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地表水资源短缺,合理开采地下水对解决农业用水需求问题、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预防和改良盐碱地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大量开采地下水已形成4.4万km~2的超采区,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也增加了农业的生产成本。以郑州市中牟县井灌区为例,分析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农业用水的成本水价,并与农户对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影响农业成本水价,现状地下水位埋深40 m,农业供水全成本水价为0.66元/m~3,农业用水平均成本水费为1 562.10元/hm~2;地下水位埋深达到60 m时,农业供水全成本水价增加0.112元/m~3,平均成本水费为1 826.70元/hm~2;地下水位埋深达到80 m时,农业供水全成本水价增加0.297元/m~3,平均成本水费为2 265.75元/hm~2,将超过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据此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工程供水水价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工程水价制定原则应为容量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考虑受水区用水户的承受能力,适当提高工程水价,确保受水区水价和水源结构的平稳过渡。计算的可承受水价表明,各设计水平年城镇生活、工业用水可承受水价高于工程供水成本,农村人畜用水和灌溉用水可承受水价低于工程供水成本。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供水工程供水水价分析表明,按照收回投资、保本微利的原则测算的扬黄甘肃专用工程供水水价在用水户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为扶持农业发展,政府应该根据农业用水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持政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在受水区城市实行当地水和外调水统一配置等。  相似文献   

3.
在单一灌溉情况或单一目标下制定的农业水价不能反映灌溉水量的年际差异和水价利益方的多样性。在阐明农业水价具有动态性和多目标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供水成本和农民承受能力的动态农业水价计算方法,建立了农业成本水价与农民可承受水价相结合的动态水价制定模式,并在河南省博爱县项目区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相比固定的农业水价,基于动态水文条件下计算的动态农业成本水价和农民可承受水价更能真实地反映供水成本和农民承受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动态水价制定模式不仅考虑了水价在不同水文条件下的动态特性,还弥补了单一目标定价的不足,并能在兼顾用水公平的情况下,发挥水价进使农业节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为研究对象,以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农业水价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导向,通过分析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农业初始水权、农业供水成本以及农民水费承受能力,建立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和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等农业水价改革内容。  相似文献   

5.
浅议农业水价改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山东水利》2005,(2):28-29
1 农业水价改革的意义水价是水资源管理中的主要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国水价已随着水资源的短缺程度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价格已逐步接近供水成本并有所利润。而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却受农产品效益低,供水计量基础设施差,农民增收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水价改革面临许多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75%  相似文献   

