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新闻作为传统新闻进化生成的结果,为新闻的发展贡献了新的研究样态.民生新闻的文化价值诉求主要表现为:1.民生新闻的表现手法:对电影蒙太奇的借鉴,但要谨防走向虚假新闻的极端;2.民生新闻的表现形式:娱乐审美元素的加入,实现二者的相互渗透,也在新闻本质上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尝试;3.民生新闻背后的文化价值变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成均质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理论研究领域,对于某篇稿件进行分析或对某一观点进行阐述的文章颇多,但综合运用美学、心理学、思维学、传播学、修辞学等学科系统地研究一个当代记者的新闻采写风格,在国内尚属首创。白庆祥同志所著的《李尚志新闻艺术风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便是这样一本专著。该书的特色在于: 1.系统性。专著系统地论述了新华社记者李尚志的新闻艺术风格。从采访方法到新闻技巧,从新闻体裁到辞格运用,从新闻理论到写作实践,从美学价值到心理流程等都作了深入、详尽、全面的研讨。使节与节、章与章之间如链条相扣,一环接一环地对总体风格和具体内容进行了剖析和论证。如在《新闻写作中的形象思维》一章中,不仅结合李尚志新闻写作阐述了其形象思维的特点,还详尽地分析了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从而使读者对其新闻艺术风格的形成,有了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在《新闻真实性的辩证关系》一节中,作者从绝对真实到相对真实,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还从主观真实到客观真实都逐一作以论述。纵观全书,其脉络清晰,章节顺畅,环环相连,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3.
列宁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了唱前我国学术界对价值的本质的认识,基本上还停留在“所谓初级的本质”上。无论是把价值看作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主体的劳动和创造,还是视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性等等,都未揭示出价值的二级本质。我认为,要揭示价值的更为深刻的本质,需要正确理解下列问题:价值是客体的效用性还是主体的效应性?是主客体的“实体质”还是价值系统的“系统质”?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以求揭示价值的更为深刻的二级本质。…  相似文献   

4.
刘进田 《唐都学刊》2004,20(1):87-91
价值是一个人学本体论范畴。本体既有认识论意义上的本质含义 ,又有价值化意义上的本真含义 ,但康德之后本体主要成为一个价值意味的范畴。事物的价值即事物的本真 ,本真即本体 ,从而价值即本体。价值作为本体既然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本质 ,那么价值便是人的生命本体圆境。价值源身、发自人的生命本体 ;价值即人性自身 ;价值是人的真实存在。价值是人的生命本性 ,而人的生命本性是自由 ,因而价值即是作为人的生命本性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价值尺度●康泽民什么样的新闻可以上报纸?人们几乎会毫不犹豫地说:是那些有新闻价值的稿子。人们把新闻价值抽象为五要素: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并以此为价值的判断尺度。许多人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个尺度,也就解决了写什么,发不发,以及发什...  相似文献   

6.
“客观、公正、全面”是现代新闻传播工作的基本原则。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传播机构之间,在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分歧,而唯有在新闻的公正、全面和真实的问题上却是一致多于分歧。在国内外的新闻竞争中,各个传播机构都把客观、公正、全面地报...  相似文献   

7.
新闻真实再研究──当前新闻失真现象的分析与对策李想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从新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伴随着新闻工作者的脚步去奏响时代的最强音。伟大导师列宁曾多次说过:"我们应当讲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历代新闻工作者都是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去工作,才使得...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新闻的真实性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新闻的生命、新闻的力量就在于新闻的真实性。从新闻采写的角度而言,怎样采写才能赋予新闻真实性呢?新闻理论是这样认为的:采写新闻要力求做到“五个矿’(即“五个何”——何人、何地、何时、何事、何因)新闻采写,只有围绕这五个方面交待问题,才能让新闻真实起来,这“五个W’’(“五个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五要素。勿庸置疑五要素赋予了新闻以生命以力量。我们党在新闻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这五要素。早在1929年,党的地下报纸社海报》,就以“新闻五要素”的知识,规…  相似文献   

