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3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纤维胆道镜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肝部分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残石率和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纤维胆道镜配合治疗肝胆管结石,有助于指导治疗并有效清除结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病情及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及T管引流术,观察组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肠吻合内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残石率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切口取石及胆肠吻合内引流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残石率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简单适用,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微创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残石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微创下胆管镜联合T管引流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纤维胆道镜联合B超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月,某院肝胆外科共收治6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给予纤维胆道镜联合B超技术取石,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纤维胆道镜下取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残石率及术后5年结石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残石率比较中,治疗组残石率为3.1%,显著低于对照组残石率(15.6%)(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8%)(P0.05);治疗组术后五年结石复发率为9.4%,显著低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28.1%)(P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采用纤维胆道镜联合B超技术取石,可以显著降低肝胆管结石术后的复发率和残石率,提高手术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收治的7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下胆管镜联合T管引流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病情及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并T管引流术,观察组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并胆肠吻合内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残石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9%VS14.29%,0%VS9.52%,4.76%VS19.05%),差异有显著性(/9〈0.05)。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肠吻合内引流术相较常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并T管引流术创伤小、疗效好、预后快、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纤维胆道镜应用于术中及术后肝胆管结石合并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30例患者根据纤维胆道镜应用时机不同分为术中组16例及术后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残留率及取净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术中组患者治疗后残石率12.5%,取净率87.5%,术后组患者残石率21.4%,取净率71.4%(P<0.05);治疗后术中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术后组(P<0.05)。结论: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狭窄患者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碎石残留率,提高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肝部分切除术、肝胆管成形胆肠吻合术、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手法方式。观察术后残石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43例中,有残石19例(44.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肝部分切除术37例中,有残石3例(8.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肝胆管成形胆肠吻合术31例,有残石4例(1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6%。纤维胆道镜取石术9例中,有残石3例(3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的残石所占比例高于肝部分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的残石所占比例最低;肝胆管成形胆肠吻合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结论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降低残石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段小彪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234-235
目的探讨微创下胆道镜联合T管引流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75例,观察组采用微创下胆道镜联合T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结石残留2例(2.67%),未见结石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现象;对照组术后结石残留8例(10.67%),复发5例(6.67%),术后并发症4例(5.3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下胆道镜联合T管引流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残石率低、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联合"T"管引流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肝部分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肝外胆道切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术中死亡病例。观察组优良率为94.28%,对照组优良率为6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联合"T"管引流治疗肝胆管结石是一种疗效确实的手术方式,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疾控中心及县医院收治的78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精准肝切除治疗组(观察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不同术式疗效的比较,以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将需要行手术治疗的239例患者分为4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术后的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情况。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残石率及复发率均高于纤维胆道镜取石术(P<0.05);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部分切除手术的残石率及复发率最低,且其对单纯结石的患者疗效要优于复杂结石患者(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所选的方式也不相同,推荐使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手术及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14例,对照组14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的净石率、再手术率,残石率,结石清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净石率、残石率及再手术率依次为100%、0、0,对照组依次为85.71%、14.29%、14.2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结石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为35.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清石时间短、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韦韡  汪功理  张晓刚 《安徽医药》2015,36(10):1231-1233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高位胆管劈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临床疗效、结石残留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肝门阻断时间大于观察组(P<0.05),术中出血量对照组大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残余结石率、术后并发症例数等方面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2周结石残留量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结石复发率对照组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 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减少残石率,降低复发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中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较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中应用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外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残石复发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B超配合纤维胆道镜可以降低传统经胆总管切开取石的盲目性,有效减少术后结石的残留,有利于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既可有效地降低术后残石率,又能减少手术创伤;术中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情况,直接关系到肝内胆管结石最终残石率,应常规使用。该方法效果明显疗效显著,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疾病上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83例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等情况。其中45例患者采用肝叶或肝段切除术,19例采用肝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其中12例行肝门部胆管狭窄切开整形),8例采用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1例腹腔镜+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肝叶或肝段切除术为(17.78%、8.89%、6.67%);肝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21.05%、26.32%、21.05%);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12.50%、37.50%、25.00%);腹腔镜+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为(0%、18.18%、27.27%)。结论:肝叶或肝段切除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但可明显减少结石残留及复发率,是目前治疗肝胆管结石重要的手术方式。而胆肠吻合内引流、胆管切开取石、胆道镜+腹腔镜取石等手术方法具有各自特点,肝胆管结石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徐道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162-16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4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Ⅰ组,采用胆肠吻合术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Ⅱ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术后残石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复发率等)。结果Ⅰ组的残石率为13.64%,低于Ⅱ组的36.36%(P〈0.05);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最为理想的方法,可有效降低结石复发率和术后残石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5例,观察组实施胆总管切开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和"T"管引流术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28例。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残石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再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也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此外观察组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胆汁漏;对照组也有4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术后出血,1例发生胆汁漏。结论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以及T管引流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好、预后快、并发症、复发率和残石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的肝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在我院进行肝切除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范围肝切除效果、术后残石率和并发症。结果对于局限于左肝管或左外叶胆管多发性结石的患者采用左半肝、左外叶切除术;对于结石超过左外叶的患者,采用左半肝、左外叶切、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肝段切除效果优于其他切除术(P<0.05),左部肝切除效果优于右部切除(P<0.05),左外叶切除残石率明显高于其他术(P<0.05),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并发症多于左外叶切除(P<0.05)。结论不同范围的肝切除均能有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在选择中应结合结石分布进行商榷,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采用肝切除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6%(12/82),包括胆瘘3例,腹腔脓肿2例,腹腔出血1例,胆道出血1例,切口感染及迁延愈合5例。统计术后2~4周T管造影资料,残石率为9.8%(8/82)。6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73.8%(60/82),治疗效果优者占71.7%(43/60)。结石复发率13.3%(8/60),胆管炎发病率10.0%(6/60),术后胆道镜取石率6.7%(4/60),病死率0%(0/84)。结论肝切除术在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中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