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尹景霞 《中医杂志》2007,48(5):442-442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经一般内科西药治疗无效或治愈后易复发的消化性溃疡为难治性溃疡。其特点是病程长、易复发,迁延不愈、经内科西药治疗效果差。笔者自2003年3月~2006年1月应用中药荆花胃康胶丸加用西药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联合药物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滨 《吉林中医药》2008,28(2):116-116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经一般西药治疗无效或治愈后易复发的消化性溃疡为难治性溃疡,其特点是病程长,易复发,迁延不愈,经内科西药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特点为病程长、易复发、迁延不愈、内科治疗效果差。自2002~2007年共收治74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有4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院内制剂胃宁丸配合西药治疗,另有34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单纯用西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结果发现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以发病时间长、治疗效果差、病情易复发为特征。其发病与穿透性溃疡、特殊部位的溃疡(球后、幽门管)、病因未除(精神紧张以及饮食不节、治疗不当等)、胃酸高分泌状况等因素有关。消化性溃疡5年内的复发率较高,如何避免复发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笔者用自拟愈疡散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60例,取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内科"胃脘痛"范畴.目前,西医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在缓解症状甚至近期治愈率方面均已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由于溃疡形成原因复杂,复发因素较多,致使部分患者虽然近期已治愈,但极易复发,特别是单纯的西医西药治疗更易复发.  相似文献   

6.
<正>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易复发的特点。随着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质子泵抑制剂及三联、四联疗法的广泛应用,难治性溃疡已较少见,但由于耐药性的产生,仍有部分病例疗效欠佳。笔者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60例,并与西药治疗组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随机均分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且难根治,易复发.2004年7月-2007年7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6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常见病 ,近年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及复发与幽门螺旋杆菌 (HP)密切相关 [1 ]。患者不论是初发还是复发 ,抗菌治疗显得非常必要。笔者 4年多采用自拟九味益气汤合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 32例取得满意疗效 ,并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 32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4例患者全部来源于 1996年 10月~ 2 0 0 1年 1月我院门诊。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 ,且胃镜下尿素酶快速检查为阳性者。治疗组 32例中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18~ 6 3岁 ,平均 36 .42± 7.46岁 ;病程 3月…  相似文献   

9.
王丽英  田杰  吕晶  赵昕 《河南中医》2002,22(3):34-35
消化性溃疡 ,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是内科临床常见慢性病 ,近年来有大量的资料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复发与幽门螺旋杆菌 (HP)密切相关。我们 1996年 8月~ 2 0 0 0年 2月 ,应用自拟胃肠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4 0例 ,疗效满意 ,并与西药治疗组 38例进行对照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患者均来自门诊 ,均有溃疡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治疗前均经纤维胃镜检查而确诊 ,且胃镜下尿素酶快速检查HP为阳性者。分为中药治疗组 4 0例和西药对照组 38例。治疗组男 2 7例 ,女 13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0岁 ,其中18~ 4 0岁 2 5例 ,4 1~ 6…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通常指的是胃十二指肠的圆形或椭圆形组织缺损,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临床上以上腹部反复发作性、节律性疼痛为特征。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经治疗仍反复发作。笔者于2005年7月~2006年12月,采用补气活血散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46例,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治疗症状虽有改善,且易复发。近年来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有高度相关性,故有“无幽门螺旋杆菌就无胃病”之说。笔者近年来,自拟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7例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中药组38例、西药组37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中药组患者单纯采用中药治疗,西药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复发情况也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症状改善显著,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指标准剂量H2受体拮抗剂正规治疗一定时间(胃溃疡12周,十二指肠溃疡8周)后经内镜检查确定未愈的溃疡和/或愈合缓慢、复发频繁的溃疡,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当前治疗溃疡病的药物很多,但根据病因分析就其药理作用来讲,主要是抗酸和胃黏膜保护剂。有效控制幽门螺杆菌是从根本上治愈消化性溃疡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医药在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运用价值。方法: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予柴胡疏肝散,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溃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0.9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随访,对照组复发率38.46%,观察组5.56%。结论: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对多种内科疾病均有显著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郑建芳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0):728-728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属于中医胃脘痛、呃逆、痞满等范畴。常表现为上腹痛或腹胀、烧心、反酸、嗳气、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单纯西药治疗副作用较多,且易复发,笔者近几年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健胃汤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辨证用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10年来 ,西药H2 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等问世以来 ,使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但一年复发率高达80%以上。因此 ,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1999~2000年笔者运用中医药进行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观察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消化性溃疡患者66例 ,用电子胃镜检查确诊 ,均用西药奥美拉唑胶囊或法莫替丁联合抗幽门螺杆菌西药足疗程治疗。溃疡愈合(电子胃镜复查)后随机分成2组门诊观察。治疗组(中药组)36例 ,男22例 ,女14例 ;年龄17~65岁 ,平均39±0…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96例缪卫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南京210028)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目前西药治疗近期疗效很好,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维持治疗费用大,副作用多。而单纯服用中药疗程较长,病人依从性差。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  相似文献   

18.
溃疡宁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溃疡宁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研究刘烈全,张君邦自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我院用自制中药溃疡宁维持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经内科治疗临床愈合后,若患者同意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胃健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西药组行奥美拉唑治疗,中药组行清胃健中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95.24%、西药组76.19%,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清胃健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能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69例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幽门螺旋杆菌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摄入引起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研究,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已得到了非常重大地进展。而溃疡愈合质量又与溃疡的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已成为我们临床研究的重点。笔者采用自拟疡平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