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车慧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医杂志》2022,(24):2311-2315
总结唐旭东教授运用“调中复衡”理论辨治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临床经验。认为FGIDs的核心病机是中焦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衡影响胃肠道通畅下行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脏腑及气血、神志功能整体协调的“平衡”状态。临证施治时,遵循“调中复衡”理论进行整体调治。根据脾胃病的发病规律特点,以恢复气机升降和脏腑功能的平衡为目的;辨脏腑,多脏同调,重点施治;辨虚实,动静结合,补而不滞;辨气血,用药浅深,各有侧重;辨寒热,注重配伍,以平为期;随证灵活化裁。  相似文献   

2.
王邦才主任认为,老年人便秘多虚多瘀,多因脏腑虚衰,气血亏虚,津液不足,气机升降失常,便秘日久,则瘀血内停,便秘愈剧。临床诊治多从虚与从瘀两方面论述治疗老年便秘的方法,提出临证治疗应以补为主,以通为用。药物治疗同时亦不忘嘱咐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情志调节和适当运动。  相似文献   

3.
刘靖华  郑义宏  姜丽丽 《新中医》2023,55(16):31-36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复杂,除了风邪侵袭肌表、(火) 热邪蕴于气血,多涉及脏腑功能失调。病 位包含表、里、半表半里及表里合病。郑义宏主任遵循六经辨证、方证对应的辨证论治方法,强调辨方证重于 辨六经,在辨方证的基础上使用经方灵活化裁治疗慢性荨麻疹,常获佳效。附上5 则医案以阐明郑主任辨方 证、用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王翠  孙劲晖 《西部中医药》2022,35(3):133-136
基于气血津液对便秘进行辨证,首辨气血津液,次辨虚实,结合临床不同群体的体质特点,根据兼证辨别所涉及脏腑及病理因素,全面把握,准确辨证,辅以润肠通便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便秘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临床证候多样 ,证型辨析困难。笔者试以虚实为纲 ,结合气血津液、阴阳、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 ,去伪存真 ,审症求因 ,探讨老年人便秘的辨证思路。1 辨气血津液之虚实正常大便的排出依赖于气的推动、津血之濡润。老年人气血津液的异常变化 ,可致便秘的发生。1 1 气滞 :老年人久坐、久卧少动 ,或情志失调 ,或嗜食异物 ,每致气机郁滞 ,升降失调 ,大肠传导失职 ,糟粕内停发为便秘。临症见 :大便干结或不干 ,或夹有异物 ,排出不畅 ,伴胸胁痞满、腹胀闷痛、暖气频作、纳差、舌苔薄腻、脉多弦。曾遇一老年患者为疗…  相似文献   

6.
黄元御对脏腑气血的理解基于"中气升降"理论,认为"中气升降"对脏腑和气血的功能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气血的瘀滞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受损有关,由此采取燮理中气升降、环顾四维的方法,可为临床气血瘀滞证候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窦学俊 《河南中医》2011,31(11):1221-1223
便秘是由于各类致病因素影响大肠传导功能引起的,大肠的传导功能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一种体现,故若人体整体升降平衡和相关脏腑之气运动协调受到损害,则可引起便秘,治疗时当以辨体辨病辨证理论和整体观念贯穿于气机升降中,方可取效。  相似文献   

