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温病学说起源于战国至秦汉晋唐,而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始脱却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自成体系。回顾历史,昭示未来。温病学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得到蓬勃发展。一、隶属伤寒期战国至秦汉晋唐,尚无温病学专著,《内经》、《难经》、汉·张仲景《伤寒论》、晋·王叔和《伤寒序例》、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等对温病的病因、病理、脉象、证侯、治疗等已有所记载或论  相似文献   

2.
温病学是脱胎于经典名著中的学科,兼具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双重属性.如何从学科特点和培养人才的要求出发,深化《温病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温病学》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笔者近年来在《温病学》教研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提出《温病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项原则,现分述如下: 1系统教学原则 首先,要明确温病学有独特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及根据病因、病机、诊断来辨证治疗四时温病的格局,这种格局体现了《温病学》学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外台秘要方》对温病学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台秘要方》是一部以方药为主的大型医学著作,就临床医学发展史而言,是其第一次将温病独立于伤寒病之外而并列为外感病的两大类型,成为寒温分论之肇端,明确了温病的相关概念,深析了温病的病因病机,初步提出温病有横(由表入里)、纵(从上至下)的传变规律,并以此确立了温病之日期辨治、六经辨治和脏腑辨治思路。其在温病学的发展进程中,补前人之未备,开未来之先河。  相似文献   

4.
一、温病学发展概况温病学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急性热性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其发展过程大体经过了四个阶段。 (一) 萌芽阶段即从战国至秦、汉、晋、唐。在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提出了温病的病名,简单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疗原则。没有系统形成理论,也无论述温病的专著,尤在治疗上,没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对温病的认识是很初浅的。如病名方面,《六元正纪论》有“民疠温病”,“温病乃作”,是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在病因方面,《生气通天论》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论述,是后世伏邪温病学说的由来。在分类方面,《热论篇》记  相似文献   

5.
高原温热病案二则举隅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邵守俊温病学说,溯其本源,最早见载于《内经》。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等。温病学的发展,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隋巢元方的《诸病源疾论》,唐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均有专门论述。迄后,宋代...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温热论》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温热论》是一部系统论述温病的专著,它补充了《伤寒论》有关温病不足,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在温病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整个祖国医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1 《温热论》的特点1.1 承前启后羽翼伤寒叶氏温病学说是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继承刘河间辛凉、表里双解之法。刘河间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治  相似文献   

7.
试论宋儒治学方法对宋代《伤寒论》文献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宋儒治疗方法的特点及其对宋代《伤寒论》文献研究的影响,认为儒医将儒家治学方法带进了《伤寒论》的研究后,宋代医家不仅注重对《伤寒论》内在辨证治疗规律的阐发,且在治疗温病时,不拘泥于经典著作,对《伤寒论》中治方较少的温病的治法进行了补充,开《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研究之端,并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发生发展及其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以四时发病不同 ,临床疗疾 ,既不应独遵卫气营血辨证进行顺应治疗 ,又不囿于三焦分论予以施治 ,而应结合当今时行温病之发病特点及传变规律 ,“先其时而施”进行截断治疗 ,并灵活运用 ,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将学温病、疗时病的经验 ,归纳总结如下。1 追溯渊源广阅诸家温病学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内经》中就有“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和民疠温病”的记载 ,《难经》亦云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这些论述虽然较为简单 ,但为后…  相似文献   

9.
清代温热大师叶天士在《内经》、《难经》及前贤有关卫气营血生理病理论述的基础上,用卫气营血概念来概括温病病变的浅深层次及病情的轻重,借以阐明温病在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及温邪的传变过程,并提出了四阶段的治疗大法,从而形成了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温病证治特点,以期为温病学研究注入新意。[方法]通过整理《通俗伤寒论》中有关“温病”的论述内容,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俗伤寒论》一书虽未大论温病之名,但其内容却可见温病之实,在温病的诊断、治疗及病后调护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结论]《通俗伤寒论》虽以“伤寒”为名,贯穿始终,但后学当明此“伤寒”为广义之伤寒,为四时外感百病之总名也。本书既发皇仲景本意,又融汇了后世温病学医家之论以补仲景伤寒论温病之不足,体现了俞根初“寒温一统”的学术思想,开创了绍派伤寒研究之先。  相似文献   

