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周宜强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450002)笔者认为治疗慢支应重在肺、脾、肾三脏。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三脏受损则脾失健运,肺失治节,肾不纳气而成咳喘、痰饮诸症。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  相似文献   

2.
慢阻肺从脾论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可归于中医“咳嗽”、“喘证”、“痰饮”、“肺胀”等病的范畴,发作期以痰饮瘀血互结的标实证为主,缓解期以肺脾肾三脏虚衰的本虚证为主。其中脾虚在痰饮及瘀血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本病的发病及转归,慢阻肺早期和缓解期健脾益气治疗对预防发病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对慢阻肺与脾虚的关系探讨如下。1 脾虚是慢阻肺的易发体质1-1 脾为生痰之源《素问·经脉别论》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说明水谷之精气通过…  相似文献   

3.
慢性气管炎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痰饮、喘息的范畴。其病本于肺、脾、肾三脏受损。肺虚则肃降失常,气逆于上而为咳;脾虚则转输无权,水不化津而上泛为痰,古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肾虚则蒸化无能,真气不能摄纳而为肾喘。因此,咳嗽、咳痰、喘息构成了本病的主要症状。慢性气管炎虽时有标实,但其本仍虚,其病虽始于肺或脾,而终必及肾。我们据此自拟并配制了扶正固本丸,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5):68-70
气道黏液高分泌可引起气道阻塞,增加支气管哮喘的病死率。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的病位在肺、脾、肾三脏,三脏功能失调以致痰饮伏于肺,因此,基于中医痰饮理论,提出从痰饮入手治疗支气管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深入探讨其治疗方法及哮喘发作气道黏液高分泌与痰饮的关系,为提高哮喘的治疗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痰饮"以病因命名,临床表现为心悸,短气,呕吐涎沫,小便不利,咳嗽等。多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病机为脾阳虚不能输散津液,肺气虚不能敷布津液,肾阳虚不能气化津液,三焦气化失常而水道不通,水湿内停。  相似文献   

6.
温肾扶阳法治疗阳虚型慢性支气管炎16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肾扶阳法治疗阳虚型慢性支气管炎164例福建省人民医院(350004)商娅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本病属祖国医学“痰饮”或“痰饮咳嗽”、“喘证”等范畴。病因除外邪为诱因外,并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但以本虚为主。本...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不可逆性慢性气道阻塞之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 ,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咳、痰、喘、胸部胀闷等。中医学虽没有本病病名的记载 ,但在“咳嗽”、“痰饮”、“气喘”、“肿胀”等病证的论述中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肺胀”与本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机制非常接近。1 病因病机1.1 肺脾肾三脏亏虚、气虚气滞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 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说 :“盖肺不伤不咳 ,脾不伤不久咳 ,肾不伤火不炽 ,咳不甚 ,其大较也。”不仅明确提出肺、脾、肾三脏是…  相似文献   

8.
葛正行教授擅从痰饮论治肺胀,认为其病理病机总归“痰饮”这一病理产物,根据这一病理特点并结合多年临证组药心得体会,将该病分为痰饮阻肺型、痰饮蕴脾型、痰饮动肾型,治法上力求化痰利饮,注重调补肺脾肾三脏,临床疗效显著。介绍贵州省名中医葛正行教授辨治肺胀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和之”是用温热药温化调和之意。但温热药不可太过,否则易于化燥伤阴,或使阳气浮越,不可不慎。 肺脾肾在痰饮发病上的重要性 痰饮病的发生,关键在于肺脾肾三脏阳气不足,或阳气被遏,由于外感寒湿,肺气被郁,失通调水道功能,不能下输膀胱,因而水液停潴,变为痰饮。饮食生冷,脾阳被郁,运化失常,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输布全身,以致津液停积于某一部位,变成痰饮。久病或年老,肾  相似文献   

10.
由于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益气补肾活血法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较好,体会如下。1小儿哮喘病机哮喘发病主因是痰饮留伏,又与小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肺为五脏华盖,百脉  相似文献   

