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丽  刘蓓桦 《猪业科学》2022,39(3):82-84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生产发展,为了提高育肥猪及母猪的饲料利用率、栏舍出栏率,生产中需要从仔猪的保育期到育成期包括母猪的饲养管理等实行一系列的科学饲养管理.如在母猪生产期间,如果母猪消耗足够量的能量和营养,断奶猪的高产量可以在母猪的整个繁殖期内保持.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直线育肥法、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来提高饲料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加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优秀的后备母猪提高种猪的生产能力,并改良后代的遗传能力,以取得更高的生产性能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生产实践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后备母猪长期不发情、乏情,产仔数少。因此,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场保持较高生产水平的关键。所以广大养殖户应该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后备猪的选择后备猪选择要分阶段。断乳选择要注意观察来源、父母代的种用价值、特征、优良性状及哺乳期内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建立的人工授精技术包括:传统的子宫颈内授精、子宫颈后授精及子宫内深部授精。在丹麦,事实上传统的子宫颈内授精是唯一的授精技术,故本文仅讨论在进行子宫颈内授精在生产中,常在人工授精前或在人工授精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给予母猪刺激。当然,也有的猪场在人工授精时并不使用诱情公猪对母猪进行刺激,据说母猪在授精时也表现的很冷静,  相似文献   

4.
1.坚持饲养杂交一代猪:用良种公猪杜洛克、长白等,交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产的仔猪称为杂交一代猪,杂交一代猪存活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因此,要大力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养猪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正确掌握母猪的发情规律、适时合理的授精是提高母猪受胎率的关键. 1 提高母猪的发情率 母猪一般会在断奶后5~7 d开始正常发情,但也有个别的母猪不发情或第1胎断奶3个月还不发情,其原因可能有:天气太冷或太热;母猪膘情差或太肥;生殖器官病变等.可以用如下方法诱导发情:  相似文献   

6.
1.坚持饲养杂交一代猪:用良种公猪杜洛克、长白等,交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产的仔猪称为杂交一代猪,杂交一代猪存活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因此,要大力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术。2.坚持实行保护性饲养:夏季和秋季可在猪舍外种植葫芦、南瓜  相似文献   

7.
仔猪初生重对断奶窝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猪的增重速度首先要从仔猪初生重、断奶重抓起 ,要取得仔猪窝重高的结果 ,除了抓好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发挥母猪良好的泌乳性能外 ,做好仔猪补料、抓旺食、过好断奶关及疾病的预防工作是关键。1 试验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猪随机选用 1 8窝“杜长上”初生仔猪 ,饲养 3 5日龄断奶。泌乳母猪、仔猪分别用申兰集团饲料厂生产的泌乳母猪料和乳猪料。母猪产前一周进产房待产 ,母猪采用高床单体限位栏 ,两侧为仔猪活动空间并配有保暖小间。1 .2 试验猪的饲养管理1 .2 .1 对临产前母猪后躯、乳房部位及分娩床面用0 .1 %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消毒…  相似文献   

8.
<正>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猪场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培育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步成为了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探讨话题。后备母猪主要是指从2月龄开始到初配之前所存留并当作种用猪的母猪,他们是繁殖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备母猪生产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整个猪群繁殖的性能。所以我们可以说,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养猪业来说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后备母猪在饲养管理水平上  相似文献   

9.
(一)猪场内环境控制1.哺乳母猪、保育猪、育肥猪的分区饲养,养殖场采用"三点式"饲养,相距500~1000米。2.初产母猪、经产母猪分区饲养,初产母猪是检疫的第一关。3.养猪场的生活区和生产区严格分开,运活猪车和运粪车严格消毒,避免污染猪场。  相似文献   

10.
二胎母猪淘汰率高、 断奶后乏情、 二胎母猪产仔数低等是困扰生猪养殖、 阻碍养猪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猪的体况与品种、 后备猪和头胎猪营养、 后备猪的选育、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猪的驯化以及头胎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养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如何饲养好后备猪及头胎母猪,保证后备猪和头胎猪健康发育,为解决二胎母猪综合征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猪生产的工艺技术是实现猪群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关键措施.生物安全体系能否建立,能否有安全的保障效果,决定工艺技术实施.如小单元饲养,全进全出,早期断奶隔离饲养,母猪分段饲养及母猪分胎次饲养等等.  相似文献   