11.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设有与清洁相关的官职和除害防疫的专职人员,而且具有规范的预防疫病和服药预防措施。成书于这个时期的专门医著《黄帝内经》,更是对疫病的发病与气候的关系以及疫病的预防和周期性预测都有详细的阐述。隋唐五代时期,"导引"和熏烟防治疫病的方法得以运用,此外孙思邈还提出用灸法预防瘟疫感染。王焘在《外台秘要》中首次将伤寒与温病并列论述,指出性接触可以传播天行病,同时对创伤性感染也有了认识。宋金元时期,香药被广泛应用,医家们认识到"香能散疫气",此外重视运气学说在疫病发生中的作用。同时,医家对疫病的种类认识也开始多元化,对痘疹、瘴疟、痢疾、霍乱、麻风、虫证等传染病的防治也有非常多的记载。明清时期,政府施散医药防治疫病,医家重视隔离和消毒,根据时令提前服用预防瘟疫的处方。医家预防疫病方案多样化,首创主动防疫,推行人痘接种术,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王焘医事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焘甫一成年,即开始学习医学,所从学者为有道的高医,并多次从其游学,完全掌握了其师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技术,具有高深的医学造诣。天宝五、六载(746、747)担任门下省给事中时判弘文馆事,以其医学背景和工作之便,从弘文馆秘藏图书中检得五六十种晋唐方书,后加以整理,于天宝十一载(752)撰成千古名著《外台秘要》。  相似文献   

13.
该文简述了子淋在中医文献中病症认识、病因病机认识、治法治则等方面的发展源流。子淋为妊娠期间,小便频数,尿急而涩痛,小腹拘急为主要症状的妇科病证,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之一。其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基本确立了子淋的症状和病机,后世著作完善了其症状、病因病机的认识。自《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始,治疗方剂众多,前期往往以症为主选择方剂,自金元后,薛已按病机分列证型,则以证为选方用药之指导。  相似文献   

14.
《外台秘要》是一部既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有临床实用意义的大型古代方书。《外台》对便秘病症的病因病机、辨证用药规律作了详细的论述,是唐代以前中医学对该病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一次系统总结,其所总结的辨治规律和方药对当今便秘病症的临床治疗仍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拟对《外台》中治疗便秘的病因病机、立法处方、辨治特色等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临床辨治本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追溯历代中医传统继承:魏晋自学整理成风,唐宋学府家传并存,金元学说学派相承,明清医案医话研究。并着眼言传身教、模拟仿效;师徒相传、恪守师说;受术诵书、览观杂学的传统继承成方法中提出:学说、学派的学术继承法;源于、高于前人的治学观,凡此对现代师承不无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demonstrates that the ancient plant hair brush first appeared in the Ta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shape of the head and handle of the toothbrush in ancient times, we can divide the evolution of the shapes into three major stages of development: (1)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2) the Liao, Song, Jin, Yuan dynasties; (3) Ming, Qing and the Republic periods. The toothbrush heads and handl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ring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However, the shapes of them in the Liao, Song, Jin, Yuan dynasties are somewhat different. In the Ming and Qing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s, the shape of toothbrush head and handle had further refinement. Recently, some scholars raised doubts about the "plant hair toothbrush doctrine". They believe that the archaeological bone graft handle brush was used to wipe hair oil or clean water when washing and dressing. However, according to shape and function and ancient literature records, the archaeological bone graft handle brush should be a plant hair toothbrush used to clean and protect teeth.  相似文献   

17.
考证不同传本、传文中的仲景医方,进行比较、校勘、辨伪,并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方论》外仲景遗方进行辑佚,明确在不同传本、传文中仲景医方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8.
重视方剂的创新研制,大量积累方剂,对方剂进行收集整理是晋唐时期方剂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晋唐医家思想活跃,在方剂创新研制方面并不受张仲景方的约束。然而,晋唐时期方剂理论研究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19.
宋金元时期中医内科学仍处于充实阶段,从晋唐时期对病的研究逐渐转为对证的研究,六经辨证得以进一步深化,脏腑辨证理论初步形成,辨证论治理论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促进了学术争鸣及学术流派的形成,开创了中医内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冬末春初,气候交替变化,细菌病毒肆虐,是一年中诱发流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峰期,患者的明显症状是:发热,偶有畏寒,同时伴有头痛、全身乏力、咳嗽不止、呼吸困难等,此类疾病属中医温病范畴。就温病与瘟疫的联系与区别、温病发病特点、发病原因、温病高热的辨证论治、温病暴喘辨证论治、温病当防患未然等问题,笔者访问了周仲瑛教授、杨进教授、金实教授和龚婕宁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