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快中子辐照和高温等条件下石墨砖在整修寿期内的力学行为,采用改编的ADINA和ADINAT程序,计算了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石墨砖受快中子辐照后所产生的变形和应力历史。计算结果表明,改编后的ADINA和ADINAT程序考虑了温度和辐照条件下多个参数的变化,可以用来分析石墨砖在辐照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  相似文献   

2.
用幂函数电子射程-能量经验公式推导出的径向剂量分布公式计算病毒和酶的重离子失活截面,计算中把这些生物样品看作是一次击中探测器,并认为在相同剂量下δ射线和Y射线对生物样品有相同的失活几率,因此,失活几率的径向积分便可计算得出失活截面。用调整参数D-37使计算的截面尽可能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方法,对生物样品的72个截面进行了计算。截面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的比值的平均值和标准误差为0.96±0.11,而D37与Dr37比值为1.07±0.18,得出了与实验较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稳压器排放系统应力分析评定和管道支撑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庆  王伟  张毅雄 《核动力工程》2000,21(2):117-120
介绍了泰山核电二期工程稳压器排放系统应力分析评定和管道布置及支撑调整过程,即采用PDL-SYSPIPE INTERFACE接口软件在三维CAD工程设计系统PDL中截取系统的各种特性参数,并将这些特性参数作为专用管道系统应力分析程序SYSPIPE计算输入,在此基础上,利用SYSPIPE程序的快速应力分析功能调整管道布置、支撑布置和支撑类型,并对管道承受的自重、内压、热膨胀、地震、破管和超压排放等载荷  相似文献   

4.
200MW池式供热堆失水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轻水堆系统通用的热工水力分析程序RETRAN-02,对DPR-3型200MW深水池供热堆的失水事故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低温常压的水池型反应堆的计算模型、瞬态特性及计算过程。结果表明,瞬态参数都在安全测则的规范之内,显示出良好的池式堆的安全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计算临界热流密度的关系式很多,这些关系式都是在一定参数范围内,根据实验数据整理得到的方程式,THAS-2程序带有W-3,D&W-2和WRB-1三个临界热流密度关系式,本文还把前苏联编制的临界热流密度数据表格计算关系式加入到THAS-2中。  相似文献   

6.
知母宁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NDO方法计算了知母宁的键长、电荷分布、HOMO和LUMO组成等参数,从理论上阐明了其清除自由基作用的分子结构基础,为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机制及进行结构修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梁宏  陈炬  刘生 《核技术》2000,23(5):308-311
在10只犬的实验性心肌梗塞模型上进行心肌断层显像与容积定量分析,对照病理解剖资料评价主要定量参数心肌缺损体积(DV)及缺损范围分数(DF)的准确性;另21只犬分为对照组和Nd:YAG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R)组,分别进行实验性心肌梗塞术后心肌断层定量显像。结果表明:病理解剖定量分析获得的心肌梗塞区体积(IV)与心肌血流断层量结果DV值具有良好相关(r=0.88),两种方法所计算的心肌病变范围分数  相似文献   

8.
垂直管内蒸汽冷凝回流阻液分析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液两相分离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垂直管内蒸汽冷凝回流阻液分析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单根U型管内蒸汽冷凝回流实验参数下的阻液起始点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分析模型还与现有分析模型和经验关系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模型与DuklerSmith关系式符合较好,而与Kutateladez类型关系式和其它分析模型的偏差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评价核参数库(CENDL)的进展和活动中国核数据中心参数库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数据中心北京,102413)在多年研究核能级密度、平均共振能级间距、巨偶极共振参数和光学模型等的基础上,中国核数据中心(CNDC)及协作网正在建立“原子核的...  相似文献   

10.
铀氢锆脉冲堆栅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江新标 《核动力工程》1998,19(1):7-11,42
用由ENDF/BIV产生的ZrH中H及Er等元素的69群群常数,补充了WIMS-D/4库中的核数据,形成了用于铀氢锆脉冲堆计算的WIMS-CNDC库,校核了该库中的ZrH中H的散射截面,并利用该库及栅元计算程序WIMS-D/4,计算了铀氢锆脉冲燃产栅元的能谱,群常数,k∞功率分布以及温度系数,最后用一维两群扩散程序的TRIGAP进行的堆芯临界计算,以上结果均与有关文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核动力工程》1999,20(4):313-316
HYDCUV程序是一个重要的水力学分析程序。它可以计算正常运行工况下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压降、旁流和水力学力以及它们的平衡。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剖析源程序对该引进程序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敏感性研究,弄清了参数的意义及其影响的范围和大小,对该程序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识。用该程序进行了水力学工程计算,结果与水力模拟数据符合相当好。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快堆燃耗计算程序NDHEXB的理论模型,并给出了中国实验快堆(CEFR)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NDHEXB具有良好的计算效率与精度。在NDHEXB程序中,采用六角形几何下的节块展开法求解中子扩散方程,利用常微分方程的一种数值方法——梯形法求解燃耗方程。  相似文献   

