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5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术前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对减轻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手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焦虑、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值及血压、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值及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手术前的焦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有目的的、系统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填写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结果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减轻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手术室麻醉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体征表现,并开展统计学比较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与术前的心率、血压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手术室麻醉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确保良好的生命体征表现,提高治疗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及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8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照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原则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组则按照情志护理原则,在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通过辩证分析,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心率、血压、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等数据,并通过统计学比较实行情志护理与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情志护理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上升趋势缓慢,疼痛等级低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患者麻醉前心率、血压升幅低于对照组,且在术后能够迅速降回正常水平左右。结论情志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手术室精细化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心理状态及干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实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精细化干预治疗,干预半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相关并发症、心理状态及干预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抑郁及焦虑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6,P=0.868;t=0.151,P=0.881);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程度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抑郁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276,-19.024;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12,P=0.002);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8,P=0.851),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及总住院时间、术中紧急事件发生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8.945,-10.481,-31.462;P0.001);观察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16.681,P0.001)。结论:相比常规的干预治疗,采取手术室精细化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更有积极影响,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后焦虑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AS评分并进行术后疼痛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术后SAS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干预前:t=-0.270,P=0.788;干预后:t=-7.110,P=0.000);干预组对疼痛的耐受性要明显地高于对照组(χ2=6.631,P=0.036)。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术后焦虑与疼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运用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恐惧性焦虑的干预作用,为减轻围手术期焦虑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术前采用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只进行心理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对术前、术中SAS测试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6587,P0.001);两组术前SAS测试比较除躯体疼痛、呼吸困难、手足刺痛、发疯感、胃痛或消化不良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项均差异显著(P0.05);术中除呻吟、冷汗、挤眼、手脚颤抖评分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项均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13.1323,-11.7423,-12.5105;P0.001)。结论:运用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普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恐惧性焦虑程度,各项生命体征正常,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诊手术患者,根据在手术室选取的不同护理模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n=45),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心率表现,总结患者治疗前后心率焦虑情绪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心理状态、情绪表现、遵医行为及护患沟通等指标评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治疗前血压及心率指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相关指标均较低,与常规组相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诊手术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内心焦虑情绪,保持血压及心率维持较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实验组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惠者的术前心理状况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术前实验组患者焦虑、恐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8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并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例如抑郁和焦虑指数。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心理干预后抑郁和焦虑指数下降程度。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心理干预组,接受不同干预措施后,于术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生情况,评价心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术前疼痛强度、术前抑郁者比例和焦虑者比例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心理干预组患者疼痛强度(1.2±0.7)低于单纯手术组患者(0.9±0.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手术组患者中仍有抑郁症状6例(14.6%),心理干预组患者中未出现抑郁者(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手术组患者中仍有焦虑症状者10例(24.4%),心理干预组患者中仍有焦虑症状者2例(5.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冠心病再次PCI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再次PCI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专业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 WHO-QOL-BREF)、社会支持量表( SSQ)和临床资料调查表等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168,P<0.01)。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t=10.071,2.744;P<0.01);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1.961,13.310,16.501,16.074;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改善冠心病再次PCI术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降低冠心病PCI术患者的并发症、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骨折患者中对术后焦虑和疼痛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骨折患者中可以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术前心理状态评估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变化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健康心理宣教等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前1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前及术前1天对两组患者进行SDS、SAS评分;术后1、3、7天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对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5.105,2.825;P0.02);观察组患者术后3、7d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62,3.086;P0.02),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Z=4.758,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为74.00%,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2)。结论:心理状态评估及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00例手术患者给予细节护理以及术中暗示性语言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自20111年5月~2013年6月在我院的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抽签方式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是对比组和研究分析组,各组患者为50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语言和细节护理,对比组的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和术后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生理和心理舒适度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其满意度百分比分别是98%和76%,以<0.05为标准,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研究手术时间也比对比组少组。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和术中暗示性语言可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在手术中更加舒适,值得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为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提出可行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8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按骨科相应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即入院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结果入院时患者普遍存在情绪障碍、焦虑、抑郁等;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经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前1 d的焦虑程度比入院时明显减轻(P〈0.05);对照组术前1 d的焦虑程度比入院时反而加重(P〈0.05);但两组的抑郁评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28例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术前紧张、恐惧心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8%以上。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43%,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室前及术后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口干、味觉、胃部不适、饮食受限及反流症状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对扁桃腺摘除术患者术前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经手术治疗的扁桃腺摘除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状况更具有优越性,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扁桃腺摘除术患者应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去势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手术、药物治疗及护理外,予以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手术、药物治疗及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协作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由专职护士分别于干预前、术后7天及1个月(门诊复查时)与患者进行访谈,填写问卷进行评定。结果术后7天干预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感功能及认知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45,P0.01;t=2.39,2.08,2.51;P0.05),而SAS及SD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2.57,2.44;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改善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