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钻孔引流(60例)和开颅血肿清除(60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与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早期意识恢复及远期疗效方面,开颅血肿清除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早期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手术者(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比钻孔引流术更适合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患者全身情况不允许开颅的情况下,钻孔引流仍是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钻孔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钻孔血肿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再出血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停留ICU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钻孔血肿引流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HICH患者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快、术后恢复快,能改善日常生活,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 目前常见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有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但临床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存在争议。目的 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30~60 ml)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中等量(30~60 ml)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6例,其中稳定性脑出血90例、活动性脑出血86例。将稳定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稳定性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组(A组)46例和稳定性脑出血钻孔引流术组(B组)44例;活动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活动性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组(C组)42例和活动性脑出血钻孔引流术组(D组)44例。A、C组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B、D组患者均行钻孔引流术。比较A组和B组、C组和D组术后再出血率及入院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Barthel指数评定)、死亡情况。结果 A、B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以及入院后6个月mRS评分、Barthel指数、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以及入院后6个月mRS评分、病死率均低于D组,入院后6个月Barthel指数高于D组(P<0.05)。结论 在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稳定性脑出血患者适宜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其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活动性脑出血患者适宜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再出血率、病死率,改善预后。术前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合理的分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恤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枫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59-160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差异。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比较微创钻孔引流和开颅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微创钻孔引流组各创伤指标和残留血肿量较开颅组均显著降低(P〈0.05);并发症较开颅组低(P〈0.05),ADL疗效评价与开颅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清除脑内血肿具有微创、省时、并发症少等优点,与开颅手术具有相近的疗效,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32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清除血肿,尿激酶血肿内注射持续引流。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1),重残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高血血脑出血积极早期手术,持续引流可以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和重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经钻孔引流治疗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经外科开颅治疗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术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P > 0.05),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残死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59.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 7.75,P < 0.01).结论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较开颅血肿清除预后更佳,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两种不同手术方法 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钻孔引流(120例)和开颅血肿清除(120例)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与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早期意识恢复及远期疗效方面,开颅血肿清除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早期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手术者(P<0.05).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术比钻孔引流术更适合于脑出血患者,在患者全身情况不允许开颅的情况下,钻孔引流仍是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微创钻孔引流术(微创组)与小骨窗开颅术(小骨窗组)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出血量<50 ml患者中,微创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高于小骨窗组的69.05%( P <0.05);出血量≥50 ml患者中,微创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0.54%,低于小骨窗组的69.23%( P <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各有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案治疗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方案治疗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方案治疗(微创组,n=50)与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案治疗(开颅组,n=50)总有效率、血肿量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发症率展开对比。结果微创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6%,相较开颅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肿量无差异(P 0.05),术后5 d均有减少,观察组减少量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差异(P 0.05)术后均有提高,微创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微创组并发症率为4%;低于对照组16%(P0.05)。结论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方案治疗,相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促进血肿清除,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具更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经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钻孔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开颅组和钻孔组,每组各60例。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必要时去骨瓣);钻孔组采用局麻下颅锥钻孔引流管引流血肿进行治疗,术后6个月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开颅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1.7%,钻孔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6.7%,钻孔组明显高于开颅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钻孔引流术(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骨瓣开颅与钻孔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与钻孔引流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骨瓣开颅组(34例)和钻孔引流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病死率及近期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疗效等方面,骨瓣开颅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早期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手术者(P〉0.05)。结论:骨瓣开颅术普遍适合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但钻孔引流术由于创伤小,在患者不能耐受重大手术时仍是可采用的术式。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结合早期手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138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和钻孔组,分别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引流术,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开颅组肺部感染、再出血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钻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DL经Kappa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停留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钻孔血肿引流术能明显降低HICH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1),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血肿清除彻底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130-130,132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并与骨瓣开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10年2月9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钻孔引流手术,对照组采用骨瓣开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3例复发患者中2例为术后拔管过早,而致引流不彻底;1例为术中假膜残留,再次手术切除后治愈。对照组术后3例出现感染、1例出现血肿引流不畅,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均得以解决。结论钻孔引流术与骨瓣开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均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但钻孔引流术手术方法简便、死亡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明显优于骨瓣开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因此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HICH显著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微创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4-12间收治的8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将其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取微创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91%)较对照组(77.27%)差异显著,χ2=8.895,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存活患者血肿消失时间(7.1±2.2)d,住院时间为(14.3±2.6)d,对照组存活患者血肿消失时间(17.6±3.8)d,住院时间为(24.5±3.9)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对70例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为5.7%(2/35),低于对照组的22.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GOS评分均得到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GOS评分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一个月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均适合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微创钻孔引流具有微创优势,对患者生理机体创伤小,符合未来趋势,建议临床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手术适应证来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开颅显微镜下手术及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和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2.24±1.06)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1.09±1.56)分改善为(8.24±1.26)分;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7.23±1.13)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0.78±1.89)分改善为(26.13±1.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并发症、血肿清除量及疗效指标优于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彻底,疗效优于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04年9月~2012年10月经CT证实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且量在35~62 ml的患者170例,分别采取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A组)60例、CT定向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B组)72例、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术(C组)38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3个月内病死率及术后生活能力恢复程度(ADL)。结果:3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3个月内病死率及术后恢复能力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再出血率13.15%(5/38)明显低于B组34.72%(25/72)、(P<0.05),和A组相近15%(9/60)(P≧0.05),C组3个月内病死率5.26%(2/38)低于A组12.0%(5/60)和B组20.83%(15/72)(P<0.05);3个月后ADL1-3级患者C组81.58%(31/38)明显多于A组58.33%(35/60)和B组68.06%(49/72),(P<0.0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患,采取微创+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可有效降低患者2次出血率和病死率,提高术后ADL1-3级患者比例,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刘微波  张新平  刘中平 《四川医学》2008,29(12):1650-165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92例,C在≤6、6~12、12~24h3个时段对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微创碎吸3种术式手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中等量出血,时间≤6h3种术式疗效接近;而6h后手术开颅及小骨窗术式有明显优势(P<0.05);大量出血开颅手术最具优势(≤6h,组P<0.01;6~12h组P<0.05),而小骨窗亦优于微创手术(P<0.05)。结论中等量以上脑出血,提倡早期外科干预,短期疗效随访提示: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术优于微创血肿碎吸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