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为了进一步掌握、明确十堰市2005年孕产妇死因及相关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2005年十堰市三级保健网上报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孕产妇死亡卡、漏报调查表,经质量控制及死亡评审,针对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及影响因素、死亡孕产妇接受卫生保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2.81/10万;前三位死因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可避免死亡占76.93%,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15.38%,不可避免死亡占7.69%。结论2005年孕产妇死亡以产科出血为首,妊娠高血压疾病第二,为此应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提高产科出血抢救技术,加强妊高征的管理,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根据当地实际提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合理建议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勐腊县1996—2007年38例孕产妇死亡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179.03/10万,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165.3/10万。经济收入水平低、文化程度低、住院分娩率低、计划外生育、未接受围产期保健、交通不便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重点加强产科建设和围生期保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2011年至2018年间岳阳市孕产妇死亡死因与相关因素变化趋势,为母婴安全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1年至2018年岳阳市共计发生孕产妇死亡70例,死亡率为14.51/10万,从2011年的24.94/10万下降至2017年的10.78/10万,2018年为0。可避免死亡43例,占61.43%,不可避免死亡27例,占38.57%。70例孕产妇死亡中,直接产科原因34例,占48.75%,间接产科原因36例,占51.43%。直接产科原因中,羊水栓塞14例,占20.00%;产后出血12例,占17.14%;妊娠高血压疾病5例,占7.14%。间接产科原因36例,间接产科原因中妊娠合并心脏病7例,占10.00%,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6例,占8.57%;然后为妊娠合并其它疾病。2011—2018年间岳阳市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与本地区从多层面、多维度加强干预与管理、有效实施母婴安全行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李青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3):140-141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找出孕产妇保健工作的缺陷,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市2000~2008年间死亡的234例孕产妇病例的死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安阳市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59.99/10万下降至2008年的27.57/10万,下降幅度54.04%;但有明显不稳定性。孕产妇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结论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加强各级医院产科建设,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规范高危孕产妇转诊的绿色通道,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找出孕产妇保健工作的缺陷,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市2000~2008年间死亡的234 例孕产妇病例的死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安阳市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 2000年59.99/10万下降至2008年的27.57/10万,下降幅度54.04 %;但有明显不稳定性.孕产妇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结论 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加强各级医院产科建设,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规范高危孕产妇转诊的绿色通道,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2001年~2005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北京市朝阳区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区2001年~2005年五例孕产妇死亡.及对2001年。2005年我区流动人口17例孕产妇死亡,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朝阳区五年内,奉区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14.93/10万。前三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妊娠离血压综合征、脑出血、异位妊娠。朝阳区五年内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51/10万。前三位死亡原阂依次为:产科出血、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结论我区的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塞、异位妊娠、脑出血。需进一步提高产前检查的质量与数量,加强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和危重症抢救,可进一步降低我区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孕产妇死亡个案调查表,结合十二表格评审法,对2003~2010年死亡的52例孕产妇进行死因评审分析。结果:8年间孕产妇死亡率没有呈逐年下降趋势,孕产妇死因构成:死于间接产科原因(内科合并症)占44.23%,死于直接产科原因占46.15%,其中以产科出血高居首位,占26.92%,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死因顺位依次为:内科合并疾病,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及羊水栓塞。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孕产妇死亡与本人文化程度、当地经济收入、地域分布、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等因素有关;孕期保健服务质量有待加强,高危孕妇得不到及时筛查,或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得不到规范的管理及适时转诊;县、乡两级产科人员处理产科急危重症能力偏低。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杨甲贞 《广西医学》2009,31(9):1350-1352
目的分析桂平市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找出孕产期保健不足,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及建议。方法对2000—2007年桂平市孕产妇死亡调查表及妇幼保健工作年度报表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7年桂平市孕产妇活产数188473例,孕产妇死亡58例,死亡率为30.77/10万,年度死亡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全部死亡的91.38%:可避免及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81.00%。结论加强产科队伍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政府加大对贫困人群生育重点救助措施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掌握全市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构成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999—2004年十堰市五县一市三区上报的妇幼卫生统计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经质量控制及死亡评审,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4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80.94/10万、70.96/10万、62.54/10万、41.96/10万、49.61/10万、51.89/10万。孕产妇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结论6年中孕产妇死亡率前4年逐年下降,近两年略有回升,产科出血死因居首位,可避免死亡占66.67%,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20.00%。并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8项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制订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11年防城港市孕产妇死亡调查表及妇幼保健工作年度报表。结果随着住院分娩率逐年提高,孕产妇死亡率也逐年下降,12年来我市活产婴儿数为139 153例,孕产妇死亡54例,死亡率为38.80/10万,其中2000年—2005年死亡率为55.74/10万,2006年—2011年死亡率为24.88/10万。