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镇巴复杂山地地震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镇巴区块二维地震采集资料具有信噪比低、叠加成像能力弱、构造成像精度差的特点。在分析研究影响地震成像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本区地震成像质量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地表以及地下地质结构的双重复杂性是造成镇巴区块地震成像质量变差的根本原因;野外采集资料信噪比低、质量差以及处理中各个环节所用模型、参数或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是造成成像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开展针对复杂山地地震资料专项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及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广角地震技术的应用是改善成像质量较为有效的途经。  相似文献   

2.
对镇巴复杂山地地震采集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镇巴区块的区域构造位置属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大巴山台缘断褶带,为盆山耦合的复杂区带,地形、地貌极其复杂,地表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且山高谷深,地形最大相对高差达千米以上,具有国内外山地地震勘探罕见的复杂地貌条件。其构造类型主要为断层相关褶皱、叠瓦状构造及断层三角带。现有的二维地震资料具有信噪比低、构造成像差的特点。本文针对影响地震资料采集质量的各种因素,就如何提高地震采集质量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思考,得到了一些初浅的认识。认为应当在充分进行地质调查、表层结构调查、干扰波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工区表层地质特点,借助于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技术,开展小道距、高覆盖次数、超多道、大排列分区、分线、分段变观测量和野外观测方法试验研究,以及广角地震采集、处理方法和应用效果研究。同时,开展山地表层吸收衰减特性的野外调查和理论分析,并借助于地震波正演模拟以及地质研究等对地震波传播的波场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规律,积累经验,为进一步的野外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焉耆盆地山前构造带地表地质条件复杂,激发和接收条件非常差,造成干扰波非常发育,原始资料的信噪比非常低,难以见到有效反射,成像精度不高,不能满足构造解释的需要,为此,开展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攻关研究,采用表层结构调查技术、关键参数分析论证技术和观测系统设计等技术,通过改善激发条件、优化激发参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通过检波器组合实现对干扰波的组合压制,提高单炮的信噪比;通过针对性观测系统设计增加覆盖次数,提高剖面信噪比,查清了南部山前逆冲推覆带的分布范围、目的层产状及断裂带展布特征,并落实了构造特征及圈闭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库车地区宽线采集技术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地表和地下构造复杂、地震记录波场杂乱、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通常采用减小道距与炮距、增加接收道数来提高覆盖次数,但由于激发和接收条件难以改善,同时干扰波难以有效地压制和削弱,即使成倍地提高覆盖次数,二维地震采集对剖面品质也无明显改善。通过对该区地震地质条件分析,在查明地震信号信噪比低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在观测系统设计时采用宽线采集技术,在野外施工中采用准确的近地表模型技术、分区埋置改善检波器接收条件技术、激发药量选取技术、控制环境噪音技术等方案。现场采集试验表明:与单线同区老资料对比,首次获得了较好的深层中生界地震反射,新生界的地层反射资料有明显改善,构造面貌更加清楚、构造高点断层分布情况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5.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地震采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李林新 《石油物探》2005,44(5):529-537
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总面积200×101多km3,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区的面积达90×104多km2,但由于该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干扰波发育,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因此,提高资料的信噪比是该区油气勘探的重中之重。为此,针对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的地震地质特点,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地震采集所面临的问题和造成资料信噪比低的原因:①地表条件复杂多变,有平原水网区、碳酸盐岩出露区、砂泥岩出露区等;②地层时代老,地震反射信号弱;③地下构造复杂等。针对地震采集难点,从表层地质结构调查、激发接收因素、干扰波、观测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结合勘探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尹成  赵虎  李华科  董良国 《石油物探》2011,50(3):288-294
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及西部前陆盆地边缘探区,均面临着地表起伏剧烈和地下构造高陡的双复杂地震勘探问题。为了准确勘查地下构造形态,野外地震采集中应尽可能降低起伏地表的复杂性及优选最佳的激发参数,从而获得高信噪比的地震单炮记录。在保证沟谷平坦区有利激发的前提下,通过最优化反演进行弯曲接收排列的设计,使得最终得到的二维地震剖面具有直线反射面元的特征,通过加入局部宽线的采集措施,使弯线地震采集的每个中心面元的覆盖次数和炮检距能够均匀分布。进行了四川盆地东北部镇巴地区复杂山地不规则观测系统的设计和属性分析,证明了基于CMP直线分布的不规则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官1地区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胜利油田官1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该区的地下地质情况复杂,使得老资料分辨率低,不能满足精细解释的需要.为此,根据该区的地质任务和勘探技术难点,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研究.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技术:①用小面元来提高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②用高覆盖次数及目标设计方法来提高目标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③用优化观测系统来提高干扰波的压制效果;④用延迟叠加震源来提高有效波的下传能量;⑤用多种方法联合调查表层地质结构,并量化分析不同激发井深和药量的频谱、能量和信噪比,以此来确定不同激发点的最佳激发井深和药量.高分辨率采集技术在官1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新采集的资料较之老资料在分辨率和信噪比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利用新资料解释的构造图上构造形态和断层系统更加精确清楚,根据新资料部署的王古1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  相似文献   

8.
