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详细介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生成方法研究组的"keySection"研究过程及其成果.该生成工具以建筑庭院采光设计为出发点,运用简易进化算法及程序编写探索了建筑设计生成技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飚  钱敬平 《新建筑》2009,(2):132-137
详细介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生成方法研究组的“keySection”研究过程及其成果。该生成工具以建筑庭院采光设计为出发点,运用简易进化算法及程序编写探索了建筑设计生成技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ANGLE_X"为例,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建筑设计课题原型,浅析生成设计如何应用于建筑学教育,进而构建从程序系统、建筑空间数据生成到数控加工及装配的一体化"数字链"系统方法,为建筑学方法提供探索、实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生成建筑设计合作教学实践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飚 《南方建筑》2006,(12):122-125
本文记述建筑生成设计的一次合作教学的探索,寻求生成艺术在建筑学领域的教育和应用.作为多学科非传统手段的整合,生成建筑设计教育缺乏基本的方法,高等建筑教学更没有系统的教学经验.作者通过对东南大学(中国.南京)与瑞士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Chair of CAAD,ETHzurich)的合作教学,探讨生成设计在本科教学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俞泳 《新建筑》2008,(3):4-9
生成设计是数字时代的一种设计方法。从一个关于形态设计训练的中德联合教学出发,结合当代建筑及艺术领域的数个实例,探讨生成设计的概念、背景及其对当前建筑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筑生成设计法是一种针对如何表现未来建筑复杂性的一种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基于生物学的基因理论,利用生成图码库的设计要素,通过一种可以操作的程序编码和步骤,让计算机进行建筑设计,将建筑设计的过程变成一个开放的形象设计体系,以求充分表现未来建筑的复杂性。这种设计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将计算机真正成为一种设计工具,帮助建筑师提高建筑设计的创造与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技术的发展终将引起行业的变革,通过对优化算法的相关内容及其应用案例的研究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实践提供 更多方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梳理了优化算法的发展脉络,以及优化算法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历史演化,总结基于算 法的生成设计平台及其对应插件;结合两个具体案例分析,提出优化算法驱动的建筑生成设计思维和主要过程;面向 新世纪建筑实践要向“数字化”等转型的背景,从设计平台的选取、不同设计阶段优化目标的确定、算法优化的迭代 过程等方面总结了优化算法驱动的建筑生成设计实践的一般流程,并对优化算法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建筑师的潜在影响 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建筑生成设计的技术理解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建筑生成设计数字技术原理及基本方法,在反思当前国内建筑学领域数字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数字技术应当根植于建筑设计理性法则的观点,并通过部分案例研究成果的介绍,展现建筑生成设计的理性特征及技术方法,展望了建筑生成设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建筑行业新的变革,建筑师不断改变着设计的思考和行为方法。而建筑表皮作为当代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技术及艺术表达,一直为当代建筑师所关注。在建筑表皮设计中应用数字化技术,探索表皮生成的一些新机制,是适应新时代设计要求的一种积极努力。该文通过对当代纷繁复杂的表皮形式进行梳理,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归类总结了建筑表皮的五种生成方法,具象模拟、抽象模拟、几何编织、分形以及拓扑生成,并从数字技术的角度解析其生成机制,以期能为建筑表皮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倪翔宇 《南方建筑》2006,(7):101-102
本文介绍了作者参与的2006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一次以生成建筑设计为主题的课程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果,同时阐述了计算机生成艺术的概念、方法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社会生产方式转型,建筑思潮发生转向。通过《建筑概念:红不只是一种颜色》解读屈米在这一时期的理论思辨与项目实践历程,认为"概念"是屈米理论思辨的核心。"概念"作为一种连接与生成的手段,成为屈米在建筑设计中连接其他学科理论、项目背景、发生在建筑空间中的事件与运动以及建筑设计的程序的桥梁。最终通过合理的设计策略生成建筑形式,实现了概念的实体化。  相似文献   

12.
吴丹 《山西建筑》2005,31(8):10-11
介绍了整个设计生成的思维过程,并力图突破建筑专业教育下形成的一套以形式语言为基础的固定语法和体系,将绘画、电影媒介等艺术领域的作品引鉴到建筑设计的思维创作中。  相似文献   

13.
李飚  钱敬平 《新建筑》2011,(3):99-103
highFAR生成工具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7年毕业班建筑生成设计研究组的生成设计教学系列探索之一。通过highFAR基于多智能体系统数字生成工具的程序开发研究,尝试高层建筑高密度布局的新途径,为同类建筑应用程序开发提供必要的算法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复杂适应性学科理论突破了几何学对建筑生成设计的约束,建筑设计手段开始寻求新的表现形式,朝向接近自然、适应自然的方向发展,通过对该现象的分析,提出用复杂性适应系统理论作为设计生成的理论辅助,结合建筑空间组织和建筑造型设计两方面的研究,阐述了建筑生成设计与复杂适应性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曾鹏  蔡良娃 《新建筑》2014,(3):112-116
参数化设计为地域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引导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方法与实践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通过对当前参数化建筑设计领域与地域化相关实践与理论的分析,认为参数化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包括三方面内容:自然要素的参数化生成、传统材料与建造技术的参数化创新、地域文化要素的参数化转译。  相似文献   

16.
王航 《建筑与文化》2015,(1):184-185
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态,一直是建筑师所关注的对象,生物形态在进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了非凡的设计适应性。建筑设计中的进化理论把这种"生成智能"作为基础,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建筑设计中的进化思想,分阶段论述建筑形态演化理论和生成算法的由来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太原双塔春天晶典项目设计理念的分析,从建筑构思与场地地形的契合,商业策划与商业空间形态的契合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场所分析的手法生成设计方案的方法,指出场所分析对于建筑形态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蒋浩 《云南建筑》2005,(5):40-41
建筑创作的理念与生成是设计中的谜题,通过对红河学院音乐楼设计思想的分析,揭示了建筑与音乐二者艺术关系对设计理念潜在的影响和设计方法路径的指引。  相似文献   

19.
人类面对的世界是包含自然、社会、人自身在内的三维世界,绿色建筑设计亦受到自然、社会、人文三维因素的影响。建立绿色建筑设计三维系统,分析三维因素的博弈特点,构建基于三维系统影响因素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通过某艺术公社设计项目实践,应用并优化绿色建筑三维博弈系统设计方法。三维博弈系统设计方法既不因循绿色设计技术建构,也不是对以往绿色建筑设计的颠覆,而是依据建筑设计过程中思维真实的发展过程,试图建立起一种涵盖完整设计因素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数字时代的兴起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机遇,生成式设计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型设计方法催生出了大量优秀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而平面布局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过程,其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建筑在使用上的优劣。建筑平面布局的自动生成,作为生成设计的类别之一,可以帮助建筑师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能够激发设计更多的可能性。文章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并对研究中使用的表现方式和生成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类,探讨了这些方式方法在建筑平面布局生成中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指出了这一领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