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气举井最下面安装一个G/L型射流泵与上面多级气举阀组合成的喷射气举,因射流泵工艺设计受油井多因素约束控制,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可行的喷射气举井优选和工艺设计方法,展开了研究。首先根据G/L型射流泵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气体状态方程导出了射流泵排出口压力的计算公式,再将连续气举工艺设计与射流泵工艺设计结合起来,巧妙选取最深注气点为动态求解点,运用节点分析方法,导出了两种工艺组合的喷射气举井优选和喷射气举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例给出了喷射气举生产动态曲线和给定注气量条件下的喷射气举设计,并与常规气举进行对比,解决了油井优选和工艺组合设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连续气举条件下举液管柱内流体的压力梯度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力梯度是气举井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影响气举井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参数。文章在综述垂直管内石油气液两相流的压力梯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奥齐思泽斯基计算方法对我国轮南油田气举井气液两相流的流压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适用于轮南油田气举井的流压梯度预测。  相似文献   

3.
严素华 《钻采工艺》1992,15(2):54-58,29
西北赫顿油田的经验表明:采用常规的井下压力和温度测量相结合,可以正确解释气举阀的性能,并有助于获得气举井的最大产量。本文提出的分析技术可预测增加现有表面注入压力的结果,有效地促进气举的适应性程序和设计程序的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4.
喷射气举采油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射气举是综合气举采油和射流泵采油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采油工艺。它是在油井最下面的气举阀部位安装一个G/L型射流泵,或在其上部的适当位置(经详细计算确定)再装一个或几个射流泵组合而成。射流泵利用气举采油用的注入气作为动力源。射流泵造成的井底低压使生产压差增大,地层供液量增加,油井增产、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喷射气举原理和国内外应用情况,并指出喷射气举特别适用于深井、高温升、出砂井、斜井、弯曲井和水平井等特殊井的采油。  相似文献   

5.
牛瑞云  赵红 《石油机械》2004,32(5):17-20
在柱塞气举工艺及配套工具前期技术储备的基础之上 ,首次应用柱塞气举采油技术解决鄯善油田低产、高含水、低效气举井的问题 ,在现场试验中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介绍了柱塞气举采油系统分析方法、完井设计方法、配套工具的选型和管柱的优化以及地面装置的配套等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 ,对 1口低产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柱塞气举的试验成功为吐哈油田的低产、高含水、低效气举井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深井用伴生气经压缩机增压后进行气举采油,将碰到起下油管作业费用大,地面注气压力有限,气源将有可能不足以满足各井需求等问题,本文介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了3年不动管柱仍能有效工作的气举参数设计思想,建立了连续气举系统优化配气的数学模型,编制出设计程序,并用实例说明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牛瑞云 《吐哈油气》2003,8(3):342-345
针对一批低产井问题,吐哈油田首次将柱塞气举采油技术应用于一口低产井,现场试验达到了明显的增产见效目的。重点研究了柱塞气举采油设计方法、工作参数敏感性分析和配套工具的选型,同时对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油井动态,提高气举效率.进行了气举井的系统测试,包括地面压力、温度、流量测试,井筒压力、温度分布测试以及气举动态测试和不关井试井。通过对测试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可靠的油井模型,分析气举井的实际工作状态,优选注气量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气举井举升效率,通过建立气举井系统效率计算的数学模型,对文东油田气举井进行了效率计算和评价,确定了影响气举井效率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提高气举井效率.该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气举井举升效率评价的科学化,提高气举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压裂气举排液及完井一趟管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会琴  伍正华 《石油机械》2006,34(11):56-58
根据让那若尔油田低压、高气液比的油藏特征,设计出一种压裂气举排液及完井一趟管柱。该管柱在常规压裂管柱上安装气举阀,在油井压裂施工结束后不起出压裂管柱,采用气举方式实现压裂液快速返排和连续气举完井生产,是压裂工艺和气举技术的结合,一趟管柱实现压裂、排液及连续气举完井生产3项功能。24口井的应用表明,该管柱承受压力高,排液速度快,不动管柱可实现连续气举生产,既简化了作业程序,又能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在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一种创新的高压氮气气举工艺设计的运用,使得北佛罗里达州Jay/LEC油田的几口井得以恢复生产。从该油田的三次采油注气工程中获得的氮气用于该油田首次连续氮气气举系统,使得一些很深的气举井恢复生产。该工艺技术适合深的高含水、含硫油井采用连续氮气举升系统生产的独特气举要求。该项目的设计未局限于常规人工举升工艺技术。而是利用油田注气工程中现有的氮气解决气源问题。此高压氮气举升工艺可使一些应用常规烃类气体气  相似文献   