11.
小儿喘证,包括现代医学的喘息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在临床较为多见。本证常遇寒劳即发,发则连绵不已,日久则易成宿疾。其发病有内、外二因:内因为素体脾、肺、肾三脏不足而致痰饮留伏;外因为感受寒  相似文献   

12.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中医“咳嗽”、“上气”、“痰饮”等证中的相关论述。咳嗽是其主要症状,其与痰饮的关系最为密切,有谓“肺不伤不咳,脾不伤痰不多,肾不伤咳不喘”。“痰饮阻肺”是其发病机制,辨证关键在治痰。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外因是邪,内因是虚,痰饮阻肺是标,肺脾肾功能失调是本。因老年人有其不同的生理、病理  相似文献   

13.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见喘息为特征 ,严重的可以导致肺气肿、肺心病。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痰浊阻肺、寒饮内伏、肝火犯肺等造成 ,肺气闭阻或肺气上逆 ,升降失司的病证 ,病在肺 ,根在脾肾 ,关系到肺、脾、肾三脏。属于“咳嗽”、“哮喘”、“肺胀”、“痰饮”的范畴。笔者根据其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外感风寒 ,痰饮内伏的病机 ,以小青龙汤加减治疗60例 ,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其中男26例 ,女34例 ,年龄1…  相似文献   

14.
痰饮是病理性产物,致病机理是脏腑功能失调,主要是肺、脾、肾三脏气机紊乱所形成,痰饮形成后,即作为病邪影响机体,导致各种病理改变,从而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痰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支气管炎 (简称慢支 ) ,在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喘息为特点 ,常因上呼吸道感染或秋冬气候骤变时病情加重而引起急性发作。由于反复的继发感染 ,使病变持续发展 ,则咳嗽频繁 ,咳痰增多 ,甚至长年不断。中医辨证多属痰饮范畴 ,其急性发作期以痰热证、慢性迁延期以痰湿证为多。病位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 ,且三脏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一旦脾湿过盛 ,则运输到肺的精微中含有过多水饮 ,可使肺气受损 ,失其宣降 ,而致咳喘 ,故有“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中医"咳嗽"范畴,中医治疗有一定优势,现就中医治疗本病现状,综述如下。病因病机方面内因于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内伏,外因于气候骤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或者气体,或过食生冷,导致气因痰阻,痰随气动,气机不利,肺气之宣降失常,咳嗽发作。本病迁延难愈,风、痰、瘀、虚相互错杂,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本病以儿童居多,这与小儿肺、脾、肾不足,肝常有余密切相关。张趁英[1]认为过敏性咳嗽为内因所致,肝风内动,久则伤肾,肾气虚弱,正虚邪实。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内经》理论基础上,首创“痰饮”病名。《仁斋直指方》中,将痰饮分而为二:稠浊为痰,清稀为饮,但现在人们一般通称痰饮。其病因病机复杂,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李素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肺胀"、"喘证"、"痰饮"、"水气"等范畴,主要是痰瘀阻肺所致,发病主要与外邪侵袭,肺、脾、肾三脏失调密切相关。李素云教授强调需临证时分清标本缓急,辨明邪实正虚之主次、脏腑气血阴阳之偏虚,用药配伍严谨,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9.
关庆维 《北京中医药》2006,25(6):361-362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喘证"的范畴.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与肺脾肾三脏关系都很密切.在急性发作期,大多由于外邪犯肺、肺失清肃而引起发病.病延日久,肺气受损,可进而损及脾、肾和心脏功能.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内蕴,积湿成痰,痰湿上渍于肺,则发咳嗽、咯痰;若痰浊上壅于肺或肾虚不能纳气,则发喘证.所以,慢性支气管炎在迁延期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虚实夹杂的患者其虚实之间可以互为因果,致使病情逐年加剧,发作频繁,造成恶性循环.笔者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位与病性,在分清虚实寒热、标本缓急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举数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硬皮病属临床难治的结缔组织病,禤国维教授认为病机重在肺脾肾三脏虚损,兼夹外邪,现从肺脾肾三脏与营卫气血的关系出发分析该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常用处方及加减用药,治疗上谨遵治病求本之义,以温养肺脾肾三脏为主,佐以宣卫和营,疗效甚佳,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以期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