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改进了传统的浸提工艺,即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研究了用微波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工艺条件,采用提取功率210W、500g/L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时间80s、提取级数2级、料液比1:12,色素提取率达98.4%,色价56.94,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2.
布液浸出技术是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浸出效果的优劣与布液是否均匀和浸出操作是否合理密切相关.围绕矿堆的产状和物理特征、矿石浸出性能,并结合原地爆破浸出实践,对布液原地爆破浸出工艺布液方法选择和浸出过程控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黄栀子应用及其黄色素提取工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黄栀子的主要作用,分析了栀子黄色素提取方法的特点,高色价栀子黄色素主要提取方法目前是大孔树脂法,膜分离等新工艺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天然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吸光度值变化为基础初步探讨氧化剂和抗氧化剂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氧化剂碘酸钾、溴酸钾与栀子黄色素溶液共存时,会引起栀子黄色素的氧化褪色.添加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钠,能够明显延缓色素的褪色.为在食品体系中更有效地使用天然栀子黄色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水口山铅锌矿4^#金矿体矿石进行了氰化物和硫脲室内浸出可行性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可行性方案为氰化浸出工艺,并研究了氰化浸出工艺浸出剂浓度、氧化剂浓度、液固比等对浸出效果影响,金浸出率超过90%,获得了浸出的合适参数和工艺条件,可为下步现场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品位铜锌混合矿加压浸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低品位多金属铜锌混合矿的浸出条件.探讨了氧分压、酸度、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等因素对铜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和锌的浸出率可达98%和99%.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直接加压浸出的方法取代传统的焙烧——浸出工艺。从生产源头上消涂了烟气污染.  相似文献   

7.
菜籽直接浸出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菜籽油脂的制取,我国传统的工艺是预榨——浸出.本文介绍了菜籽直接浸出新工艺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采用粗浮选——钨粗精矿直接碱分解的选冶联合流程处理钨尾矿、细泥及浸出渣的工艺,确定了浮选和碱分解的较优实验条件,对传统浸出和微波浸出钨精矿效果作出了客观的评价.结果表明:在选冶联合工艺条件下,WO3品位为0.39%的钨尾矿及细泥经粗浮选、微波辅助碱分解后WO3回收率可达82.6%.微波辅助浸出比传统加热浸出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运用正交法,对碱浸提取碲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浸出温度、NaOH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对Te浸出率的影响.同时对最佳浸出工艺下主要杂质元素Si、Se、Cu的浸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出温度、NaOH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对Te的浸出率无显著影响.碱浸提取碲的最佳浸出工艺为:浸出温度95℃,NaOH浓度3moL/L,液固比6∶1,浸出时间3h.此工艺条件下浸出液中Si、Se含量较高,进行后续碲的提取工艺前需除杂.  相似文献   

10.
对H系列铋浸出剂进行了浸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系列铋浸出剂的浸出率比传统的FeCl3浸出剂的浸出率高出5 ̄8%,H-3浸出剂的药剂成本仅为FeCl3的药剂成本的58.79%。  相似文献   

11.
红花黄色素浸提过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质量平衡方程式为基础,通过实验测定,求得了红花黄色素浸提过程中重要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建立了红花黄色素浸提过程的数学模型.验证实验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红花黄色素的浸提过程,对于红花黄色素的生产和工艺设计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95%乙醇作溶剂,按固液比50∶100(g·mL-1)回流提取1h,经抽滤和真空减压浓缩得一种橙红色油状物,精制后为橙黄色粉末,即为以氧代环十四二酮为生色物质的天然黄色食用色素玉米黄,本法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产品安全可靠,着色性好。  相似文献   

13.
海藻种类多样,资源丰富,提取分离和纯化制备其中结构特殊的有效成分,在藻类天然产品和新药开发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海藻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海藻中多糖、脂质、色素、多酚和萜类的提取分离技术,包括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加压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等,以及这些有效成分常用的制备液相色谱、高速逆流色谱等纯化制备技术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玉米黄色素的提取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超临界CO2法从水解玉米蛋白粉中提取玉米黄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条件,并通过HPLC检测提取物中玉米黄素和叶黄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提取玉米黄色素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时间2h,CO2流速35kgh,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夹带剂15%元水乙醇,此时玉米黄色素产量为210.97μg/g。  相似文献   

15.
辣椒红色素纯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油树脂为原料,重点研究了其纯化工艺.结果显示:用石油醚和pH10左右、浓度40%的丙酮溶液的混合液对辣椒油树脂进行萃取,萃取次数达到5次以上,即可得到较为优良的辣椒红色素产品.同时此法能有效地利用辣椒素成分,提高辣椒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甜椒色素的提取工艺的选择和它的物理化学性质,该色素是一种油溶性天然色素;最大吸收峰是455nm稀溶液呈橙红至红色,耐光性,耐热性,耐酸碱性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天然食用红色素。  相似文献   

17.
一种天然红色素提取工艺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一株丝状真菌 (Miug- 2 .7)进行摇瓶发酵 ,以所得的红色菌丝体为原料提取红色素 ,探索用乙醇作提取剂的工艺条件参数 .  相似文献   

18.
在常温、常压下采用错流液液萃取装置,研究了以水为萃取剂,多级错流萃取分离1,1,2-三氯乙烷—DMF体系的工艺条件,综合考察了溶剂比和萃取级数对错流萃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剂比S∶F=1∶1的比例下,采用四级萃取可使萃余相中1,1,2-三氯乙烷的含量达到99.5%以上,且DMF的回收率同时达到9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索氏提取法,用不同溶剂从几种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提取工艺条件;利用树脂吸附法和溶剂萃取法分离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洗脱剂和萃取分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小米椒辣椒红色素含量最高,用氯仿提取效果较好,较佳提取时间为50 min;XAD16树脂可吸附无水乙醇溶解的红色素,其饱和吸附为每g树脂可吸附0.017 g辣椒提取物中的色素,氯仿为较佳洗脱剂;溶剂萃取分离辣椒红色素的较佳条件为:80%乙醇,萃取3次,萃取时间60min.另外,弱碱性金属氧化物有很好的除辣效果.  相似文献   

20.
油脚经室温直接丙酮溶液浸出、真空脱溶干燥法制得了粉状大豆磷脂。产品含磷脂量达95%以上,色泽为淡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