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企事业信息系统软件需求变更度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度量乃管理之基石。文章介绍了传统软件度量理论,并分析了企事业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及其需求工程的一些规律。然后给出了一个软件需求度量体系实例及其应用实例,最后分析了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企事业过程模型的分析及支持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基于已研发的企事业过程建模系统(EMPS),研究了企事业过程模型的分析技术,对企事业过程建模系统(EPMS)的过程分析功能进行扩展,并指出了EPMS过程分析的特点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微电脑世界》2005,(10):170-170
随着病毒日益猖獗,国内各大企事业单位对病毒防范措施也越发重视。日前.在国家政 策的倡导支持下.交通部在信息化建设二期工程中成功引入了一套完整的防毒方案。这里, 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该方案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应用形式化与实时语言的面向方面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方法是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基础上,在AOP的支持下将贯穿系统的横切关注点提取出来,通过联结方式织入系统功能代码中的软件开发方法,该方法降低了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形式化和实时语言为面向方面方法贯穿于实时软件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以形式化方法AO-RT-Z和实时语言PEARL为基础,给出了一种面向方面的实时软件开发框架,实现了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面向方面的无缝支持,降低了实时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提升了系统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急需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事业单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但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网络安全问题,本文将对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和技术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改革一直处于不断的深化当中,同时企事业单位间的资产重组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企事业单位规模迅速扩张,集团公司大量涌现,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大力推进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积极探索企事业单位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加强企事业单位管理,深化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7.
容错软件开发框架RSDF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重用技术引入到容错软件开发过程的思想框架。它以重用库为核心,将增强的净室模型作为可靠性软件开发的理论基础,在方法和实践上为容错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介绍了该框架中重用库模型的结构及其对容错软件开发方法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大型过程建模的Import/Export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分析了大型复杂过程的建模需求,基于已研发的企事业过程建模系统EPMS,提出了将Import/Export技术用于大型过程建模的解决方案,通过过程模型的拆分和组装,从而支持过程模型的多人员、异地并行建模模式和过程重用。  相似文献   

9.
支持构件演化的软件配置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英  张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9):3595-3597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作为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方法,与传统的软件开发方式不同,配置管理的需求与传统的配置管理方法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基于构件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以一种良好的风格和技术来对构件变化进行控制,保持构件系统的一致性、稳定性是软件开发者历来追求的目标.分析了基于构件软件开发过程中构件演化对配置管理技术的新需求,探讨了配置管理的几个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度量构件演化过程的方法,从而把构件的整个演化过程置于配置管理的支持之下.  相似文献   

10.
高职计算机通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计算机通信专业人才需求调查自我院计算机通信专业开始招生以来,通过走访一些主要城市的用人单位,并通过信件和网络,对企业和毕业生进行了社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通信专业人才的需求体现在:(1)面向各通信产业类企业,如从事通信行业软件开发,从事通信产品、设备生产制造,从事网络产品、网络设备生产制造的各类企业;(2)面向从事通信工程建设,从事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组建的各企业事业单位;(3)面向直接从事各类通信基础工程建设的电信企业;(4)面向各电信运营商;(5)面向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通信设备、网络系统的运…  相似文献   

11.
Nowadays,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for enterprises is to stay competitive in today's cha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This can be supported by business process models which on one hand are consistent and adequate (requirement #1), and on the other hand can be enacted and operated in an easy, fast, straightforward and integrated way (requirement #2). The CIMOSA architecture provides the basis for business process modelling to fulfil both of the above requirements. It supports the creation of consistent process models and allows to identify almost all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workflow model. These models can be implemented using one of the commercial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CIMOSA architecture that we have developed to build a workflow model in ©Lotus Notes for the forecasting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processes in a tile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The CIMOSA approach has also been used to design the necessary software applications for processing the information of the resulting workflow system.  相似文献   

