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多普勒频偏造成移动信道的快衰落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干扰(ICI)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快衰落环境的OFDM系统子载波间干扰抑制算法.采用接收符号移位抵消方式消除符号子载波对远处其他子载波的干扰,再运用频域邻道干扰滤波方式消除其对相邻子载波的干扰,而快衰落的时变信道特性采用梳状导频方式跟踪估计.利用移位抵消后特殊的子载波间干扰分布特性,简化了信道传输矩阵以及邻道干扰抵消算法.通过合理设计训练符号,提高了在ICI环境下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获得带宽效率和复杂度的均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改善ICI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信道估计内插误差角度分析了突发脉冲噪声干扰对无线OFDM接收机性能的影响,针对由脉冲噪声所导致的时间方向信道内插估计错误扩散,提出了旨在提高无线OFDM通信系统抵抗脉冲噪声能力的信道估计安全策略,包括:脉冲噪声突发位置检测、防止受损导频内插错误扩散算法、受干扰子载波数据可信度判决。仿真结果表明,在低复杂度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无线OFDM接收机在脉冲噪声环境中的信道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中由于信道存在时频域选择性衰落(双选衰落)导致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通信系统受到子载波间干扰而使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采用基扩展信道模型,在消除子载波间干扰(inter carrier interference, ICI)影响的同时节约信道估计算法的空间复杂度。针对基扩展模型(basis expansion model, BEM)下的非线性信道状态空间模型,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方法进一步跟踪信道响应提升信道估计精度。仿真分析表明,本研究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信道估计的精度,相对于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中由于信道存在时频域选择性衰落(双选衰落)导致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通信系统受到子载波间干扰而使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采用基扩展信道模型,在消除子载波间干扰(inter carrier interference, ICI)影响的同时节约信道估计算法的空间复杂度。针对基扩展模型(basis expansion model, BEM)下的非线性信道状态空间模型,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方法进一步跟踪信道响应提升信道估计精度。仿真分析表明,本研究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信道估计的精度,相对于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现有窄带短波通信系统存在的速率低、误码率高等问题,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空间分集接收技术,提出了一种可用性高的窄带短波高速数字系统.该系统在发射端采用多进制正交振幅调制和信道编码交织,在接收端采用信道估计和分集接收技术,从而有效降低了系统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当短波系统传输速率为9.6 kb/s时,在采用多天线分集接收技术之后,与国外同类典型研究结果相比,多天线分集技术有3~6d B的增益,这说明多天线分集技术提升了短波系统的性能,使得系统达到了可用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窄带短波单音串行数据通信的误码率性能,提出了时变信道系数数据引导均衡算法(VCC-DDEA).采用自适应跟踪算法估计每个码符号采样时刻的信道系数,消除由训练序列在相应时刻引入的码间干扰,并基于误差平方和最小(LSSE)准则估计用户数据.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DDEA,VCC-DDEA突破了1帧数据范围内信道系数恒定的要求,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OFDM系统的盲信道估计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接收信号重构的子空间算法.该算法利用OFDM循环前缀(CP)重构接收信号,将传输方程中的信道矩阵变换为块Toeplitz高矩阵,然后利用重构接收信号噪声子空间与信号子空间的正交性,获取信道估计特征方程.为消除虚拟子载波对算法的影响,引入等效发射信号的SVD分解.通过将重构前的信号进行虚拟子载波归零处理进一步提升了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已有算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8.
大气激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型无线接入方式备受关注,但是大气中存在的湍流效应会使系统信道不稳定,对传输性能产生影响。为了充分发挥大气激光通信的优势,提高传输速率,改善系统性能,将OFDM技术与大气激光通信相结合并建立OFDM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在弱湍流环境下不同子载波调制方式、不同子载波数以及不同循环前缀长度等因素对OFDM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为OFDM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合理的参数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9.
