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心而论,这几年国内DVD厂家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包括4C、6C、杜比在内的各路专利霸主,一起堵在门口收钱,每台DVD的专利费加起来达15美元以上,而国内的DVD的平均价格还不到40美元,日渐摊薄的利润使得很多国内DVD企业面临转型和倒闭危机。  相似文献   

2.
继汤姆逊公司收取约1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后,每台中国DVD整机需要缴纳的专利费已经达到26.2美元(合225元人民币,国内DVD机的市场售价不过5、6百元)。而实际上,“除了6C、3C、IC、杜比和DTS外,现在仍不断有国外小厂家和组织声言拥有专利技术,向我们索要专利费。”持续了一年之久的DVD整机专利费的收取终于让多数中国DVD企业不堪重  相似文献   

3.
业界关注     
DVD专利费之争告终国产DVD每台加2.5美元旷日持久的DVD专利费之争终于告一段落。昨天,美国MPEG专业技术管理公司和中国方面签署了一项“MPEG2专利联合许可”谅解备忘录。备忘录规定,签署协议的中国电子音响协会成员公司2005年7月1日之后生产的DVD,每台向美国MPEG缴纳2.5美元的知识产权费。对于国内DVD主要生产企业,目前这一方案已被视为“可以接受的方式”。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缺位,形形色色的专利费用已经成为DVD生产企业的沉重负担。中国DVD机累计缴纳的各种知识产权费用已经达到每台十几美元,在巨额专利费的压榨下,国内企业…  相似文献   

4.
美国MPEG专利技术管理公司(MPEGLA)与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自1999年起进行长达6年关于DVD专利费的谈判,2006年4月底双方签署一项谅解备忘录,中国每销售一台DVD要向MPEGLA交纳2.5美元DVD专利费。之前,中国已与BC、汤姆逊、杜比等4家公司签署关于交纳DVD专利费的备忘录,加上MPEGL  相似文献   

5.
日前.6C联盟自成立以来第一次下调专利费,对我国现行生产DVD的企业来说,6C联盟的降价行为无疑是利好消息,不但可以直接减少我国DVD的专利许可成本,还可以促进其他各方的专利费随机下调。但笔者认为其扔无法改变我国DVD的颓势,最终解决之策还得用我国自行研发的EVD取代DVD才行。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子产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能制造有高科技含量的集成电路芯片,这是不争的事实,AV产业,尤其是高端产品,情况更是严重.例如中国DVD产业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便深受专利权之苦.先是3C联盟(飞利浦、索尼、先锋)对中国出口欧洲的DVD收取专利费,继而6 C联盟(由东芝、三菱、日立、松下、J V C、时代华纳6大技术开发商组成)对中国家电和IT企业征收专利费.利益进一步刺激欲望,IBM公司也加入DVD 6C联盟,9C联盟也跟着成立,并推出蓝光计划,以取代DVD标准.  相似文献   

7.
旷日持久的DVD专利费之争终于告一段落。昨天,美国MPEG专业技术管理公司和中国方面签署了一项“MPEG-2专利联合许可”谅解备忘录。备忘录规定,签署协议的中国电子音响协会成员公司2005年7月1日之后生产的DVD,每台向美国MPEG缴纳2.5美元的知识产权费。对于国内DVD主要生产企业,目前这一方案已被视为“可以接受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1999年,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这6大开发商组成6C联盟,第一次向中国DVD企业追讨专利费,这一事件促使中国走上独立研发视听核心技术的道路。2000年3月,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高技术处牵头,组织国内著名DVD企业和电子科研所等机构,共同投资组建了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EVD技术的研发。2002年1月,EVD技术成果鉴定经信息产业部审核通过。  相似文献   

