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1~2005年韶关市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韶关市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分析,为了准确、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近几年来我市孕产妇死亡的基本情况、主要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我市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对韶关市2001~2005年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连续的动态监测,进行逐例调查、分析、查找死亡原因.结果 2001~2005年,我市孕产妇死亡41例,孕产妇死亡率为28.25/10万,以2004年及2005年最高,分别达39.01/10万和45.81/10万,前三位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杜绝无证接生、加强助产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产科质量、坚持三级转诊制度和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东省化州市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化州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孕产妇年报表资料,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及报告卡,孕产妇评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10年活产数11796例孕产妇死亡人数16例,死亡率135.64/10万。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产褥感染。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干预措施应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注重产后血死因等情况的识别与救治,建立建全孕产妇绿色通道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贺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变化趋势,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贺州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医疗保健情况分析.结果 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54.14/10万,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羊水栓塞、妊高征.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18.40/10万,死因顺位为内科合并症、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结论 贺州市"十一五"实施的一系列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医改全面开展的"十二五"时期,提高各级产科人员业务水平,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特别是对妊娠内科合并症规范诊疗,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001~2003年广东省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及死因,探索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2001~2003年在全省范围内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对监测地区内有正式户1:3的且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原因造成死亡的孕产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进行死因分析。结果:2001~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24.22/10万、21.64/10万、22.20/10万.死亡的孕产妇中计划外妊娠明显高于计划内妊娠。孕产妇死亡前3位死因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塞。结论:加强山区和农村的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对计划外妊娠的管理,提倡住院分娩,提高基层妇产科、妇幼保健人员业务素质和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茂名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死因构成比及影响因素,探讨降低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茂名市2001~2009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1—2009年活产数733698例,孕产妇死亡183例,死亡率为24.94/10万。农村高于城市,农民占89.07%;死亡的前4位原因分别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中占首位的是家庭个人知识技能。结论针对孕产妇死亡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杨亚红 《安徽医药》2012,16(1):69-71
目的分析阜阳市2008~2010年孕产妇死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孕产妇保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阜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孕产妇死亡资料,对孕产妇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阜阳市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31.6/10万,2009年为26.7/10万,2010年为27.9/10万,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直接产科原因,前三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肺栓塞,只有59.5%的人接受过产前检查,分娩地点在乡镇卫生院的比例高,占38.1%,死亡地点在县区级以上医院比例高,占50%。结论 2008~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波动下降,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孕产期保健服务及管理、强化乡镇级卫生院产科质量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准确掌握武定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死亡地点的变化,给决策部门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采取切实可行的综合干预措施,进一步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将2001~2009年武定县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妇幼保健工作报表及武定县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001~2009年孕产妇死亡12例,死亡率为49.50/10万。结论:通过分析本县9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死亡地点,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管理质量及各级医疗机构产科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对危急重症孕产妇给予积极及时有效的救治,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苗凤云 《淮海医药》2013,31(3):270-271
目的分析蚌埠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三县四区妇幼保健所上报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对2005~2011年全市48例死亡孕产妇进行了评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全市7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2.15/10万,其中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32.41/10万,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0.18/10万。48例孕产妇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内科合并症、胎盘因素。其中可以避免死亡占64.58%,不可以避免死亡占25%,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占10.42%。结论做好孕产期系统保健护理,为降低蚌埠市孕产妇死亡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为提高蚌埠市产科质量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及妇幼保健工作水平.方法 笔者分析了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孕产妇系统管理出现的情况,且对2005~2010年未来12个乡镇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结果 六年孕产妇死亡率63.23/10万,产科出血一直占孕产妇死因顺位第一位.结论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明确各级职责,提高管理质量;加强县乡级产科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产科人员适宜技术及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甘娟  蹇涵  金璇  钟婷婷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62-164