川东北地区山地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精细查明川东北地区地下裂缝发育带和高陡复杂构造,针对该区碳酸盐岩出露、沟河发育、砾石区分布广等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开展了采集方法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山地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采集的技术和方法,即①采用大排列片、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以获得更多方位的裂缝地震属性信息;②科学选择激发井深和药量,做好野外激发的阻抗耦合和几何耦合工作,特殊地段采用水中激发和组合井激发方式,以确保整个工区的激发能量和频率的一致性及资料的完整性;③通过研究地层吸收和衰减规律,合理选择检波器的埋置方式和组合参数,以提高记录的分辨率和信噪比;④利用高精度数字卫星地图进行地面物理点设计,以保证实测点位的精度和观测系统属性的一致性。采用以上技术在川东北地区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主要目的层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较高,视主频达到了60-80Hz,层间信息丰富,能量强,构造特征、波组关系以及膏岩层和地层陡翼特征清楚。  相似文献   

9.
王德志  贾烈明 《石油物探》2006,45(4):423-426
位于中国东北境内的三江盆地,环境与气候十分恶劣,勘探程度低,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为整体了解盆地结构,进一步评价盆地含油气情况,在分析三江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和以往资料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多类型的表层结构、强屏蔽界面、低信噪比资料、复杂构造成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理论论证和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发现:①首先须做好低、降速带的调查及激发井深、岩性、药量的试验,以保证药柱在高速层顶面以下激发;②该区进行地震采集时,炮检距不宜过大;③须使地震波有足够的高频成分,以获取散射波。通过研究,解决了地震勘探采集中的难点,提高了地震资料单炮记录的品质,获得了浅、中、深地层成像清晰的地震剖面,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伊犁盆地北部山前构造带地表地质条件复杂,激发和接收条件差,造成干扰波发育,原始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难以见到有效反射,偏移成像难度大,导致了地层分布不清,构造难以准确落实,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程。为此,开展了地震勘探宽线组合采集技术攻关,主要包括组合检波器参数设计、组合基距的设计、覆盖次数设计、宽线组合观测系统设计等,形成了一套适合伊犁盆地北部山前构造带地震采集技术,提高了北部山前构造带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准确落实了地层构造,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轮古38井三维VSP数据采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集参数和观测系统设计是资料采集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对轮古38井三维VSP数据采集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以轮古38井区已有资料为基础,结合三维VSP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建立了地质模型;然后利用射线追踪、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等方法对观测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证,确定了最大偏移距、检波器的沉降深度、接收点距、震源位置和炮点间距等采集参数,探讨了这些参数对地下成像范围和覆盖次数的影响;最后利用成像范围、面元大小、覆盖次数、入射角等参数对设计的观测系统作了进一步论证评价,确定了最佳的三维VSP采集施工方案。轮古38井的应用实例表明,利用所设计的三维VSP观测系统获得的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都要优于三维地面地震资料,成像更清晰。  相似文献   

12.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震采集质量监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复杂地质条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指地表地震条件复杂;其二指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震勘探野外采集质量监控关键在于科学准确地把握三大主要施工环节:震源激发,地震波的接收以及合理,科学的地震观测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13.