9.
相信大多数国内企业仍清晰地记得当年DVD专利费纠纷的痛.如今央视数字电视所使用的MPEG-2标准.也将面临被收取高额专利费的隐患。技术依赖成为中国企业难以摆脱的局面.已经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凤芯2号的出现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春风.就在国人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DVD等音视频行业饱受专利费之困,而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的研发成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摆脱国外企业专利费困扰的机会。AVS视频标准已于2006年1月6日通过信息产业部审批,正式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即将成为国家标准发布。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中国企业遭到海外一连串的知识产权“围歼”后,业界就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买标准”。但让人气馁的是,标准制定者这一头衔一直都与中国企业无缘,从来都是国内公司向国外企业交纳标准费。有数字显示,中国为知识产权支付的“学费”累计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仅 DVD 专利使用费一项中国企业就支付了30亿元人民币。中国每生产一台 DVD 就要向6C 联盟支付4.5美元专利许可费,这一残酷现实直接导致了250多家国内 DVD 厂商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线电视》2009,(2):156-156
新年伊始,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光谷喜讯连连,该省将借新一代红光高清NVD视盘机和光盘产品销售火爆之机,组建中国红光高清产业基地。 据介绍,中国是世界光盘生产和消费大国,当前全球市场80%以上的DVD视盘机及上亿张光盘均产自中国,年消费额达500多亿元人民币。然而DVD核心技术和专利全部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中国每生产一台DVD影碟机须缴纳13.1美元的专利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光盘产业从1985年起步,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经具备了6亿张光盘和1500万台影碟机的生产能力。但是,在激光视盘领域中,无论VCD、超级VCD还是DVD,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商手中,索尼、飞利浦、微软等外国公司垄断了DVD的技术专利。2001年全球的DVD产量是2600万台,在这之中,中国的产量就占1000多万台,中国是世界上DVD设备最大的生产国。据最新数据,我国每生产一台DVD需向外国企业缴纳各种专利费至少13.8美元。为了打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增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和竞争能力,199…  相似文献   

14.
雪上加霜的DVD产业近日传来消息:几年前曾遭受专利费重创、几乎处于“沦陷”境地的中国DVD产业再次遭遇专利打击。4月中,东芝公司诉17家企业侵犯专利权,被诉企业面临被永久排除出欧美市场的危险。据悉,这17家企业中中国企业占了14家。  相似文献   

15.
《数码》2003,(6):8-8
据报道,日本贸易振兴会北京中心知识产权室室长臼高贤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日本企业对于中国数码相机的专利问题已趋于白热化。这是继DVD专利费风波后,中国企业再一次面临来自知识产权对产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前一阶段DVD专利费的纠纷以及国际两大阵营互推自己的新DVD标准,都给我国IT企业带来了极大冲击,本文通过对事件的回顾和反思,初步探讨了我国IT企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一则有关中国DVD厂家因拒交专利费而使内地DVD在欧美市场遭飞利浦全面封杀的消息,被一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据有关媒体报道,台湾地区DVD厂家透露,飞利浦公司的封杀行动给内地DVD播放机企业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使许多DVD企业纷纷倒闭,内地DVD厂家的数量已经由最高时的400-500家减少至目前的不足100家。  相似文献   

18.
编余废墨     
《视听技术》2007,(6):11-11
专利费,又是专利费,再次成为中国DVD和彩电出口的梦魇。本期我们刊发的一篇综述性文章,较为具体地报道了我国近期DVD与彩电所面临的出口壁垒。  相似文献   

19.
AVS标准与H.264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前言 最近几年,随着音视频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数字音视频产品的生成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标准,相关企业长期受制于国外持有标准化专利与技术的企业组织。从前年的DVD专利收费,到去年日本厂商透露数码相机专利收费意向,再到欧洲向韩国征收GSM系统专利费等案例,都提醒我们关注国内数字音视频产业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0.
各种红光高清的初衷,都是为了少付或免付专利费,不料7年后的走势却完全偏离了当初的路线.网络碟机的功能强大,但由于要向下兼容DVD,结果总的专利费比DVD时代还要多.整机零售价超过二千元,为什么仍有这么多人在追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