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改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的最新技术研究。介绍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的测试方法和相关要求;分析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存在的问题;重点总结了改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的最新技术研究,包括单向导湿技术、异形截面纤维、纳米防护膜材料、相变微胶囊技术等。认为:改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热湿舒适性涉及多学科领域,应寻找高性价比的改进方法和简单易行的生产工艺;同时,应在保证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防护隔离性的前提下,提高其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医用防护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医用防护服的分类;系统地介绍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隔离服和手术衣的加工技术;针对国内外相关医用防护服标准,对比分析了各标准相关指标的差异,并指出了各标准的适用性。认为:结合我国医用防护服的现状,应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标准体系,针对主要产品的性能制定不同的分级指标,并对使用范围提出建议,指导临床医护人员正确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医用防护服。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等医用防控物资需求量猛增,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出现供应紧张情况;而且一次性防护服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垃圾处理难度。研发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面料并形成工业化生产,可解决供应链紧张问题,满足临床对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的需求,并降低医疗废物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4.
福建恒安集团接到试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任务后,调集精干力量,不惜代价进行科技攻关,历经10多天奋战,研制出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经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达到标准要求。集团决定,把首批定点生产的价值100万元的一次性防护服,连同价值400万元的健康护手液(抹在手上可以代替手套,防止病毒侵入)等产品,分批捐助北京抗“非典”一线。恒安集团研制成功一次性防护服@郑宝琛  相似文献   

5.
从防护功能角度阐述了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分类,重点从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结构及材料加工技术、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解决防护性和舒适性相互矛盾的问题,为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提供优质、舒适、耐用、抗污染的产品,为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研发、生产、标准制定、使用及市场质量监管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次性防护服使用量迅速暴增,不仅使物资消耗加速,更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研发迫在眉睫,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不可重复利用的问题。本文从层压织物、安全密封款式结构、接缝处密封工艺3方面阐述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种类,并对防护服洗消要求和其防护性、舒适性、物理性能等进行评价标准分析。结果表明,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研发,在于重点研究面料特性与合理消毒方案,在可重复性使用基础上提高服装热湿舒适性与人机工效性。  相似文献   

7.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医疗装备,但存在热湿舒适性差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影响因素、热湿舒适性评价体系、改善热湿舒适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提升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闵小豹  潘志娟 《纺织学报》2020,41(8):172-178
为优化医用防护服的结构设计,拓宽材料来源,提高其防护功能,对近期国内外医用防护服构造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对比了5种常用医用防护服面料的优缺点,比较了中国、美国和欧盟医用防护服标准以及世界主流品牌医用防护服性能的差异。聚四氟乙烯复合面料在满足防护要求的同时,舒适性更好;液体阻隔性是影响防护服防护功能的主要因素;医用防护服应满足中指圈设计、自粘合式拉链门襟以及胶条密合边缝的前沿设计要求。最后针对医用防护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国家、技术、防护服本身3个层面对医用防护服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10 MeV/15 kW型电子束加速器分别对聚乙烯(PP)、聚酯(PET)、聚乙烯(PE)3种材料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试样进行10~50 kGy吸收剂量的辐照和0、1、3、6、12个月的加速老化试验.对GB 19082-2009中与辐照效应相关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3种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后的抗渗水性、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过滤效率受辐照影响较小且均满足标准要求,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力因材料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PP材料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试样耐辐照性能较差,其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随吸收剂量的增大而减小.PET材料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试样耐辐照性能优异,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在辐照和加速老化前后变化较小.PE材料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试样的耐辐照性能介于PP和PET之间.研究结果可为医用防护服辐照工艺参数的设置和材料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闻月评     
正1国务院发文:紧急进口日美欧标准医用防护服,一次性医用护目镜严格消毒后可重复使用前不久,从工业与信息化部获悉,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印发的通知,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中国将从国外紧急进口符合日美欧等医用防护服标准的产品,企业能够提供境外医疗器械上市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并作出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的,可以应急使用。此外,在一次性医用护  相似文献   