9.
历史本质问题是历史哲学的最高问题。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而历史认识的最高视野,则是历史的社会价值观点。作者首先分析了生产实践本身的双重价值意义,认为一切社会历史实践,本质上都是人们通过对象客体价值的创造,来实现人的主体价值的活动。文章又从个人价值、群体价值的追求活动,进一步提示了社会历史的深层本质,是人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创造和实现。文章通过人的“双重生命价值”的分析,论证了社会价值的本质取决于人的类价值和类本质,其表现形式是人以“自在生命价值”为基础对“自为生命价值”的追求;而其实质内容则是人对人自身类本质的追求、创造和实现。最后,作者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规律观点及其人和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为依据,进一步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规律和最深层本质,是人们通过他们个体本质、群体本质的实践创造活动,去不断追求、创造和实现人之为人的类本质过程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真实的现实世界之中创建出一个全新的、虚拟的网络世界.真实世界中的虚拟,是人类理性的本质反映,是人类超越有限和暂时的生命冲动.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亦是人的本质属性的表征,是人的存在样态的真实投射.真实世界中的虚拟与虚拟世界中的真实的共同诉求,是人的存在样态的真实流露,是人对物与灵的本质依赖,是人对物质与精神的历史的、现实的和永恒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求是学刊》2013,(6):98-104
探讨民事权利的法文化价值,首先要明确作为其上位阶概念的权利的本质是什么。无论权利理论怎么演变,权利本质都蕴含着自由的价值、正义的价值和人性的价值。这三个方面的价值并非孤立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权利本质的价值要求。相应的,自由诉求、正义诉求和人性诉求成为了民事权利的本质要求,这决定了民事权利的私权文化属性。这种私权文化在法文化价值方面表现在个体人的平等自由、社会人的公平正义要求以及对人性的人文关怀上。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新闻写作的形式美张艳春现实中任何美的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新闻肩负纪录和反映现实美的使命,所以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应追求一种完美的境界。如果作者既注重内容的真实新鲜,又在写作形式上标新立异,那么,新闻报道就会涌现更多的佳作,给读者以美感享受。因此...  相似文献   

13.
价值的本质是什么?在以往有关价值的文章中,基本上有三种观点。(1)客体价值论者把客体视为价值的本体,认为价值是由客体的质的规定性决定的。因此,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2)主体价值论者认为,主体是价值的唯一载体,价值是由主体的质的规定性决定的。因此,价值的本质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主体的劳动、创造和贡献;(3)关系价值论者主张,主客价值关系是价值的承担者,价值是由价值关系决定的。因此,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的功能满足主体的需要。这些看法虽然都对价值的本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对…  相似文献   

14.
论价值的辩证性质袁辛奋价值本质即价值是什么,是价值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构建科学的价值理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关于价值本质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达成一些共识,但也存有分歧。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是某些文章还未能很好地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完整地阐明价...  相似文献   

15.
唐宏 《学术交流》2004,(6):136-138
60年代的多元文化使美国文坛百花齐放。在此背景下,以诺曼·梅勒和沃尔夫为首的作家们尝试了一种文学新样式———新新闻写作。新新闻写作把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虚构文学的艺术技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它具有了真实的可靠性、小说的深刻性和诗歌的优美性。  相似文献   

16.
张国俊  雷电 《唐都学刊》2013,29(1):82-85
我们对柳青和《创业史》误读了50年。其问题出在,我们混淆了做人与创作的界限;混淆了政治与文学的界限;混淆了表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界限。当代小说家,尤其是陕西小说家,至今都没有对柳青的创作进行过理性的思考;柳青既是引领他们走进文学殿堂的老师,也是妨碍他们创作升华的无形阻隔。超越柳青,跨过无形的阻隔,是一代小说作家必须做的功课。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民工媒介镜像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高 《学术交流》2007,(5):135-138
农民工群体的媒介镜像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整体认知,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资源配置。目前,新闻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报道,在报道规模、报道质量和议题设置上存在着话语权萎缩和媒介镜像被污名化、妖魔化倾向,加深了社会主流群体对农民工群体的刻板成见,也影响着社会和谐与稳定。鉴于此,在报道中坚持客观公正的专业理念,及时、准确、真实地报道农民工生活的信息,尽可能反映出农民工群体在社会总系统中的真实位置,用新闻专业精神,培育公共新闻版图,确保农民工群体新闻镜像的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用户参与为本质的第二代互联网(Web2.0),以其开放性、真实性、自组织性、聚合性等特性为网络民意表达注入了新元素。相对于第一代互联网,第二代互联网赋予民意表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真实与聚合两个方面。真实性强化了网络民意的理性程度,聚合性有效提高信噪比,从而缓解了网络民意过于零散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小说艺术真实美的当代意义贾越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由幻想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韦勒克语),这当然也包括小说艺术。小说无疑是虚构的,可它偏偏要以真实为其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基石.不过,对于艺术真实的内涵,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解释,对于真实美的获取,作...  相似文献   

20.
独特人生经历和从文学到新闻的创作流变使萧乾确立了特写这种文体的基本理念:特写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道".其特写呈现出文学性与新闻性的高度统一:坚持真实这一新闻起点概念,"真实对特写比什么都重要",以真实见证历史进程;不改文学气质,以形象来提升表达意象,"特写基本上是用文字从事的素描写生";强调整合重构,以剪裁来体现结构经营:"艺术加工主要是在剪裁上".文学性与新闻性互相影响,巧妙交融,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