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1月1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总体来说,广东报业被业界认为发展较快、态势较好.首先,这里有四家报业集团,整个报业规模在全国居于第一位;其次,广东报业中党报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主报地位日益突出,自费订阅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很多;第三,广东报业的效益也领先全国,广告额占了全国报业广告总量的1/4左右.更重要的是,广东报业竞争的秩序总体上是良性的."具体到2005年,广东报业的基本态势是平稳发展,但平稳之中有变革.从报业发展的角度看,变革显然更有意义,因为它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透视2005年的广东报业,就以变革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2.
从参股经营<潍坊晚报>,到合作经营<沂蒙晚报>、控股经营<鲁南商报>,大众报业集团与地市报以资本和产权为纽带,进行报业资源整合重组,这标志着山东报业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省市报业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 省市报业资源整合,既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明确要求.大众报业集团实施省市报业资源整合,顺应了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势,符合媒体自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广告是报业经济的支柱,广告策划是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好的策划,不仅能给报纸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大众日报>"高速公路突破4000公里"的策划,就是-个成功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王勇 《传媒》2004,(11):38-39
在青岛,大众日报报业集团创办的<半岛都市报>,已经成功地在青岛报业市场上掠取了相当的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使青岛本地报纸倍感压力.  相似文献   

5.
梁延耀 《传媒》2005,(7):22-23
<传媒>杂志第6期的特别策划<报业"德比"战>中把郑州列为报业德比战的十大战区之一,可见中原郑州的报业市场虽不及中心城市激烈,但郑州作为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郑州报业对整个中国报业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8月20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挂牌仪式暨宁波新闻文化中心落成庆典在宁波举行.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拥有<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宁波侨讯>、<中国宁波网>、<宁波经济>、<文学港>杂志等7个媒体,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地市级党报前列.  相似文献   

7.
新书推荐     
《中国传媒科技》2014,(9):17-17
<正>2012年、2013年报业经营收入大幅下滑,影响力逐渐变弱,危机重重。报业转型成为必须。不转型必死无疑,转错了方向同样必死无疑。怎样转型?朝哪个方向转型?报业有没有活路?活路在哪里?报纸会不会死亡?报纸的未来在哪里?这是报人们面临的困惑和急需突破的困境。陈国权的《报业转型新战略》一书,立足于报业转型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提出了平台再造、增量改革、报纸分化、范式转换、重心下移、专业精耕等6  相似文献   

8.
西安报业竞争白热化由来已久,但同质化问题同样突出.目前纵观<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和<西安晚报>,均是力挺社会新闻.这样一个现实的结果是,三家报纸的竞争主要过于集中在社会新闻领域,造成三家传媒无法确立差异化竞争,也最终无法在西安报业市场出现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推出.2004年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重庆移动,重庆联通推出了<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和<热报>手机上网版.2005年1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移动合作推出彩信报,它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和<每日商报>为主要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0.
"珍珠""杰拉华""碧利斯""格美""派比安""宝霞""桑美",这串名字都是台风或热带风暴的代号.从5月份至今,由于来势凶猛、危害巨大,它们先后盘踞全国各大报头版并延伸至内页.那么,云集了三大报业集团的广东媒体如何报道的?有何特点?有什么经验和值得改进之处?本文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路上——“京华”启示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学东  喻乐 《传媒》2004,(5):8-19
对于北京报业乃至整个中国报业而言,<京华时报>从草创到成长,具有某种符号意义.从没落的机关报到都市主流报纸的成功转型,引入国有商业资本,延揽职业报人、建立有限责任的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用吴海民社长的话说,"我们在路上,一直在寻找".也正是这种"寻找",诞生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新突破.这份于2001年5月28日横空出世的都市报,在北京市场一战成名,一年半便在广告经营额上创下3亿元的骄人战绩,昂首挺进全国报刊广告十六强,三年下来发行量稳居北京早报市场第一……坊间盛传<京华时报>迫使<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放弃零售全力争夺订阅市场,迫使京报集团试图借助晚报之力再办一张晨报,迫使<新京报>避免与<京华时报>正面冲突,迂回发起向<北京青年报>的攻势.我们可以质疑种种说法的准确性,但我们不能否认<京华时报>的令人生畏的力量改变并继续改变着京城报业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报纸的生存法则.面对全国都市报的迅速崛起和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地市级党报的出路何在?<南阳日报·社会早刊>的创办,不仅成功地实现了党报与都市报的对接,而且很快产生"品牌效应",为<南阳日报>"高起点、跨跃式"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3.
开元策略  陈愈超 《传媒》2004,(11):18-19
随着报业市场化方向的明确和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和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报业发展的兵家必争之地.从2000年-2004年5年间,先后有<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华夏时报>、<新京报>、<法制晚报>共5家报纸先后创刊或改版,加入市场竞争,加上原有的<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和<北京晨报>共8份报纸共同争夺北京市场,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24日,"2003年报业经营国际峰会"在清华大学落幕,来自美国<纽约时报>、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国际著名纸质媒体的高层经营者与国内知名报业精英会聚一堂,与会的国内外人士一致认为,报业经营人才必须是既懂报业、又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这方面的人才供需状况并不理想,专家说甚至可以用"奇缺"两字来形容.在这种背景下,报业经营团队的打造已成为报纸在竞争中领先的先决条件,而打造一流的报业经营团队则需要把经营理念渗透到办报的每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5.
2002年7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将两家目前都赢利的报纸<大河报>和<城市早报>进行合并,拉开了我国报业集团资源二次整合的序幕.这次整合是报业集团由已经实现"做大"到迈向"做强"的战略性调整,是报业集团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阶段,是报业集团按市场规律进行操作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一战爆发以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给私营报业的成长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1914年到1921年和1926年到上世纪20年代末这两段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民营报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一些颇具影响力的民营大报逐步现身: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天津的新记<大公报>和北平的<世界日报>等.  相似文献   

17.
省城的晚报进入地级市的现象在眼下相当普遍,地级市晚报进省城过去鲜见.今年1月1日,芜湖日报报业集团的<大江晚报>,进入省城合肥的报业市场,引起传媒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大江晚报>何以要"走出去"?是在芜湖没有生存空间还是有着更大的"野心"?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张维水.  相似文献   

18.
挪威是世界报业大国,发行量最大的两份报纸是<世界新闻>(VG)与<挪威日报>(Dagbladet),全国性大报还包括<晚邮报>(Aftenposten)、<卑尔根时报>(Bergens Tidende)等.  相似文献   

19.
李士桢于清代康熙中期任粤抚六年,政绩卓著,所撰<抚粤政略>,是他成功治粤的一份全纪录.书中辑录了大量原始的<奏疏>、<符檄>、<文告>及<批答>,内容翔实,可信度很高,以于深入研究清初广东政局演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史、政制史、外贸史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角度说,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申报>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是学术界公认的.仅以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而言,有学者称:研究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不能不研究上海的近代报业,研究上海近代报业,就不能不研究<申报>.然而就目前所见到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成果,涉及到<申报>研究,大都只重视<申报>事业的发展变化,各个时期的宣传倾向、经营管理,人才变动及新闻业务革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