目的对广州市白云区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2003~2012年孕产妇死亡的所有个案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10年来广州市白云区活产数逐年递增,孕产妇死亡率从2003年的33.33/10万降至2012年的11.71/10万;孕产妇前四位死因顺位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异位妊娠和妊娠合并肝脏疾病;由产科直接原因导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2003~2012年广州市白云区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来保障母婴安全,使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为了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加强多部门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健康宣教,加大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的培训力度,提高对危急重症孕产妇的识别、转运和团队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0年来晋宁县孕产妇死亡率未能有效控制且逐渐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4年以来17例已经进行过死因分析的孕产妇死亡病例,按年进行统计,病因分析结果与1986年~1994年平均死亡率比较。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57.23/10万,较对照组的平均死亡率70.25/10万有所下降,但无差异性。观察组中后5年较前5年升高22.57/10万,两者有差异性。结论加大妇幼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加强村级卫生保健网底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与计划生育部门配合,降低多胎次妊娠及多次流产率,杜绝计划外生育;加强重症高危孕产妇管理及追踪;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对危急重症抢救能力;尽快解决血源问题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对策及措施。方法对我市2001~2010年死亡的19例孕产妇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居孕产妇死亡原因前三位的依次是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各种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动人口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人群。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和妇幼人员技术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阜蒙县2001—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的分析,寻找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阜蒙县10年来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阜蒙县2001—2010年共监测活产数60504例,死亡孕产妇10例,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较不稳定。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脑部疾病、产褥感染、心脏疾病。结论政府加大对妇幼卫生保健的经费投入,保障对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费用;加强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和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市县助产机构的急救能力,是降低我县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阜蒙县2001-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的分析,寻找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阜蒙县10年来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阜蒙县2001-2010年共监测活产数60504例,死亡孕产妇10例,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较不稳定。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脑部疾病、产褥感染、心脏疾病。结论政府加大对妇幼卫生保健的经费投入,保障对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费用;加强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和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市县助产机构的急救能力,是降低我县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六枝特区孕产妇死亡因数,确保如期实现"两纲"指标,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六枝特区1996至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进行调查汇总、分析.结果 1996至2010年孕产妇死亡123例(活产数共108940人),病死率为112.91/10万.结论 2005年我区开始启动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实施补助项目,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同时加强孕产妇管理,强化产科人员培训,提高产科质量,使孕产妇病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花溪区农村妇幼保健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桂珍 《贵州医药》2006,30(9):850-850
2001~2010年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两纲>)对新时期我国妇女儿童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强、更新的要求.实现<两纲>中的12项妇幼工作指标,特别是孕产妇死亡率农村降到80/10万、城镇降到40/10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6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00年基础上分别降低1/5.在新形势下,农村妇幼保健机构如不抓住机遇,迎接市场的挑战,尽快摆脱困境,农村妇幼保健机构将面临生存危机[1].本文旨在探讨花溪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125例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寻求影响孕产妇死亡因素,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2001~2006年度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全市活产数438412人,孕产妇死亡125例,孕产妇死亡率28.51/10万,其中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21.85/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71.73/10万。孕产妇死亡前三位原因依次是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其它疾病。结论:将孕期保健管理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孕期保健覆盖率和保健质量,提高产科人员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东莞市1996~2002年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东莞市外来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 ,提出降低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 1996~ 2 0 0 2年东莞市全部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 ,根据是否为东莞户口进行分组 ,分别统计死亡率、死亡原因、分娩地点、是否接受系统孕期保健和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 ,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 从 1997年开始东莞市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显著高于东莞市户口的孕产妇。影响孕产妇死亡率前三位的原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外地户口孕产妇死亡组住院分娩率 (51 2 % )显著低于东莞市户口组(9 2 % )。外地户口孕产妇死亡病例中仅有 6 61%进行了系统孕期保健 ,3 0 58%是可以避免的死亡。结论 加强外来人口的孕产妇保健管理 ,提高住院分娩率 ,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邱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272-273
目的分析柳州市孕产妇与流动人口孕产妇的死亡资料,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柳州市2001~2009年孕产妇死亡病例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期间柳州市区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18.40/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为65.32/10万。柳州市区孕产妇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33.33%)、妊娠合并心脏病(25%)、妊娠合并其他内科疾病(16.66%)、羊水栓塞(8.33%);流动人口孕产妇死因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脏病(28%)、产科出血(24%)、羊水栓塞/妊高征(16%)、妊娠合并肝病(12%)、异位妊娠(8%)。柳州市区户籍孕产妇可避免死亡占58.3%,不可避免死亡占41.7%;流动人口孕产妇可避免死亡占78.89%,不可避免死亡占21.21%。结论柳州市区户籍孕产妇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城市水平,但尚不平稳;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亟待加强。取缔非法接生、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及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机构处理妊娠合并症及异位妊娠的急救抢救能力,是今后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梁琼 《哈尔滨医药》2010,30(1):23-23
目的通过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探索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思茅区11年间21例孕产妇死亡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1例死亡孕产妇平均年龄29.14岁,死亡率108.78/10万。以直接产科原因死亡占71.43%为主,其中产科出血占47.62%,居我区孕产妇死亡之首。结论加强三级保健人员技术培训和产科质量建设,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是贫困边远山区孕晚期的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