11.
柳洋  夏兆鹏  王亮  范杰  曾强  刘雍 《纺织学报》2021,42(9):195-202
后疫情时代,为了给医用防护服的生产、使用、科研攻关和标准制定提供指导,在阐述医用防护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当前医用防护服的生产流程、原材料和使用情况等进行总结;同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指出,医用防护服的发展方向应集中在分类使用、可重复、弃后可降解、安全舒适和智能化等方面。最后,从应用场景出发,针对当前医用防护服研究、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尽快对医用防护服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进行分类,完善相关标准,提高战略储备,增强舒适性和穿着心理性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松紧带在不施加外力的自然收缩状态和拉伸至极限状态对产品质量检测的影响。选取10件不同号型规格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根据GB 19082—2009标准的要求,分别在样品松紧带不施加外力的自然收缩状态和拉伸至极限状态进行号型规格的检测,并对比松紧带的弹性伸长比。结果发现3件样品的号型规格在松紧带不施加外力的自然收缩状态下合格,拉伸至极限状态不合格;7件样品的号型规格在两种状态下均不合格。该研究旨在提高生产企业与检测机构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相关指标理解的重视程度,为提升检测规范性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作为医务人员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护性能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但也因此往往忽略了其穿着过程中的舒适性,例如着装状态下是否有束缚感、工作活动时是否方便、长时间穿着是否闷热不透气等。目前,有关医用防护服的材料和结构方面已经有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改善。基于面料二次再造方向,文章针对利用机械型压褶的弹性放松量的实用功能和美观功能做整体或局部使用的探究,分析了机械型压褶在医用防护上使用的优点和所能解决的问题,为提高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舒适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纺织科学研究》2020,(2):57-57
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武清开发区,一直致力于多功能涂层与纺织复合面料的研究开发及生产,是国内研发能力最强、最具影响力的纺织涂层与复合面料的生产企业之一,可生产一次性、标准型隔离型等防护服面料。公司曾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研发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面料受到表彰。截至发稿,中纺新材料每天产能提高至3万多米,可满足1万多件医用防护服加工需要。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国内外对医用防护服的需求剧增,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医用防护服的舒适性差、耐撕裂性能低等问题。文章系统阐述了医用防护服的类型、结构、国内外防护标准性能指标及主要测试方法,指出国内标准的不足之处,并论述了防护服面料改进的新方法和专利技术,最后展望了医用防护服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效果进行合理评价,结合实际使用环境介绍了医用防护服应该具备的性能,对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医用防护服标准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我国现行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医用防护服评价标准的制订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国内外有关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测试标准,对目前较通用的GB 19082—2009和YY/T 0506—2016、NFPA 1999:2007、AAMI PB70:2012、EN 13597:2012、ISO 16603:2004和ISO 16604:2004进行比较,分析这些标准的侧重点及其采用的防护性能的检测表征手段,最后指出我国医用一次性手术衣标准的不足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目前医用防护服装存在热湿舒适性差的问题,容易造成人体热应激,引起人体皮肤损伤、虚脱、晕眩甚至中暑等症状。为了解如何缓解医用防护服装造成的人体热应激反应,提高人体舒适性,文章首先总结了医用防护服装的材料、款式及舒适性相关标准。接着阐述了目前缓解人体热应激的医用防护服装研究进展,包括作业场所降温方式和异质结构面料、超吸水材料、辐射降温面料、相变冷却降温服装等研究成果。随后介绍了高导热材料、热电冷却材料和液态冷却三类缓解人体热应激的新材料与技术,并提出了其在医用防护服装上的应用思路。最后分析并展望了缓解人体热应激的医用防护服装研究趋势,即未来研究需要从提高主动冷却设备的工效性能、扩展调温新材料与技术在医用防护服装上的应用及建立缓解人体热应激的医用防护服装设计方法和流程,并开展相关测试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SFS复合材料利用两层纺粘布保护中间的防水透湿膜,弥补了膜强力不足的缺陷;利用膜的防水性、阻隔能力赋予材料防水透湿性能、阻隔性能。文章介绍了SFS医用防护服复合材料的制作过程,讨论了材料的选择,重点研究了涂膜过程和工艺,并且检测了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各种指标,分析了防护服的各种性能。  相似文献   

20.
《福建轻纺》2020,(2):10-11
医用防护服的作用是产生细菌阻隔层,以防止细菌泳移,减少交叉感染。近年来一些科研单位和企业已经开发出不少医用防护服,大多以非织造布为主要面料。医用防护服按面料的组织结构可分为机织、非织造布和复合材料;按使用期限分为用即弃型(一次性使用)、限次型和可重复使用型;按加工复合技术来说有整理加工、涂层和覆膜三大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