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病灶回声可表现为囊状无回声型、片状低回声型、团块状混合回声型和弥漫分布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囊状无回声型和片状低回声型病灶内部及周边多无血流信号,团块状混合回声型和弥漫分布型病灶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PW)录及高阻力动脉血流频谱.病灶内部及边界回声、CDFI血流走行有助于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经阴道超声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血流频谱特点.方法:对78例子宫腺肌病行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动态观察,将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子宫腺肌病声像图有其特征性,子宫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可见散在分布的小液暗区,血流频谱特征与子宫动脉相一致.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子宫腺肌病的首选诊断方法,可与子宫肌瘤等疾病相鉴别,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特征,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已证实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超声资料并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声像图可分为弥漫型、局灶型、合并肌瘤型.腺肌病超声诊断符合率82%,误诊率15%,漏诊率3%.腺肌病合并肌瘤型诊断率58%.结论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互为补充,可观察子宫的大小、形态,宫壁病灶形态、边界、内部的结构、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对腺肌病合并肌瘤型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腹部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20例子宫腺肌病和46例子宫肌瘤,再经TVCDS检查,对两种病变进行形态结构和彩色血流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者子宫增大无形态改变,病灶多位于后壁,无包膜,内部回声多呈粗颗粒状稍强回声间以大小不等低回声,其内多见星点状闪烁样彩色血流信号,频谱显示阻力指数较高,RI(0.70±0.07)。子宫肌瘤可发生在子宫任何部位,边界清楚,内部出现特有的旋涡样回声,周围有环形血流信号,频谱显示阻力指数偏低,RI(0.59±0.05)。结论:TVCDS能清晰地反映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信息,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祖涛  黄琴  沙玉成 《安徽医学》2013,34(4):481-48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TVCDS)在子宫腺肌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患者进行术前经腹部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7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与术后比较符合率(89.55%)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的符合率(50.7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较经腹部检查有明显优势。可以根据超声图像及血流分布、频谱等特点为临床及时提供较准确的依据,并提供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要点,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黄欣  刘彧 《中外医疗》2012,31(30):173+175-173,17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3例子宫肌瘤和41例子宫肌腺病,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肌腺病表现为子宫增大,病灶多位于后壁,病灶区回声增粗不均匀,其内可见点状或细条状血流信号。子宫肌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肌瘤边界清楚,周围有环绕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很好的显示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声像图特征,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王洁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81-8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超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患者各80例使用GE—Vivid3及EUB-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子宫内异常回声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并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CDFI)进行检查,观察异常回声区内及周边血流供应情况。结果子宫腺肌病主要超声特征为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形改变,子宫大小出现周期性改变,肌内散在强光点、强光斑及积血小囊;CDFI血管分布稀少,异常光团周围无环状或弧形包绕血流(P〈0.05)。子宫肌瘤超声特征以包块假包膜形成、界限清楚,CDFI团块周边环状或弧形包绕血流信号为主(P〈0.05)。结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超声图像各有其特殊性,B超检查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易于复查,可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用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例患者进行术前经阴道三维超声及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查,并对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有22例病人术前经阴道三维超声,见子宫各径线增大,宫壁回声增粗,21例宫壁内见散在微囊腔.16例合并散在微钙化点.22例经阴道三维及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血管增多紊乱.管壁光滑清晰.且有高速高阻力动脉频谱.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及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能清晰地反映子宫腺肌病的超声特征,且明确地定位病变的位置与范围,对二维超声做出有益的补充,对妇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比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3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照组92例用普通B超检查,了解子宫肌瘤病灶大小、回声特点及血流灌注情况。结果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9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85例,子宫腺肌病3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5例,诊断准确率为91.40%。对照组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78例,子宫腺肌病5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9例,诊断准确率为84.78%。163例子宫肌瘤中,肌壁间肌瘤106例,浆膜下肌瘤34例,黏膜下肌瘤2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是该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其诊断符合率、声像特征,探讨鉴别要点。结果97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60例、子宫腺肌瘤29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8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3%,79.31%,62.50%。包膜、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频谱特征是两者的鉴别要点。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完整地提供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声像信息,影像学医师应加深对其声像特征的认识,以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流后宫内残留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6例药物流产后阴道间断性出血大于2周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3例宫内异常回声,仔细观察二维图像,并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异常回声及子宫肌壁血流情况。