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代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备阶段,其完备而严密的监察组织体系,单线垂直独立的监察组织模式,秩卑权重、禄薄赏厚的职权定位原则,较为完善的监察法律基础等,都体现了有明一代对历代监察制度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2.
《汉书·刑法志》是我国首部对远古到西汉时期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法令内容和实施利弊进行翔实记录和精确叙述的古代法律典籍,反映了西汉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一些基本的法律思想,有助于人们对西汉法律制度的了解和熟知.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监察思想是在借鉴传统监察制度优点、兼采西方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其核心内容包括监察权独立、权威以及监察权自身监督。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之所以彰显新意,在于这一思想对传统的超越;将中国古代权力监督机制纳入宪政框架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监察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并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成为统治者稳固统治的一种有效途径。明代监察制度承前启后,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创新性,都察院作为明代的最高监察机构,在监督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本文主要阐述了朱元璋的监察思想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产生对监察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央政府派遣监察官员巡视全国,防范检查官员腐败。一般来说,古代"巡查制度"分为常设和临时简派两种形式。两种"巡查"制度一是位高权重、职宽责严的巡按御史。汉武帝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每个区设置一名刺史巡行监察,代表中央监督地方,权力很大,属于常设巡查机构。这种巡查制度,为历代沿用借鉴,如魏晋、隋唐时期有"监察御史",宋朝有"监司",元朝有"按察使""廉访使",及至明代,巡查制度已相当完备。据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明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  相似文献   

6.
谷景志 《兰台世界》2013,(19):156-157
<正>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刑法当中的重要制度,它从周代时期就在法律适用过程当中有所体现,魏晋时期八议制度正式被规定在法律当中作为一种制度被执行。八议制度是古代的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阶级利益的产物,在这种制度面前,一部分人即使犯了罪,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就能够享受法律规定的特权,从  相似文献   

7.
詹瑞明 《新闻世界》2009,(9):177-178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曾为封建政权的巩固和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僚机构及其官吏实行严密的监察,是我国古代官吏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某些独到之处对当今社会健全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我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其法律制度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代婚姻法律制度的历史特质表现为以法律的形式维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重视维护封建家庭伦理关系、以刑罚的方法处罚违反婚姻法律制度的行为,唐代婚姻法律制度既继承了历代婚姻法律制度的内容又有所发展。唐代婚姻法律制度中的积极因素可以为现代婚姻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严锋 《大观周刊》2012,(33):39-39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美,承栽着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的历史使命,是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法律屏障,如何让法律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对于保障法律的统一并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和完善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是中国习法制度改革选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0.
巡视监察制度,古已有之记者: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央巡视工作,成果斐然。这一制度安排,在我国古代是否有迹可循?张晋藩: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由来已久,实际上,有官就有察官,有官就有考课。监察、考课是逐渐连在一起的,但是,作为一种监察制度,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确立的。战国以前,还是贵族政治。战国时期,官僚制度出现,皇帝任免官员。监察官的制度、名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法律源远流长,精神内涵也极具民族性。有人曾一度认为中国古代法律没有宗教因素,事实上,中国古代法律有很多制度都反映了宗教性,其中刑罚制度就是最典型的体现,只是这些宗教性的重点指向都是抽象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2.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开始采用巡视的方式来加强统治。西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后,巡视制度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监察作用。本文拟在梳理中国古代巡视监察制度建立及其发展演变的基础上,略述其可资借鉴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3.
古代法律文献--中华法制文明的宝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律制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成了特点鲜明、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在世界上极具影响.本文力求能较为系统地向世人展示中国古代法律文献概貌.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刑事自诉案件比较多的国家,但由于理论上不重视、认识上不统一、立法上缺失、检察机关知情渠道不畅以及当事人法律知识局限等原因导致法律监督在刑事自诉案件程序上出现“盲区”。为维护司法公正、防止权力滥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应当采取完善立法,畅通知情渠道,强化法律监督意识,建立担当自诉制度等措施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刘颖  唐麦 《兰台世界》2015,(3):99-100
法律是国家制度建立的基础,刑法则是法律制度中的精髓部分。在中国古代,刑法是对"罪名"和"刑罚"的成文规定,但是辽金时期的刑法和中国古代其他朝代的刑法制度又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民法分典》作为《中华大典·法律典》六部分典之一,是一部中国古代民法法律制度史料的大型类书,其编纂工程宏大且艰巨,编纂过程复杂且繁重,是一个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民法分典》的出版对创建中国古代民法史料库、促进中外民法学理论研究、推动中国现代法治进程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清代人事回避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人事回避,是指一定政权在任用国家机关官员时设立的某些特定的限制。中国历史上许多封建王朝,为了维护本身的根本统治利益,曾颁行过一系列的法令章程,具体规定着某种类的人员不得在某些地区或职位上任职,如已任职的予以撤换,有意隐瞒或假捏身份的应受行政或法律的处分。这些章则条例及其执行情况,总称为人事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陈永峰 《兰台世界》2016,(2):143-145
中国现行物权法律制度主要移植大陆法系物权制度的成果,蕴含着民生、私权、排他、平等的物权观念。但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同样有着丰富的物权法律规定,体现出独特的物权观念,但学者对此关注较少。本文主要对我国古代物权法律制度进行梳理、分析并评判其蕴含的物权观念,以期能够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与档案法规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及法律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律法与中央集权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制定并推行中央集权制度,从此确立了中华大地上政权制度的基本形式。唐朝统治者继承了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加强封建专  相似文献   

20.
张伟  焦艳辉 《兰台世界》2012,(36):143-144
作为古代法律创始阶段的秦汉时代是中国族刑制度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起源、演变并逐步趋于定制的时期,乃是深入阐释族刑历史变迁、制度演进以及其与古代中国社会辩证关系的极佳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