短波通信中的宽带信道建模方法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短波宽带信道的建模是研究短波宽带通信系统的关键和难点等问题。介绍了Volger决定性模型、子带并行-宽带窄带化模型、Watterson的两种改进模型和伪决定性模型4种典型的短波宽带信道模型,并进行比较和性能分析。经分析表明,作为决定性模型,Volger模型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短波宽带信道的特性,但有不完善之处,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改进该模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信道时变造成的载波间干扰(ICI)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时域干扰自消除(TDISC)的ICI抑制方案和基于导频辅助估计的次优合并TDISC算法。仿真与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对抗信道中的时变衰落,提高OFDM在高速移动环境中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倒谱的OFDM 信号盲检测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OFDM信号谱线的隐含周期性,具有较强的抑制加性干扰和乘性干扰的能力,能够在较低的信噪比条件下快速准确地检测OFDM信号,可以精确估计出OFDM信号的子载波频率间隔、符号周期、信号带宽、子载波数目,具有运算量小、精度高、适于硬件实现等特点。仿真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两跳OFDM-AF接力系统中的子载波配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基于放大前传的两跳正交频分复用接力系统.针对因信号在两跳过程中被置于相同子载波传输而限制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子载波配对技术,并采用匈牙利算法提出了最优配对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子带的子载波配对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子载波配对技术能为系统带来约5dB的增益;基于子带的子载波配对的增益略低,但能大大降低信令开销.  相似文献   

13.
OFDM技术作为有吸引力的调制技术被广泛应用,考虑到可以通过信道估计获得每个子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如此可以将其利用于信道解码,因而OFDM系统的Viterbi译码算法与其他的单载波调制技术中的Viterbi译码算法有很大的不同,其被称为CSIViterbi译码器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小电子战武器平台的体积和电磁干扰,更大程度地实现雷达与通信系统的一体化,根据信号能量共享的一体化原则,提出了基于OFDM调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共享信号形式.与Baker码编码的OFDM雷达信号宽带模糊函数进行仿真对比,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采用增加子载波个数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参数条件下,一体化OFDM共享信号比Barker码编码的OFDM雷达信号的自相关性要弱,距离分辨力要低.增加子载波个数后,一体化OFDM信号的自相关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基本达到雷达信号探测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降低OFDM信号峰均比的边带信息检测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于每个子载波只受到QPSK符号调制的正交频率复用系统,提出了两种边带信息检测方案,此边带信息是部分传输序列次优算法降低正交频率复用信号峰均比所引入的.这两种方案利用了QPSK符号的特点,在发射端通过QPSK符号相位旋转把边带信息嵌入信号中,然后在接收端通过求模、减法以及比较运算把边带信息检测出来.这两种方案计算复杂度很低,具有较高检测可靠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放大转发模式下双向中继系统总容量,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信道增益排序子载波配对算法(SP-SCC)和一种联合该子载波配对与功率分配的资源优化策略. 该策略首先是在等功率的条件下进行SP-SCC方法的子载波配对; 然后在系统总功率的限制下,利用对偶分解获得各子载波间的功率分配; 最后将各子载波上的功率分配到各节点上,即获得了各节点上最优功率分配.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资源分配策略可以提高系统总容量.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无线传输技术发展的需要,提出一种可应用于蜂窝系统的无线中继协作传输机制. 该机制基于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重排和在中继站正交化变换的思想,分别通过直传信道和中继站进行信号传输,以获取路径分集和协作分集的增益;在接收端利用信号的相关性和正交性进行合并. 此外为接收端提出了针对不同场景的接收机制,能同时应用于上行和下行链路的传输. 仿真结果表明,本协作中继传输机制较大幅度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吞吐量,性能优于传统的通信网络,并且实现较为简单灵活.  相似文献   

18.
针对OFDM系统的载波间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关闭子载波联合时域加窗的解决方法,并通过仿真比较了关闭子载波、时域加窗和关闭子载波联合时域加窗3种不同方法的功率谱密度、星座图和误码曲线。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关闭对应频段的子载波并选择合适的窗函数及滚降因子,可以降低传输信号的带外能量辐射,加快功率谱密度旁瓣衰减,减小载波间的相互干扰,有效降低OFDM对频率偏移的敏感性,提高系统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9.
OFDM系统中高性能帧同步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一种新的帧同步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种具有中心对称结构的训练序列。借助于该训练序列,新算法在信噪比为10 dB且误报概率为10-3的环境下具有10-3的训练序列漏检概率。在实现时间同步的同时,载波频偏也可以被纠正到0.5倍的子载波间隔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多小区多用户OFDM系统中的最佳比特分配算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研究单小区多用户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最佳或次最佳的子载波比特功率分配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满足所有用户QoS(服务质量)要求下多小区多用户OFDM-TDMA(正交频分复用-时分多址)系统的,以最大化系统吞吐量为目的的最佳功率比特分配算法.通过仿真验证,此算法在确保QoS条件下,能够最大化系统吞吐量并减轻同频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