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折顶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396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8例,治疗组采用折顶法进行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牵抖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99.50%,对照组为82.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复位时间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体会.方法对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用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固定期间行功能练习,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均1次复位成功,96%腕关节活动正常,无畸形,无疼痛.结论牵引折顶手法是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可行的、较好的整复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收治的6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联用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组)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优良率达96.66%,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显著(P〈0.01)。结论: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是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舒筋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自拟活血舒筋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伸直型骨折57例,治疗4周后拆除石膏夹板固定,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4月,疗效评价优12例,良37例,可6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86.0%。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联合自拟活血舒筋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伸直型骨折利于骨折愈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李守国 《北京中医》2003,22(6):44-45
目的 介绍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体会。方法 对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用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固定期间行功能练习,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均1次复位成功,96%腕关节活动正常,无畸形,无疼痛。结论 牵引折顶手法是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可行的、较好的整复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定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加中医药疗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54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加中医药疗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骨折均为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2~70d,中位数为56d。愈合后关节功能评定,优38例,良10例,可3例,差3例。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加中医药疗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不同外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5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手法复位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杉树皮夹板、石膏托固定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疗效明显优于石膏托,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手法复位后采用杉树皮夹板固定能使患肢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牵引折顶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效果。方法:100例用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固定期间行功能练习。结果:100例均1次复位成功,98例腕关节活动正常、无畸形、无疼痛。结论:牵引折顶手法是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较好的整复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旋转石膏夹板固定与传统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桡骨远端C3型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旋转石膏夹板固定组患者经手法复位后,采用旋转石膏夹板固定治疗;传统小夹板固定组患者经手法复位后,采用传统小夹板固定治疗。结果: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旋转石膏夹板固定组1例出现腕管综合征,经调整石膏夹板及脱水等非手术治疗后症状逐步消除。旋转石膏夹板固定组1例、传统小夹板固定组3例并发皮肤压迫性溃疡,经换药创面愈合。结论:旋转石膏夹板固定较传统小夹板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C3型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上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均采用手法持续牵引复位,伸直尺偏位前后采用石膏夹板回定.骨折愈合后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以及测量桡膏长度、桡骨倾斜角、掌倾角、桡尺骨指数和关节间隙宽以及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90例患者一次复位成功79例,11例行二次复位.术后的消肿时间3~7d,骨折4~6周均愈合;复位后各观察指标均明显纠正.结论 持续牵引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有选择性的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型骨折单纯行牵引手法整复,骨折断端复位困难,且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容易移位,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2006年10月至2009年4月,笔者应用折顶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型骨折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闭合性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86例病人采用手法整复、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186例患者均得到2~6月的随访,全都获得骨性愈合,参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56例,良23例,优良率96%。结论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用腕关节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石膏固定可以保持良好的骨折整复位置,有利远期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吴氏正骨手法结合双石膏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两组均采用吴氏正骨手法复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石膏固定方式,将腕关节固定为掌屈尺偏位6周;两治疗组用双石膏将腕关节固定为腕屈尺偏位,两周后更换石膏,将腕关节固定在中立位,6周后拆除石膏。并于3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Dienst评分。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63. 33%,治疗组优良率为86. 67%,经检验,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吴氏正骨手法结合双石膏外固定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竹塑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竹塑夹板固定45例和石膏固定37例,观察比较2种疗法的疗效。结果:患者经2~10个月,平均6.3个月随访,按照Cartland-Werlley的腕关节评分标准,竹塑夹板组优良率为93.3%,石膏固定组为86.5%,竹塑夹板组疗效等同于或略优于石膏固定组,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竹塑夹板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外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在治疗上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口服复原活血汤加减。比较两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G-W功能状况、关节活动度、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状况、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原活血汤加减联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可加速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肿胀及疼痛消退时间、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超腕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伸直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92例老年伸直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手法整复超腕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复位当天、复位后4周的桡骨相对高度及关节面塌陷程度,并比较2组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复位后4周与复位当天的桡骨相对高度和关节面塌陷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均0.05),对照组复位后4周的桡骨相对高度低于复位当天和研究组(P均0.05),关节面塌陷程度大于复位当天和研究组(P均0.05);研究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7.83%,优于对照组的86.96%(P0.05)。结论手法整复超腕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伸直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更好地预防桡骨高度丢失及关节面塌陷,促进骨折愈合,并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霍志毅  温建强 《新中医》2017,49(2):81-8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患者(伸直型骨折55例、屈曲型骨折11例、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面骨折18例),均在持续牵引下行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手法复位后3月后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43例,良28例,可11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邱继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3,(11):1850-1851
目的观察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中立位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手法复位后观察组中立位固定,对照组掌屈尺偏位固定,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立位固定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稳定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了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本组全部病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结果:本组186例中152例获得随访,均骨性愈合,优92例,良50例,可6例,差4例.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