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及米非司酮在妊娠中晚期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0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需终止妊娠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同时应用利凡诺尔和米非司酮引产治疗。结果 28例孕妇成功经阴道分娩,2例出血多行剖宫取胎。无一例切除子宫。于栓塞术后至死胎及附属物娩出时间平均(30.2±6.3)h。介入术后至产后24h出血平均(175±25)ml。引产成功后平均(45.0±8.5)d恢复月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及米非司酮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需中期妊娠引产的前置胎盘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死胎排出时间及出血量。结果16例患者出血量均小于100ml,死胎于栓塞后72h内排出。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于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可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郑艾娟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153-115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术中胎盘胎膜剥离的情况,减少产后出血、宫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400例孕妇中选出16~27^+6周身体健康、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研究组一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同时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对照组按常规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引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胎盘胎膜剥离完整程度、清宫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周内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使蜕膜剥离完整,利于胎儿及附属物的顺利排出,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和胎盘胎膜残留,降低了清宫率,降低了感染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是一种较理想、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口服米非司酮与不口服米非司酮对引产过程影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98例中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150mg,24h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对照组只在孕妇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不加任何辅助方法。结果引产成功率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98%,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后胎儿、胎盘娩出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后24h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与不口服米非司酮直接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的成功率增加了,引产时间缩短了,脱膜残留减少了,引产过程中的出血量减少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联合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注射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胎儿畸形引产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或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先行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再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分析其分娩方式、阴道出血、并发症、月经恢复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8例经阴道分娩,2例行剖宫术取胎;8例经阴道分娩患者阴道出血量平均为190 ml,2例剖宫取胎患者产后出血量均为200 ml;2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经抗炎治疗及终止妊娠后体温降至正常,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引产后平均月经恢复时间为37天。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胎儿畸形引产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疗效好的可靠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死胎、胎儿畸形、计划外怀孕等特殊情况下的引产方式,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引产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引产的方式分为两组:A组29例首先接受双侧UAE,UAE后2h内接受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口服;B组25例接受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观察2组患者的分娩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月经恢复时间等。结果 A组出血量B组;A组分娩时间﹥B组;A组术后发热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均高于B组;两组月经恢复时间类似。结论 UAE可减少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过程中的出血,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韩娟 《现代保健》2013,(14):45-4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一2010年9月本院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予以引产的34例中期妊娠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单一应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并比较两组注射利凡诺到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时间,胎盘、胎膜残留情况,引产后2h内阴道出血量,以及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引产后2h内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米非司酮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能够与利凡诺起到协同作用,有效促宫颈成熟,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引产后出血量,同时降低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从而减少患者痛苦,在中期妊娠引产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口服米非司酮对中期妊娠利凡诺引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对中期妊娠利凡诺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6~27w因各种原因需终止妊娠的孕妇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予米非司酮150mg顿服,12h以后予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86例,单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观察两组胎儿排出时间、腹痛程度、出血量及胎盘残留情况。结果①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到胎儿排出观察组平均(36.23±6.89)h,对照组平均(47.67±7.45)h,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观察组产时出血量平均(70.83±10.79)ml,胎盘残留率23.00%,对照组产时出血量平均(112.87±20.79)ml,胎盘残留58.1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应用于利凡诺引产可以有效地促宫颈成熟,缩短引产时间,减轻腹痛程度,减少出血量及胎盘残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前置胎盘中期引产的治疗价值,为妇科疾病的介入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择接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70例前置胎盘中期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利凡诺注射后行UAE,对照组采用利凡诺注射前行UAE。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置管对两组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胎儿娩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胎儿娩出时间、阴道流血量等数据比较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28,t=1.176;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12,P<0.05)。结论: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前置胎盘中期引产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0.