12.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猪场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培育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步成为了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探讨话题。后备母猪主要是指从2月龄开始到初配之前所存留并当作种用猪的母猪,他们是繁殖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备母猪生产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整个猪群繁殖的性能。所以我们可以说,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养猪业来说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养猪生产中,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养猪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养猪生产中,影响生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很多,人工授精的质量直接影响母猪繁殖力。人工授精质量好,母猪情期受孕率高,产仔多,养猪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反之则情期受孕率低,复配率高,产仔少,母猪空怀期长,饲养母猪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在实际生产中,要认真分析影响授精效果的原因,避免不利因素,以提高生猪人工授精效果,增加养猪效益。影响生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1农家养殖猪的品种滞后,应进行改良1.1农家养殖的猪品种现状农村养猪形势主要是以户为单位,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体,主要品种是以地方母猪为主,如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雅南猪或以地方猪改良后的含内血缘的二元杂交猪;再选用长白或大约克公猪为父本生产二元杂交或内三元杂交仔猪育肥;这种猪生长速度非常慢,饲料转化率特别低,屠宰率低,胴体瘦肉率在55%以下,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差。1.2品种改良有步骤的进行目前我们农村不少的地方出现饲养技术差,猪的营养得不到保证,结果母猪枯瘦如材,种猪年龄到了7.5~8月龄了,可猪体重才75kg左右,种…  相似文献   

15.
使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进行仔猪性别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旨在探索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在猪性别控制中的应用。使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猪XY精子,而后通过母猪输卵管授精生产"预知"性别的仔猪,并使用吖啶橙染色法检测粗分离对精子核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成功利用分离获得的猪X和Y精子对母猪进行输卵管授精,母猪怀孕率、产仔率均为100%;输Y精子母猪产仔雄性率100%(♂6/6),对照母猪产仔雄性率57.14%(♂8/14);3头输X精子母猪产母仔率91.67%(♀11/12),对照母猪产雌性仔猪40%(♀2/5);使用性别分离精子不影响母猪的怀孕率、产仔率,但窝产仔数较低;吖啶橙染色法检测结果表明,流式细胞仪粗分离对猪精子核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使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授精可以有效改变仔猪的性别比例。本研究结果为猪分离精子性别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对降低公猪的饲养成本、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减少疾病传播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制约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的一大障碍,就是母猪的受胎率比本交相应要较低.而要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涉及到既要饲养管理好种猪,使种公猪生产出质优量多的精液,母猪早发情多排卵,又要科学处理精液、适时适量给母猪输精等措施.在生产实践中,特总结了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几点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是猪群繁殖的基础,所以母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而分娩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母猪的饲养管理中,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此阶段的管理是做好仔猪培育工作的前提,此阶段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整个猪场生产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占母猪繁殖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其饲养模式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最大.目前妊娠母猪常见的饲养模式主要有全程限位饲养、 全程小群饲养、 半程限位半程小群饲养、 电子饲喂站大群饲养、 自由出入限位栏饲养等模式.筹建猪场时,应进行综合分析与实地考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饲养模式,提升猪群生产水平,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熊汉成 《猪业科学》2022,39(4):112-114
当前非洲猪瘟常态下,母猪养殖生产面临生物安全风险高、管理模式转型、精液品质不稳定、繁殖力难以把控、母猪生产力低下、人员流动快等难题。而母猪人工授精环节是母猪场的一项重点工作,其效率高低和成果大小成为制约养猪生产的关键点。新型仿生授精方式已得到养猪生产者的重点关注,快配舒自动仿生输精技术是全新一代猪人工授精技术,快配舒自动仿生输精管是市面首款为简化配种操作与保障配种安全而研发的解决方案。快配舒自动仿生输精管包含了猪输精的所有配件,精液袋和输精管合二为一,使用安全卫生;输精时快配舒管体全部进入母猪体内,无需任何技巧即可上手操作;授精过程将受母猪体内的温度控制,从而完成自动输精过程。这一"多合一"即用的创新理念能够通过减少劳动力、提高育种效率、提高授精稳定性等方面显著地提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莱芜猪是我国华北型地方猪种,具有5000多年的饲养历史,以其繁殖率高、哺育力强、耐粗抗病、杂交优势明显、肉质细嫩香醇等特点而著称,是我国地方猪种的宝贵基因库,被专家赞誉为"中国华北第一猪"。为进一步发挥莱芜猪的品种优势,拓展其发展空间,提高生产水平,现就莱芜猪的饲养管理措施分析如下。1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