酮废水COD去除率、TOC去除率及废水可生化性。在270 ℃、氧分压2.5 MPa和催化剂用量9 g·L-1条件下,超过180 min异佛尔酮废水COD及TOC去除率分别可达90.4%和84.9%。在270 ℃、氧分压2.5 MPa和催化剂用量1 g·L-1反应条件下,120 min时异佛尔酮废水乙酸浓度最大,为5 582.98 mg·L-1。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后出水利用产甲烷菌进行厌氧发酵,反应9天产甲烷体积达到最大值820 mL。  相似文献   

20.
Fenton氧化处理彩色液晶单体合成工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宽广  刘洁  杜渭松  张广平 《应用化工》2013,42(7):1195-1198
用Fenton法处理彩色液晶单体合成废水,以降低对微生物的毒性,提高可生化降解性。考察了H2O2用量、Fe2+用量、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条件为:pH值2.1,H2O2浓度0.44 mol/L,Fe2+浓度0.5 mol/L,反应时间150 min,COD、H2O2、Fe2+物质量的比值为1∶1.77∶2.01。在此条件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91.2%,BOD/COD由0.179升至0.542,可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