广西桂中坳陷地表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地表条件及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大部分为灰岩出露,岩溶、裂缝发育,导致激发及接收条件差、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地震波场复杂,构造成像困难。针对该区地表及地下复杂地质情况,采取4种技术措施:①面向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②干扰波特性分析及压制方法;③加强炮检点的野外选点,加大试验力度,选取适合的激发和接收参数;④多种针对性的静校正处理方法。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大大提高了资料信噪比,改善了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地震照明分析是认识和研究地震数据采集时能量在地下地质结构中分布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先验目标地质模型进行有效的地震照明度分析,可清楚地识别地震波的能量分布特征,用以指导观测系统设计及提高成像质量。地震照明分析方法很多,文中采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正演法,对东濮凹陷进行了模拟,获得了采集系统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爱国 《石油物探》2012,51(3):271-279,210,211
为了提高沙漠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品质,从优化野外资料采集的激发方式出发,开展了小药量单井多次激发组合叠加方法试验。根据地质任务要求、工区表层结构条件和激发信号的优势频带宽度,通过多种激发因素的野外试验综合确定小药量单井激发的合理药量;针对克服小药量单炮能量不足,同时又利于压制干扰波的要求,对野外主炮点上小药量单井组合参数与井位布设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在后续的室内组合叠加处理时优选最佳炮数的小药量资料;通过小药量单井资料的组合叠加处理与分析,获得不同地表条件下一个主炮点上小药量单井多次激发应布设的最佳井数(激发次数)。方法试验和试生产的应用效果表明,小药量单井多次激发组合叠加技术较好地提高了沙漠区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型正演的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西龙门山前缘构造非常复杂,逆掩推覆构造带构造形变强烈,构造幅度大,地层倾角陡,断块发育,波场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大,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成像效果较差。文章将地震资料模型正演技术应用到叠前深度偏移,探讨了一种有助于川西龙门山前缘逆掩推覆构造地震资料精确成像技术。先利用已有地震资料解释成果,根据地质任务建立二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射线追踪、模拟出单炮地震记录和自激自收剖面,从而对观测系统的最大炮检距、道间距等参数进行论证的一些实用方法,这些方法对地震资料采集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然后根据这些结果,再比较准确地进行叠前深度偏移的初始速度模型建立,从而达到了复杂地表下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盒子波调查技术在塔中沙漠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的信噪比低,干扰波是影响深层信噪比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塔里木盆地的地表地下地质情况十分复杂,不同的表层结构、不同的沙丘形态、不同的激发条件所产生的噪声类型、噪声水平也不同。降低干扰、突出深 层有效弱信号,是深层地震勘探的关键。在分析该区干扰波特征、定量估算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基础上,对地震勘探中的采集参数进行了论证,寻找出提高信噪比的地震勘探方法,对于加快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复杂的地表地质条件和地下地质条件,使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存在着严重的静校正和低信噪比问题。通过重点研究山地静校正、干扰波去噪技术,提出了利用静校正、偏移成像、去噪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复杂构造地区地震剖面的品质,合理反映复杂地区的地下地质特征,该方法在冷湖七号、狮子沟等地区的应用,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复杂山地采集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达木盆地复杂山地由于受复杂地表条件和地下构造的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地震勘探难度较大,是多年来勘探的地震空白区或资料空白区,直接影响了该区勘探潜力评价及有利勘探目标的选择。随着盆地地震勘探的不断深入,在总结、分析以往资料和勘探经验的基础上,在该区进行了山地地震攻关,通过针对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精细的表层结构调查、科学的采集参数试验、选岩选层的井深逐点设计及其他相应的采集技术措施,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复杂山地勘探技术,在野外采集资料品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复杂山地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