李丽萍 《现代保健》2009,(12):42-42
目的探讨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加服米非司酮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产程、产时、产后出血情况及胎盘、胎膜残留情况。结果86例引产患者引产均成功,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引产后恢复良好出院。结论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加服米非司酮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在缩短产程、减少产时产后出血、使胎盘胎膜完整剥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压迫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使用导尿管球囊压迫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17例出血量〈2000ml,均获成功,24h后球囊经阴道顺利取出,无一例感染或晚期产后出血发生;3例因胎盘完全植入,出血量2000—3000ml而行子宫动脉结扎术;1例因术后持续阴道流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1例出血量达4000ml,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行子宫切除。无死亡发生。22例患者术后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3~7d,均未发现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晚期产后出血。结论导尿管球囊压迫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术中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11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研究组114例口服米非司酮50mg,12h 1次,总量150mg,24h后经腹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50mg。结果:用药1次流产有效率研究组达100%,对照组为9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平均胎儿娩出时间、平均胎盘娩出时间及总引流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副反应不明显,其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结论: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流产,可减少利凡诺用药量,降低药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使引流产时间缩短,流产痛减轻,提高引流产的有效率,减少胎盘胎膜残留,降低引流产后出血及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李秀彦  茹美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21-3222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伴前置胎盘(凶险性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患者术中大出血的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分析2009年9月~2011年11月某院行单胎再次剖宫产1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前置胎盘者12例(观察组),瘢痕子宫不伴前置胎盘143例(对照组)。瘢痕子宫伴前置胎盘者12例术中出血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瘢痕子宫伴前置胎盘组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先兆子宫破裂均高于瘢痕子宫不伴前置胎盘组。5例瘢痕子宫伴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均为胎盘植入,且5例均为中央性前置胎盘,4例是前壁胎盘合并先兆子宫破裂。结论前壁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是瘢痕子宫伴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主要原因。术前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必要时做好子宫动脉栓塞准备,尽可能保留子宫,对妊娠结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应用于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6例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羊膜穿刺注药法引产,对照组则单纯采用乳酸依沙吖啶羊膜穿刺注药法引产。比较两组的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前出血量、产时及产后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89、14.28、4.93,均P<0.05),且输血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79,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引产成功率显著升高,剖宫产取胎率及胎盘粘连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8、4.35、5.11,均P<0.05),两组胎盘粘连率、子宫切除率及急诊子宫动脉栓塞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23、1.02,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1例(75.00%)、17例(60.71%)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14.29%)、2例(7.14%)例出现体温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3、0.19,均P>0.05)。结论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具有极佳的疗效,能够有效避免大量出血的发生,提高引产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中期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中期引产的60例产妇,其中30例产妇单纯注射利凡诺(对照组),另30例产妇在经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后,再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对比两组中期引产产妇宫缩时间、胎盘排出所用时间、产程时间、子宫出血量以及疼痛情况,并在引产后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宫缩时间(19.82±9.24)h、胎盘排出时间(13.31±5.47)h、产程(33.78±4.53)h、子宫出血量(351.77±100.61)mL、疼痛评分(6.9±1.6)分,一次引产成功20例,成功率66.67%,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30%;观察组产妇宫缩时间(10.09±7.16)h、胎盘排出时间(8.38±4.95)h、产程(18.65±4.12)h、子宫出血量(225.86±95.57)mL、疼痛评分(3.6±1.5)分,一次引产成功28例,成功率93.33%,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中期引产中给予利凡诺和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时,能够缩短引产的时间和减轻患者痛苦,同时也降低了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谢娅  张颖  彭铮 《现代保健》2014,(11):131-13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联合介入手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6月一2013年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完全性前置胎盘或者胎盘植入的患者40例,2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剖宫产终止妊娠方法,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行产科联合介入科新开展的于DSA手术室进行的腹主动脉球囊放置+刮宫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DSA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别。结果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组术中及产后失血量、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腹主动脉放置球囊联合术后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产时产后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并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非洲马里马尔格拉医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52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术后2h阴道流血量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手术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手术时间52.7±15.8min、68.7±17.1min,术中出血量495.2±164.6ml、742.7±215.8ml,子宫切除病例0、7例(7/23),术后2h出血量52.4±6.3ml、63.5±8.9ml,发生并发症1例(1/29)、6例(6/2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低,并发症少,减少子宫切除病例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35例,纳入栓塞组,行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56例,纳入球囊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母婴结局指标,随访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球囊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内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出血发生率与栓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透视时间、照射剂量、总体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转ICU率、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栓塞组(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均可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其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辐射剂量,降低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发生的易患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胎盘植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胎盘植入中,合并前置胎盘12例,多次妊娠29例,高龄11例。其中手术治疗26例,子宫切除5例,髂内动脉结扎1例,产时、产后需输血治疗14例。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胎盘植入发病率上升可带来严重后果,需引起高度重视;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妊娠史及流产史、高龄等因素有关,应重视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