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糖尿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清文  王明兰 《现代护理》2002,8(7):530-530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院外康复期药物维持治疗依从性。方法:采用直接面义和观察相结合,较全面地分析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影响治疗依从性有关的因素。结果: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与人际关系,护理质量,护患关系等。结论:改善康复期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能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对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以持续改进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4w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4w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可有效地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故其对改善此类患者的整体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在广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用方便抽样的方法 ,连续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504例作为涮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入选患者进行一对一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治疗依从性、糖尿病知识、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等.用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其药物治疗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年龄越大、得到的主观和客观社会支持越多、自我效能水平越高,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客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越高,其进行血糖监测的依从性也就越好;其生活方式越健康.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在广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用方便抽样的方法 ,连续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504例作为涮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入选患者进行一对一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治疗依从性、糖尿病知识、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等.用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其药物治疗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年龄越大、得到的主观和客观社会支持越多、自我效能水平越高,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客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越高,其进行血糖监测的依从性也就越好;其生活方式越健康.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饮食知识宣教,以提高患者长期规律饮食.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及饮食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文化程度、年龄、病程、家庭支持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结论 针对不同文化程度、年龄、病程患者进行饮食知识教育,提高依从性,达到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康复期成年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能力对其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在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病院专科医院就诊的195例康复期成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 MARS)、患者参与能力调查问卷(patient participation ability questionnaire, PPAQ)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 ITAQ)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康复期成年精神障碍患者的MARS、PPAQ及ITAQ得分分别为(4.48±1.97)、(102.72±12.71)、(11.89±4.45)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AQ、ITAQ、病程是影响患者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康复期成年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能力、自知力与治疗态度、病程是患者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管理者可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改善患者的参与能力,提高其对疾病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从而提升药物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的模式下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的相关因素与治疗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122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糖尿病肾病药物常规治疗和护理,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信念教育告知其糖尿病肾病的严重性、饮食治疗的重要性、饮食依从性的必要性及治疗过程中的难度等,经常对患者进行各种鼓励,树立健康信念模式,出院后以家访、电话、网络等形式对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教育延伸服务,出院8个月后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出院8个月后,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由于对病情,对健康意识的强化与了解,其饮食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进行回归性分析发现观察组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饮食治疗依从性呈明显的正相关( P<0.05)。结论恰当的组织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信念教育,不但可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而且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全管理模式在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脑出血康复期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接受完全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脑出血康复期患者接受不同模式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接受完全管理模式干预的试验组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施以完全管理模式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在广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连续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504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入选患者进行一对一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治疗依从性、糖尿病知识、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等。用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其药物治疗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年龄越大、得到的主观和客观社会支持越多、自我效能水平越高,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客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越高,其进行血糖监测的依从性也就越好;其生活方式越健康。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存在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53例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病例,进行随访,比较依从性好及依从性差两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对153例糖尿病患者随访(14.54±2.04)个月,失访10例,改胰岛素治疗6例,其余137例患者中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好71例(51.82%),依从性差66例(48.18%);依从性差组年龄(63.12±11.19)岁,缺少糖尿病知识占51.51%,不良心理状态占36.37%,口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占30.30%,高于依从性好组的(57.30±13.12)岁、17.72%、18.31%、1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是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较差,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提高依从性,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贾巧  龙艳  王嫒嫒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38-113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1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按时服药、监测血糖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后评价两组治疗依从性的差异以及血糖控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12.
陆根法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26-927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t回归统计模型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区医疗服务、家庭成员关系、护患关系等因素与患者治疗依从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依从性好者60例,占55.6%;依从性较差者48例,占44.4%.1ogist回归分析显示:社区服务,家庭成员关系、护患关系与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P<0,05).比值比(OR odds ratio)分别为:2.536(95%CI:1.332~4.831),5.191(95%CI:2.134~12.652)和4.211(95%CI:1.645~10.787).结论 优质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睦的家庭成员关系及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显著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通过对360例糖尿病病人采用询问、电话随访、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价影响糖尿病病人的依从性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影响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因素有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相关知识、治疗方案、药物的副反应、社会人口学特征等.[结论]除了让病人被动地遵从医嘱外,提高糖尿病病人的依从性,可减少并发症,保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病患药物依从性的因素,为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法,对190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药物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调奄。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经济情况,家庭环境,规律生活,副作用和教育程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有目的的护理可以大大改善病忠的药物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对200例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依从性好62例(31.0)%,依从性差128例(69.0)%;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文化程度低、月收入少、治疗方案复杂(服药种次数多)、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不良、医患关系一般、药物不良反应多。结论:诸多因素的影响中青年糖尿病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应根据影响因素不同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康复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氯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干预.观察1 a.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药物联合康复干预能显著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郑爱民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15-2017
目的通过循证护理的方法为康复精神病人拒服药物问题提供科学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精神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60例康复期精神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依据循证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在入组时、入院3个月、出院时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服药依从性(自制表格)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是提高康复期精神病人拒服服药问题的有效护理方法,循证护理对提高康复期精神病人服药依从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98-4299
观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高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高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93.33%)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型糖尿病高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现状,从而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社会支持来源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08年6月 ~2010年11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2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社会支持主要来源是配偶及家人;社会支持维度显示主观支持得分较高;药物治疗依从性与主观支持得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社会支持越高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就越好;社会支持对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起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影响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通过对360例糖尿病病人采用询问、电话随访、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价影响糖尿病病人的依从性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影响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因素有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相关知识、治疗方案、药物的副反应、社会人口学特征等。[结论]除了让病人被动地遵从医嘱外,提高糖尿病病人的依从性,可减少并发症,保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