8.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临床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功能性便秘,中医的病因病机责之于肺脏的功能失调影响到互为表里脏腑的大肠功能,以及肺脏病变累及脾胃升降功能和脾肾之阳。推拿可通过经络气血来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发便秘者,以顺气通便手法治其标,以补肺调气手法治其本,再兼以补益脾胃、温补肾阳的手法治疗,既可治愈患者之便秘,又可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虚劳是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次提出了虚劳病名,并详细探讨了虚劳常见之脉象、临床症状,辨治方法丰富多样。老年病以虚为本、多见阴阳气血失调、脏腑气血衰弱和多痰多瘀,呈现多种病机特点。本文从通过总结《金匮要略》虚劳病篇的辨治特色,以求对老年病诊治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介绍王秀娟教授治疗便秘的经验。王教授认为便秘的产生与脾胃功能失调紧密相关,脾胃虚弱,气血化生无源,多可致虚秘;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脾失升清,胃失和降,则易形成实秘。临床根据患者的正气是否充足将便秘分为胃肠实热证和脾胃虚寒证。认为本病的治疗要首辨虚实,并分因论治,其次要调理脾胃升降,同时注重顾护气阴,尤其是老年便秘患者,多伴有气阴的损伤。诸法合参,临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活幼心书》为依据,探讨曾世荣辨治汗证的思想。曾氏善从阴阳、气血、虚实出发,倡脏腑辨证,认为小儿汗证虚多实少。治疗上,曾氏也从气血阴阳入手,补虚泻实,顾护脾胃,重在治本,不忘治标。《活动心书》辨治思想对小儿汗证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陈明岭教授运用经方从“寒热错杂”辨治难治性皮肤病。难治性皮肤病常因多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经失治误治后,迁延难愈,反复发作而成,如银屑病、玫瑰痤疮、慢性荨麻疹等。临证时,陈教授认为其病因病机为多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寒热错杂并见,法崇仲景,运用经方,具体辨治如:寒热中阻证,治以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以甘草泻心汤加减;上热下寒证,治以清上温下、调畅气机,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表寒里热证,治以宣表清郁,调和营卫,以桂枝汤合升降散加减。并附验案3则。  相似文献   

13.
周恩超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3~5期水肿基本病机主要在于肺、脾、肾气衰伴随功能失职、三焦壅滞以及水湿潴留,强调细辨脏腑阴阳、兼顾标本虚实,治疗推崇平补、调运助化、散滞通畅水道、和缓利水兼顾升降、泄涩、气血、瘀浊多个方面。深度结合临床与古籍,探寻总结周教授辨治经验,传承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便秘辨治与气虚、气滞、血虚、血瘀、津液亏虚密切相关,临床上并不仅仅以单一因素存在,往往气血津液兼并致秘,如气血两虚、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虚津亏均可兼夹引起便秘,则需采用相应益气补血、补气活血、理气活血、益气养阴之法治之。此外,气血津液失调导致便秘往往离不开脏腑的失衡、阴阳的失调,临证需综合考虑、全面调节、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的辨治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咏梅  沈舒文 《陕西中医》2003,24(8):718-719
认为高血压病总为脏腑受损 ,阴阳气血平衡失调 ,病及肝肾脾 ,以肝为病变重点 ,证多虚实夹杂。早期多见气机升降失常 ,中后期以肝肾阴阳失调为基础 ,治则注重调理气机 ,滋阴平阳 ;顽固性高血压病 ,多兼水湿痰瘀 ,水瘀互结 ,治当辅以化瘀利水之法。同时强调辨治个体化 ,防治结合 ,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16.
罗磐真 《陕西中医》1993,14(7):311-312
本文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主症、病因病理等方面出发,提出紧守病机,平调寒热;斡旋升降,以通为用;消因杀菌,利湿解毒;剔萎复新,重在气血的辨治原则,确立了证、因、果全方位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4 治疗疑难病证的主要方法 辨治各种病证,或从气治,或从血治,或气血双治。处方用药多从“通”字着眼,以调气血而安脏腑为治疗原则。若病邪阻遏气血属实证者,则用疏通法;若因脏腑虚弱致使气血不通者,则用通补法。其目的在于通过调畅气血达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总结了杨震教授治疗抑郁症的中医诊疗特色。认为治疗抑郁症多从肝入手,根据本病不同临床特点辨证论治,重视体用结合,治疗主要从“辨气血阴阳,调气机升降,别脏腑虚实,重身心同治”4个方面入手,临床疗效确切,可为中医辨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勇毅认为胃痞病机总以脾胃虚弱、肝郁不达、气机升降失常为本,气滞、湿阻、热蕴、血瘀为标,其病位在胃,与脾、肝等脏腑有密切关系。据此他提出首辨虚实、次辨寒热、辨气血痰食、分辨缓急和分主证兼证的辨证经验,确立调肝运脾和胃的基本治法,创制主方柴术消痞汤,并随证加减,临床应用取得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20.
探讨应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原理和时机。认为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原理在于辨证与辨病结合、补益与消导相结合、主证与次证兼顾。膏方选药强调治气血并调,升降结合,补脾结合治肾,并运用现代医学,科学选药。慢性脾胃病四季皆可应用膏方,虚证仍以冬令为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