结果 83例宫内异常回声内部及局部子宫肌壁血流信号丰富,频谱多普勒显示为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RI为0.33~0.42。3例异常回声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流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及是否需要清宫处理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患者用经腹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了解子宫肌瘤病灶大小、回声特点及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16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147例,子宫腺肌病17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5例.147例子宫肌瘤中,肌壁间肌瘤94例,浆膜下肌瘤33例,黏膜下肌瘤17例,肌瘤位于子宫峡部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是该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5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66例,采用单纯经阴道超声诊断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并与金标准诊断进行比较,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超声诊断鉴别特征。结果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单纯经阴道超声诊断(P0.05),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黏膜下肌诊断Youden指数、Kappa值均较单纯经阴道超声诊断明显提高,Kappa值均≥0.75。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肿块大小、形态、显像内膜夹角、病灶内回声、病灶周边声晕、病灶内血流信号特征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与病理结果一致性高,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王蓓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97-98,F0003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超声检查结果,探讨各自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60例子宫腺肌病及1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Philips HD11XE和ToshibaSSA-660A超声诊断仪多切面扫描;然后观察病变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情况。结果子宫腺肌病超声特征:子宫增大形态饱满经期增大更明显、肌层散在分布似“蜂窝”状小无回声区,CDFI低速高阻血流频谱(RI=0.73±0.07);子宫肌瘤超声特征:以包块假包膜形成、界限清楚,CDFI团块周围血流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为主,肌瘤内部可记录到低阻力的动脉频谱(RI=0.65±0.08)。结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超声图像有不同特征性改变,超声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诊断子宫腺肌病采用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4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结果:该病病灶回声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型、囊状无回声型、弥漫分布型及团块状混合回声型。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片状低回声型与囊状无回声型四周及病灶内部均无血流信号,弥漫分布型与团块状混合回声型四周及病灶内部可以看见血流信号。结论:子宫腺肌病采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病理学形态特征及声像图表现.方法 应用经阴道超声(TVUS)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和能量图(CDE)显示子宫内膜和基层.结果 20例术前TVUS与术后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90%,其中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5 例.结论 经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能够完整地显示子宫内膜的形态和血管纹理,从而为腺肌病的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1例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均采用手术治疗。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对比经腹彩超与经阴道彩超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经阴彩超表现包括:边界不清晰、无假包膜或包膜不明显,病灶内无效暗区,子宫壁回声增粗。使用经阴彩超诊断准确58例,使用经腹彩超诊断准确50例,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病灶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侵蚀性葡萄胎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VCDFI)及脉冲多多普勒(PW)对侵蚀性葡萄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疗效观察。方法对16例临床拟诊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子宫肌壁及宫腔内异常回声的血流特征,对其进行主要血流参数评价,并结合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全部病例TVCDFI均见子宫肌壁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的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信号区,PW记录到低阻力多样性动脉频谱及静脉性频谱,病灶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0.40,子宫动脉RI值明显降低,血β-HCG值升高。对化疗敏感病例显示子宫病灶处彩色血流区域逐渐缩小,RI值渐升高,血β-HCG值呈下降趋势,直至恢复正常。结论对可疑葡萄胎患者TVCDFI检查或葡萄胎清宫术后的TVCDFI随访是侵蚀性葡萄胎早期诊断的首选超声检查方式,对观察化疗效果指导临床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靳松 《医学综述》2014,(24):4590-4592
目的分析与探讨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断价值与意义,为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方法。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共88例,采取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腹部超声进行检查,所有结果均与患者病理学或手术结果相对比,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腹部超声53例符合,16例误诊,19例漏诊,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76例符合,8例误诊,4例漏诊。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84.61%)、特异度(88.89%)、准确度(86.36%)、阳性预测值(91.67%)、阴性预测值(80.00%)均高于腹部超声(64.44%,55.81%,60.23%,39.58%,60.00%)。子宫腺肌症患者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特点主要为子宫增大、肌层内部存在稍强回声并伴有增强回声光斑、病灶内存在短条或短枝状血流信号等。结论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检查安全无创,患者耐受性强。  相似文献   

20.
甘娜 《大家健康》2016,(1):32-3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子宫肌腺病患者96例,对她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有116例在手术前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来,诊断率为96.7%;96例子宫肌腺病患者有91例在手术前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来,诊断率为94.8%。结论: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显示出更好的病症声像图特征,诊断的正确率较高,有利于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鉴别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