6.
灌溉水价改革与农民承受能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水资源短缺,水价上涨是必然趋势。灌溉是用水大户,农民阶层作为当前社会的弱势群体,分析他们对水价改革的态度及承受能力对于我国水价政策制定、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民水价承受能力的内涵,通过武都、泾惠渠和石津灌区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灌溉水价有上涨空间但极为有限。水价上涨难于补偿供水成本,灌溉水价改革还得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才能达到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机制,能够促进农业节水,调整用水结构,促进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宁县湘乐川灌区及25处小型机井灌区为试点,分析区域内用水情况,农业水价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以全成本水价理论为基础估算得到区域内灌区的运行维护成本价及终端全成本价;以亩均产值和亩均净效益为基础测算得到农民水价承受能力粮经作物为0.220元/m3,机井灌区的果树等作物为0.848元/m3。针对宁县实际,制定灌区农业分类水价执行方案。该试点方案的实施可为宁县农业水价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价是支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农业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对于培养农民的节水意识,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江宁区农业水价改革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要点,从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建立农业水权制度、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精准补贴、实行节水奖励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推行农业水价改革的配套措施,为农业水价改革落到实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业水价改革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各类农业水费征收制度的优缺点及农业水价制订方法进行了分析。以山西省神刘灌区和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对农业水价改革与农民承受能力进行了典型调研,认为农民对水价承受能力的极限,神刘灌区一、二、三级提灌区分别为0.12、0.15、0.18元/m^3,人民胜利渠灌区为水费占农民年收入的8%。提出了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的对策和措施:①尽快建立农业水价监控体系;②建立利益补偿机制;③加大农业供水、节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④规范供水的成本核算等。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有关法规、政策为依据,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分析了里石门水库灌区实际供水成本,测算灌区农业供水支渠末端成本为0.16元/m3,末级渠系灌溉供水成本为0.04元/m3,灌溉终端水价为0.20元/m3。提出了实行灌溉终端水价制度的建议:积极推进末级渠系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完善农业水费补贴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由于诸多原因,长期以来宁夏引黄灌区农业水价总体偏低,不利于促进农业节水和灌区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亟须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阐述宁夏引黄灌区农业水价改革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引黄灌区供水成本与农民对农业水费的承受能力,对农业水价调整的基本框架进行探讨,提出了农业水价改革的配套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农业水价定价不科学等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对农业水价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农业供水水价成本模型,并以R县为研究对象,开展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实践。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是特殊商品,其形成机制应是在市场框架和政府调控下的定价和调价的制度安排,对其定价时应充分考虑水价成本和农民承担能力。通过对R县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得出R县自流、提水灌区供水运行成本分别为462.30元/hm2、690.15元/hm2,为减轻农民负担,明确R县自流、提水灌区执行水价为225元/hm2、300元/hm2,差额部分由县财政补充。研究成果可为农业供水水价制定和水费的收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依据提补水价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农业节水的供水成本、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国家补贴等因素。结合山东省德州实际,建立了适合本地特点的水价模型,通过水价调控机制实现了"用水多、水价高,用水少、水价低、得实惠"。水价模型在试点区域进行试验,达到了节水20%的效果,表明此模型适宜在山东省内推广。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现行水价为分类水价,即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分类定价,而且,由于水管理体制中,存在水利和城建部门并列管理的情况,导致了水价管理中存在分块割裂管理的局面。现行水价普遍较低,农业水价大大低于成本价,使得众多的灌区运行管理难以为继,设备老损无钱修复,众多的小灌区纷纷关闭。城市水价基本上是政府定价,不少供水企业甚至亏损经营,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或拖欠电费等维持。现行水价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以成本补偿为根本要求,农业用水则是低于成本,没有把水价作为调节供水和需水矛盾、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因而,现行水价就不具备自愿节水、合理用水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显著,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增强用水者的节水意识势在必行。大部分的农业灌溉方式粗放,农民节水意识没有转变,还停留在大水漫灌的观念,造成水资源供需紧张、地下水严重超采等问题。且农业灌溉用水价格低于运行维护成本,难以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不利于农业灌溉节约用水。为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充分建立健全农业水价改革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农业节水的重要举措之一。山东省郓城县选取近几年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区域作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从项目区存在的农业水价相对较低、末级渠系工程管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计量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着手,采取配套计量设施、建立健全农业水价机制、建立农业水权制度、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评估农民承受能力等改革措施,在保障农民用水权益的基础上,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水权交易作为农业节水重要举措,为突破水资源短缺瓶颈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2014年成安县以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在河北省率先开展农业水权交易工作试点。水权的确立与水权交易体系建设为农业用水向其他产业用水转换创造了可能性,促进了水资源合理配置及用水结构优化。要在保障农民用水权益基础上确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建立农业用水管理平台,实现农业发展高效节水。  相似文献   

18.
田元  唐德善  徐康 《人民长江》2008,39(1):49-50
水价作为水资源市场供需的基本信号和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调整水供求关系,建设节水型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黑河流域水价偏低、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从经济和心理两个角度对张掖市受水区居民生活、工业及农业水价承受能力进行测算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水价,结果表明,张掖市受水区可承受水价均高于目前的供水价格,用水户对于水价的提升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了国有水利工程农业供水阶梯水价改革思路。根据农业灌溉定额管理、计量收费的原则,由政府和农户共同承担农业灌溉供水费用:国有水利工程农业供水分为定额内水价和超定额水价,按照实际供水到户亩灌水量,定额内水费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承担,超定额实施阶梯水价由农户承担。这种方法针对山东省新形势下的农业水费进行合理分摊,既能起到贴补农业、减轻农民负担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农民节水意识,解决水管单位农业水费不足、难以维持良性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2017年柳州市三江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共有8个高效节水灌片,总设计灌溉面积5014亩,涉及三江县6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项目区全部为高效节水灌片,水源主要为山冲水以及河流引水,农业种植结构主要有水果、蔬菜、茶叶等,涉及的作物较多。论述了三江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8个高效节水灌片的农业水权确认、供需水量平衡和供水成本测算方法,并测算了农业水价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供水价格按不同作物分类收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