13.
核聚变实验装置HT-7U及大厅活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群英 《核技术》2000,23(8):513-518
使用一维SN离散坐标法输运程序ANISN、活化计算程序AFDKR并使用一维球几何模型对HT-7U装置米要部件及混凝土屏蔽墙的活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给出了中子能谱、γ能谱、大厅内外剂量率空间分布及放射性水平的时间分布,对HT-7U装置的主要中子学参数及周围居民接收剂量水平给出了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周洪贵  顾志杰 《辐射防护》1997,17(4):293-299
PRESDSA程序是以本院野外试验场为假想处置库而开发的中低放废物浅地层处置安全评价计算机程序。该程序涉及源项释放,核素在地下水、地质介质及大气中的迁移,核素在食物链中的转移,以及剂量估算。评价方法采用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景象-后果分析方法;根据场址特征,选用了浸出和闯入两种释放景象。该程序采用了文件方式输入参数,用优化方法调整参数。根据实验现场资料,用国外同类程序与现场实验结果验证本程序的核素在地下水中迁移部分的计算结果,用计算方法验证了源项释放、食物链转移及剂量估算的结果。验证结果表明,本程序的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CELL程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姚栋  曾道桂 《核动力工程》1996,17(4):322-327
介绍了CELL程序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CELL程序采用碰撞几率方法求解多层圆环几何中的积分输运方程,得到中子能谱和栅元少数参数。对于燃料棒栅元和可燃毒物棒栅元,本程序计算的K∞与WIMS-D/4相应值的偏差分别为0.024%和0.23%。利用CELL程序计算HFETR堆各类栅元的参数,用CITATION程序计算的5个零功率临界实验堆芯Keff与测量值的偏差〈0.5%。HFETR堆首炉堆芯冷态和热态  相似文献   

16.
CADDS5与ADINA的接口程序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ADDS5与ADINA的接口程序开发旨在使国际上先进的机械设计软件包CADDS5与通用有限元分析ADINA相结合,利用CADDS5的前处理功能形成有限元分析所必需的相关信息,编制前处理接口程序将春转移为ADINA的输入格式,编制后处理接口程序交ADINA的计算结果转换为CADDS5可接受的格式,返回CADDS5进行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纪刚  郭勇 《辐射防护》1998,18(1):18-23
本文利用^60Coγ放射源和72cm×72cm×90cm(长×宽×高)体模,在大射野(10.0cm×10.0cm~50.cm×50.0cm)和大深度d(10.0~70.0cm)照射条件下实测的组织-空气比数据,按Melski计算^60Coγ射线组织-空气比深度函数公式,Ae^Bd+Ce^Dd,利用高斯-牛顿逐次逼近的计算方法,拟合出该公式参数A,B,C和D的最佳估计值,5组数据的残差平方和小于1.  相似文献   

18.
K-FIX程序是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研制的在CDC机上运行的三维两流体瞬态计算程序。国内现有的微机化版本只能计算压力堆的壁面喷放事故,本文参考了该微机化版本及在CDC机上运行的K-FIX(3D,FLX)版本,增加了喷管计算程序,计算了带有喷放管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喷放事故,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本文还介绍了K-FIX程序应用于氦气作工质的高温气冷堆环型腔室的喷放计算。  相似文献   

19.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一维分析程序PCCSAC—1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分析程序(PCCSAC)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对安全壳内部空间进行一次维瞬态分析的PCCSAC-1D程序,该程序能够模拟安全壳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形通道中存在的自然对流和明显的温度落差,从而得出了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温度等重要物理参数的分布。通过与J,G,Sun等人用COMMIX分析AP600的结果以及原PCCSAC程序的计算结果的比较,证明了PCCSAC-1D程序提出了一维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电子束在多层吸收体中能量沉积半经验算法的计算机程序ED510,将热介石墨量热计对电子束深度剂量分布的实验测量值和ED510程序的计算值比较,在3%以内相符合,程序可以计算一到五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