12.
美国Amoco公司和巴西Lima等人分别在几口枯竭油井中进行了称为Ball Pump和Pig Lift的间歇球塞气举试验。实践证明,采用U型双管柱(一注一采),随注入气流投入球塞,在举升气液相间形成固体界面,有效地防止液体滑脱,其增油节气效果十分显著。我们开展的球塞连续气举实验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结论。文章针对低压低效连续气举井普遍存在的液相滑脱损失严重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描述球塞连续气举系统举升管柱中气、液、球三相流动的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数学模型考虑了流体流动状态的瞬变性和气液两相流特性,模型的数值化处理采用长度和时间的有限差分方法。以川西南威远气田威100井为例,计算分析了举升过程中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常规气举和球塞气举的滑脱损失,并对投球频率进行了优选。这一理论研究成果为开展新型球塞连续气举现场选井和工艺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系统研究了智能柱塞气举系统装置的作用、工艺原理、适用范围、参数分析设计、选井应用。用图示方法解释了智能柱塞气举系统的工作过程,用井筒流入(IPR)、流出特征(VLP)曲线优化、分析了智能柱塞气举井的生产特性,对现场应用可起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深井用伴生气经压缩机增压后进行气举采油,将碰到起下油管作业费用大、地面注气压力有限、气源将可能不足以满足各井需求等问题。本文介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了3年不动管柱仍能有效工作的气举参数设计思想,建立了连续气举系统优化配气的数学模型,编制出设计程序,并用实例说明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陈敏 《天然气工业》2004,24(4):100-100
目前,由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研究所设计施工与推广应用的球塞气举排水采气技术,在蜀南气矿合江采气作业区二里场气田二6井进行试验并获得了成功。该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  作为排水采气工艺有效的后续工艺接替储备技术,球塞气举是排气工艺的新工艺技术。它采用Y型双管柱(一注一采) ,在注入气流中投入气举球作为气液相间的固体界面,实现了稳定的段塞流,有效地防止液体回落,降低滑脱损失、注气量,减少回压增大采气压差,加之换小油管,改善了常规连续气举的两相不稳定性,在极低的地层压力下能连续气举,提高举升效率,最终提高…  相似文献   

16.
扎尔则油田气举采油采用的是套管射孔完井法.气举采油最主要的井下工具是气举工作筒,核心配件是气举阀.气举采油优化设计包括生产管柱(即油管尺寸)的优选,单井气举气压优化,井口油管压力(即回压)的确定,气举凡尔工作参数的确定,以及气举管柱配套设计.早期扎尔则油田气举采油应用法国石油学院的气举设计模板进行气举设计,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目前应用的是Schlumberger公司的气举设计软件进行气举采油优化设计.对于单管气举采油,生产泥盆系F4油层(平均埋深1 420 m),一般采用三级~四级凡尔气举设计.  相似文献   

17.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部分油井酸压后不能通过自身能量排液、投产,前期主要采取抽汲排液的方式返排残酸,但作业时间长,效率低,还会对储层造成二次污染,影响了油井的酸压效果评价。为此,引进了吐哈钻采院的气举阀气举排液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酸压返排效率,缩短了返排周期,达到了快速返排的目的。本文对气举排液技术的技术原理、工艺设计、动态检测和技术特点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气举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不同油井特点、气举技术及技术应用效果等相互关系,开展了连续气举技术、稠油井气举技术和地层供液不足井气举技术的实施效果研究,对气举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场研究表明,柱塞气举可稳定和提高低产井的产量,是一种经济,维护费用少的方法。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井都可以采用柱塞气举方式开采的。因此,必须对这种方法进行恰当评价。  相似文献   

19.
2011年5月初,随着6口气举井陆续投产,吐哈气举在苏丹6区小试牛刀便取得显著成效,6口气举井日产油1.691×104桶,平均单井日产油量2818桶,增产效果令业主兴奋。今年3月,苏丹6区JAKE油田气举项目正式启动,苏丹Petro-Energy公司邀请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服  相似文献   

20.
���پ�Ч�������ͼ�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抽油机井效率的基本定义,气举井简化效率定义为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结合气举井特点,建立了考虑井口剩余能量与地层产出混合物能量的气举井效率数学模型,包括注气与举升两部分。举升系统的有效功率考虑井口举升混合物所具有的剩余能量与位能增量,其能耗损失包括综合滑脱损失与摩阻能耗损失。结合气举井的经济效益分析,建立了气举井效率控制图,为气举系统科学化管理提供技术依据,也是进行实施提高气举系统效率措施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