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IPTV是基于IP协议的新一代技术,介绍了IPTV的主要业务功能和系统组成,并阐述了IPTV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姚宽勇 《中国有线电视》2006,(19):1922-1924
IPTV是基于IP协议的新一代技术,介绍了IPTV的主要业务功能和系统组成,并阐述了IPTV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纪其进 《移动通信》2007,31(9):76-79
文章研究了IPTV业务系统的体系架构,总结了IPTV业务的主要技术需求,对IP组播、CDN和P2P三种IPTV业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屈彤 《电信网技术》2007,(11):65-67
IPTV产业在中国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积累已经初具规模,但总体来说,IPTV产业链还处于发展初期,现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机顶盒和多家系统彼此兼容的问题。在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上,依照接口应实现的功能,创新的中间件解决方式在业界几经争论之后,成为解决IPTV互联互通问题,降低机顶盒、业务开发成本的理想方式。在IPTV系统采用中间件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不同厂商之间的系统互通能力,还可以解决机顶盒和不同厂商系统之间的兼容问题,有助于机顶盒实现低成本的规模化生产,削减运营商部署系统的总体费用。UT斯达康公司屈彤所撰《基于中间件的互通推动IPTV机顶盒市场快速开放》一文,从中国IPTV市场的实际出发,探讨了IPTV系统与终端基于中间件的互通,介绍了基于中间件的IPTV互联互通商业模式以及UT斯达康奔流刑系统对基于中间件的互通的良好支持,为国内运营商开展IPTV业务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电信网技术》2006,(9):63-65
IPTV业务以其可以向用户提供具有交互功能的时移电视业务和电视点播业务而区别与传统的电视业务。为此,在TPTV业务本身的需求和系统设计方面将有其特殊性,一些关键的要素需要考虑,同时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技术手段。作为IPTV业务系统提供商的UT斯达康公司在其所研制的IPTV业务系统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时移电视和点播电视业务。其所撰《UT斯达康谈IPTV业务与IPTV系统设计关键要素》一文便是该公司对IPTV业务的分析和对IPTV系统设计相关的关键要素讨论的相关内容,主要介绍了IPTV的两个重要功能:时移电视和点播电视,说明了基于文件存储和服务技术的不足,介绍了切片技术进行存储以及采用切片技术与采用其他技术进行存储的比较等内容。可供寻找提供时移电视和点播电视业务的系统解决技术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传输》2008,(5):45-45
2008年7月22~7月23日,IP与多媒体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IPTV特别任务组(TC1 SWG2)第21次会议在济南市召开。蒋林涛主席主持了会议。 本次会议作为中间会议,重点对如何开展IPTV DRM和IPTV媒体交付系统两大系列标准研究以及重点研究项目进行了细致讨论。会议明确,体系架构和应用场景与需求将作为IPTV DRM和IPTV媒体交付系统中优先开展研究的项目。  相似文献   

