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 监测佛山市2007~2008年度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病奈瑟菌菌株.结果 108株淋病奈瑟菌中检出产β-内酰胺酶淋病奈瑟菌(PPNG)为43株(39.8%),四环素、环丙沙星和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89.8%(97/108)、93.7%(101/108)和95.4%(103/108);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尤其是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的2倍和大于16倍.结论 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不应作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1~2003年淋病奈瑟菌(NG)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对742株NG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检测β内酰胺酶菌株。用碱裂解方法抽提质粒。结果742株NG检出产青霉素酶菌(PPNG)342株(46.09%);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TRNG)166株(22.37%);耐环丙沙星718株(96.77%);耐大观霉素1株;未发现对头孢曲松耐药菌株;超过20%的菌株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对35株菌株作了质粒分型,含耐药质粒检出率97%,分别带有5.4和7.4kb耐药性质粒。结论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3种药物分别有较高比例的耐药率。上海地区治疗淋病应首选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5年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MIC,按WHO标准判定四环素MIC≥16mg/L为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病奈瑟菌(TRNG);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病奈瑟菌菌株;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结果104株淋病奈瑟菌中检出质粒介导对青霉素(PRNG)和四环素(TRNG)耐药菌株分别为14株(13.5%)和15株(14.4%),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6.9%(80/104);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分别为8mg/L、>32mg/L,2mg/L、32mg/L和4mg/L、32mg/L;其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结论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4.
杨阳  吴磊  高志琴  顾伟鸣 《检验医学》2005,20(4):293-296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2001~2003年淋病奈瑟菌(NG)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对742株NG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检测β-内酰胺酶菌株。用碱裂解方法抽提质粒。结果 742株NG检出产青霉素酶菌(PPNG)342株(46.09%);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TRNG)166株(22.37%);耐环丙沙星718株(96.77%);耐大观霉素1株;未发现对头孢曲松耐药菌株;超过20%的菌株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对35株菌株作了质粒分型,含耐药质粒检出率97%,分别带有5.4和7.4kb耐药性质粒。结论 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3种药物分别有较高比例的耐药率。上海地区治疗淋病应首选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9年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20株淋球菌检出PPNG 33株(27.5%)、TRNG 52株(43.3%);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95.8%,青霉素耐药率达95.0%;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没有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结论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惠州地区淋球菌对于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产β-内酰胺酶的淋球菌(PPNG)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NG)的流行情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及壮观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纸片碘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37株淋球菌检出PPNG 51株(37.2%)、TRNG 82株(59.9%)、环丙沙星耐药菌株137株(100.0%)、阿奇霉素耐药菌株41株(29.9%),未发现头孢曲松钠、壮观霉素的耐药菌株。结论推荐壮观霉素和头孢曲松钠作为惠州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同时定期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5.
淋球菌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