孕产妇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羊水栓塞,占全部死亡的79.63%,可避免死亡占72.22%。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区,进行规范产前保健的只占11.11%。计划外妊娠占40%,小学以下文化占70%。结论提高孕产妇围生期保健意识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榆林市2007-2009年孕产妇的死因、死因构成、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孕产妇死亡的基本特点、孕产妇系统管理及产科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榆林市2007-2009年死亡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构成、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调查发现死因占前三位的依次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仍以直接产科原因为主.孕产妇全部都是农村户口,由于农村文化水平较低,计划外妊娠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结论:应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计划外妊娠的管理,加强围产保健管理,加强高危孕产妇的动态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免费住院分娩的宣传力度,提高个人及家庭的安全分娩意识;提高产科及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急救工作的管理,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宝鸡市孕产妇死亡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市5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宝鸡市5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26.19/10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系统管理,尤其是高危孕妇的筛查、转诊及分级管理,强化产科急救、转诊能力的培训,加强产科与多学科间的协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有效干预措施和对策,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2007-2011年中卫市死亡的24例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卫市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31.72/10万,其主要死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及妊娠合并肝病.结论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提高住院分娩率和产科质量,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分析美姑县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995~2008年全县36个乡镇,292个行政村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14年监测,我县孕产妇死亡总体呈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率从1995年的1318.42/10万下降至2008年的88.52/10万;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产褥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妊娠的筛查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和产科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凌金梅  李宁  陈婕 《广西医学》2006,28(11):1771-1772
目的 了解我县11年间死亡孕产妇的死因、死因构成及其它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分析1995~2005年26例孕产妇死亡个案卡.结果 孕产妇死亡前4位死因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肝脏疾病.结论 孕产妇死亡与住院分娩、孕期保健密切相关,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沙井镇2001~2005年8例死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深圳市沙井镇5a内活产总数18469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43.32/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占53.53/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与与文化程度、计划生育、接生法、怀孕次数、分娩次数和产前检查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是杜绝非法接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控制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辖区内近5年的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1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翠屏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不理想且不稳定,其前三位死亡原因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症。死因与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医疗保健机构、生育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高度重视产科规范化建设,提高助产机构和人员的素质,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加强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对农村及贫困孕产妇提高补助资金,提高住院分娩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造成藏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全州4个县妇幼保健院信息科提供的各项信息进行调查核实,总结分析。结果:1996年1月—2007年1月,12年间全州藏区活产妇44 838列,孕产妇死亡76例,孕产妇死亡率169.49/10万,孕产妇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直接产科死因占84.21%,藏族死亡率239.41/10万;文盲死亡率250.7/10万;死于途中及家中占53.94%;农牧民占81.57%。结论: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藏区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水平,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151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丹  余桂芬 《广西医学》2009,31(8):1142-1144
目的分析百色市2003~2007年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2007年百色市151例死亡孕产妇的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百色市2003—2007年孕产妇死亡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3年的96.26/10万降至2007年44.31/10万,下降幅度53.97%。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57.62%。妊娠合并心脏病10.59%,羊水栓塞7.9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62%。可避免死亡占86.09%,不可避免死亡占13.91%。结论降低百色市孕产妇死亡率仍有很大潜力,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建设,加强产科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孕期保健及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住院分娩率,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叶艺  潘佩光  刘振寰 《广东医学》2004,25(8):969-971
目的 掌握南海区 1983~ 2 0 0 2年孕产妇死亡率、死因顺位变化趋势和死亡相关因素 ,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983~ 2 0 0 2年孕产妇死亡率、前 3位死因的变化和医疗保健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  2 0年南海区常住户口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 ,从 1983年的 31 0 9/ 10万降至 2 0 0 2年的10 92 / 10万。后 10年比前 10年下降了 5 8 6 3%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孕产妇死亡前 3位死因 ,前 10年依次是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妊高征 ,直接产科因素占 79 4 9% ;后 10年依次是心脏病、羊水栓塞、产后出血 ,间接产科因素占 6 0 0 0 %。专家评审结果发现我区孕产妇死亡率还有下降潜力。结论 加强高危妊娠管理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基层妇产科、妇幼保健人员业务素质和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