12.
Recently, enterprise systems have been extensively adopted to boost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systems is a knowledge intensive procedure, being related to enterprise processes and involving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Consequently,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required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erpris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thus helping to increas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distributed knowledge model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le of supporting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systems. This objective can be obtained by performing the following tasks: (1)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involved knowledge, and (3) development of a distributed knowledge model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related to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敏捷方法在企业应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传统方法在适应需求变化方面的不足,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敏捷型软件开发方法,它灵活的开发机制能有效控制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本文以极限编程为例介绍了敏捷方法的思想、价值观和过程实践规则。另外,本文还分析了企业应用系统开发的特点和难点,并结合ERP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敏捷方法在企业应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和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14.
扩展企业资源计划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资源计划已经成为制造业后台事务处理的中枢,它将企业的各种功能集成到一个共同的系统中,使企业业务流程畅通和事务处理工作自动化。随着企业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企业资源计划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企业资源计划所面临的环境和存在的问题,该文深入分析了下一代企业资源计划的需求。基于所分析需求的驱动,以及当前软件工程领域和信息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笔者揭示了下一代企业资源计划的内涵,深化了其概念,并将其概括为扩展企业资源计划。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面向Web服务的EERP层次化体系结构,并详细论述了该体系结构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追踪性即关联一些制品及其中各种相关要素的机制或能力。安全关键系统开发不仅包括一般系统的开发过程,更重要的是必需要有独立的安全性分析,建立并验证系统的安全性需求。目前针对安全性分析过程的追踪性研究较少。安全相关标准如ARP-4761和DO 178C等提供了安全性分析过程的指导意见,然而其由于涉及的概念和方法很多,因此在实际应用和研究中常会忽略对一些关键信息的追踪。此外,软件安全性需求分析不仅应考虑系统到软件的安全性分析,还应考虑软件到系统的安全性分析。面向软件安全性需求分析过程建立安全性相关信息的双向追踪,有助于了解安全性需求的前因后果,为验证工作和影响分析提供便利。参照标准,构建面向软件安全性需求分析过程的追踪模型。  相似文献   

16.
李刚  赵卓峰  韩燕波  梁英 《软件学报》2006,17(6):1372-1380
在企业及电子政务应用中,由资源分布异构及需求动态变化而产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让应用快速适应这些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研究难题.首先给出了一个面向服务的支持业务端编程的适应性软件结构框架CAFISE(convergent approach for information system evolution)Framework,然后给出了基于该框架的面向服务的适应性软件开发方法.CAFISE Framework对异构资源的服务化、业务化及开放动态的面向服务软件体系结构提供了较好的支持.基于该结构框架的开发方法,从对影响软件的环境要素分析入手,通过质量属性驱动的体系结构分析,重点针对应用要适应的变化进行结构设计,最终通过以体系结构为基础的业务端编程,实现面向服务应用的即时开发与演化.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及实验证明:用该框架和方法开发的面向服务应用,能够较好地适应异构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用户业务变更,能以较低的代价实现企业及电子政务面向服务应用的持续演化.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改变着企业的商业环境。面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系统柔性,以支持企业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遣;如何集成异构系统,对原有系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本文从业务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企业应用业务流程管理和集成系统SynchroFLOW的软件体系结构,该体系构架以企业业务需求的抽象与描述为基础,通过对企业应用业务流程、活动功能和活动参与者的信息交换机制的独立的封装,降低业务逻辑、业务数据和业务操作实体三者间的耦合,实现业务流程的柔性管理和异构环境下不同应用的功能集成。这样的系统不但具有较高的柔性和集成性,同时减轻需求确认和设计验证的难度和工作量,进而延长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优质服务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当代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传统的以提供安全送电网架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同时,各地区信息化系统独自建设的局面已经严重阻碍集团级电力企业高效决策和优质服务的需要,电力企业要通过一体化信息化统建设来适应市场职能转变和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需求。深入探讨电网公司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集团级电力企业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提出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成平台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支持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及互操作的使能工具,集成平台是企业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信息集成、过程集成乃至企业集成的基础支撑环境。本文对集成平台的OSI标准化模型、应用集成实现技术的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集成平台产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