7.
互动性、自主服务、不受时间限制是IPTV的特点。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点播电视节目是IPTV提供用户的两大使用方式。针对这两种方式,网络需要采用不同的传送技术。本文介绍了当前网络电视(IPTV)系统中普遍采用的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及其优缺点,提出一种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的网络服务透明性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8.
IPTV产业在中国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积累已经初具规模,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发展初期,现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机顶盒和多家系统彼此兼容的问题。各厂商彼此分割独立的系统造成IPTV网络建设成本、机顶盒制造成本和业务发展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制约了IPTV产业的发展空间。在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上,依照接口应实现功能的、创新的中间件解决方式在业界几经争论后,成为解决IPTV互联互通问题,降低机顶盒、业务开发成本的理想方式,为IPTV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赋予了新活力。在IPTV系统中,采用中间件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不同厂商之间的系统互通能力,还可以解决机顶盒和不同厂商系统之间的兼容问题,有助于机顶盒实现低成本的规模化生产,削减运营商部署系统的总体费用。UT斯达康公司周芸所撰《奔流机顶盒推动产业开放》一文为我们介绍了UT斯达康奔流系统中间件,它很好地解决了不同厂家系统、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可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三网融合IPTV业务的发展情况,描述了三网融合IPTV监测监管系统的建设规划,探讨监管接口标准的规范。简述IPTV监管系统的建设情况和总结本辖区的IPTV监管概况,分析IPTV监管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及难点,思考进一步提升IPTV监管系统监管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三网融合背景下,对IPTV监测监管系统的维护是确保IPTV有效监测、保障IPTV安全播出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江苏IPTV监测监管系统设备的组成及特点,阐述了IPTV监测监管系统一些主要故障及处理办法,并对如何改进维护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视频会议录播方式的现状,文章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和IPTV、流媒体相结合的视频会议流媒体录播方案。这种录播方案将流媒体终端作为虚拟终端加入会议,采用流媒体服务器存储会议码流。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流媒体服务器的直播/点播服务模块,能够将视频会议和流媒体、IPTV、PC客户端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对视频会议与IPTV部分业务的融合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IPTV体系结构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对比介绍,特别对基于IMS的IPTV体系结构各模块之间建立多媒体会话的具体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对IPTV系统应用有重要影响的一些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最后对IPTV相关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IPTV已经成为未来电视及VOD技术发展的方向,系统介绍IPTV系统中数据流接收的一种实现过程,重点是RTP与一个类RTSP协议的配合,实现数据流的接收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快速发展的IPTV业务成为中国信息领域的一个焦点,但经过长时间在中国多个城市的试验后其业务模型依然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如何选择合适技术的问题成为一个短时期难以回答的问题。由于目前中国已经开展试验的IPTV业务主要是对本地的小批量用户播放电视和录像节目,采用的技术只能作为一种尝试而很难成为今后IPTV技术发展的范例,因此有必要从最终构建全国性的能满足商用运营需求的IPTV业务网络的角度出发。在全国性IPTV网络架构的设计、承载网的改造、视频编码的选择、终端的结构、内容分发网络的构建、开放DRM平台的建立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等几个主要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IPTV即网络电视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核心技术,通过比较得出IPTV只是ITV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图像通信系统,IPTV核心技术可以从广电行业的交互式电视技术中得到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的IPTV在个性化、互动性的媒体封装局限性,研究和分析了目前已经存在的以及正在发展的动态媒体封装技术.为使动态媒体封装技术易于大规模推广,提出通过把标签信息加入信源中进行MPEG-2标准编码,再利用TS封装技术传输,最后通过解码器解码的解决方案,并利用该技术实现了九屏最热业务系统,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亚超  谢卫华 《电视技术》2011,35(20):53-55
主要讨论了DRM在IPTV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中应用的相关问题,并根据IPTV DRM所具有的特点、运营模式,分析出IPTV DRM保证内容安全的技术手段.针对当前国内IPTV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讨论了基于模块多键型的IPTV DRM方案的解决标准.  相似文献   

18.
IPTV媒体分发技术之一--代理缓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体分发技术在保证IPTV业务的服务质量上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CDN(内容分发网络)技术在Web业务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与传统的Web业务不同,IPTV需要分发的内容是数据量相当大的视频数据,采用传统的CDN技术不能完全满足IPTV业务的需要.本文介绍应用于IPTV视频流分发的代理缓存技术.  相似文献   

19.
IPTV国际标准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全球IPTV标准制定的总体情况,ITU-T在全球IPTV标准化中的作用,ITU-T在IPTV国际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IPTVGSI的最新进展,分析了ITU-T的IPTV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参与国际标准竞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峰  易丹  张明杰 《电信科学》2008,24(2):87-91
IPTV业务的特性和新的商业模式一直是电信运营商研究的方向.IPTV业务能否进入规模发展期,影响其的关键因素是增值业务的实用性.本文通过利用智能图像寻址广告技术来改变传统的IPTV EPG的非实时交互模式,实现IPYV帧内对象提取,使用户与感兴趣的视频对象能进行即时的交互;通过视频对象对应的详细内容提示、弹出的购买界面、超链接等,实现实时的交互式购买支付,满足冲动消费.文中提出的寻址广告技术是未来IPTV一种较好的业务,充分体现了IPTV交互性.本文对寻址系统进行了电信级的系统设计与实现,并提出了实现的难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