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AlN·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中增强相尺寸为亚微米级,最佳的热处理制度为530℃×5 h固溶,60~80℃水中淬火,160℃×14h时效.在最佳热处理制度下,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硬度、伸长率分别为345 MPa、108 HB和3.5%,均较铸态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移动坩埚式喷射沉积制备的7090/SiCp复合材料的两种固溶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观察了材料挤压态、固溶态及时效后样品的微观组织及X射线衍射图谱。通过两种固溶制度的比较,表明经过挤压变形处理的移动坩埚式喷射沉积制备的7090/SiCp复合材料,经475℃×1h+120℃×24h处理后材料的最高抗拉强度仅有715MPa,而经450℃×3h+500℃×3h+120℃×18h热处理后复合材料达到峰时效,材料的最高抗拉强度可以达765MPa。  相似文献   

3.
陈刚  张中升  蔡建国 《热加工工艺》2006,35(14):43-45,70
研究了移动坩埚式喷射沉积制备的7090/SiCp复合材料的两种固溶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观察了材料挤压态、固溶态及时效后样品的微观组织及X射线衍射图谱.通过两种固溶制度的比较,表明经过挤压变形处理的移动坩埚式喷射沉积制备的7090/SiCp复合材料,经475℃×1 h+120℃×24 h处理后材料的最高抗拉强度仅有715 MPa,而经450℃×3 h+500℃×3 h+120℃×18 h热处理后复合材料达到峰时效,材料的最高抗拉强度可以达765 MPa.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温拉伸实验,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研究了影响CVD法制备的Ta/W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W体积分数,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均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W体积分数为13%的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塑性。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塑性的热处理制度为1600℃×2h,且热处理主要通过改变复合材料的晶粒大小及界面扩散层厚度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及硬度、拉伸性能和电导率测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Al-9.0Zn-2.5Mg-1.2Cu-0.12Sc-0.15Zr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峰值时效工艺为120℃×22 h;综合性能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120℃×22 h+180℃×30min+120℃×22 h的回归再时效处理(RRA).经RRA处理,合金的σb为733.4 MPa,δ为5.4%,电导率为37.6%IACS.  相似文献   

6.
通过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及硬度、拉伸性能和电导率测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A l-9.0Zn-2.5M g-1.2Cu-0.12Sc-0.15Zr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峰值时效工艺为:120℃×22 h;综合性能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120℃×22 h+180℃×30 m in+120℃×22 h的回归再时效处理(RRA)。经RRA处理,合金的σb为733.4 MPa,δ为5.4%,电导率为37.6%IACS。  相似文献   

7.
采用4种热处理制度对TC4-DT钛合金锻件进行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制度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730℃×45min/AC退火处理后,组织为双态组织,冲击韧性和伸长率较高,断裂韧性较低;经1010℃×45min/AC退火处理后,组织为魏氏组织,断裂韧性居中,抗拉强度达到最低值;经950℃×45min/WQ+480℃×6h/AC处理后,获得细小等轴组织,抗拉强度最大(1082MPa),并且断裂韧性和断面收缩率有较大提高,但冲击韧性有所下降;经1010℃×45min/WQ+480℃×6h/AC处理后,获得魏氏组织,断裂韧性最佳(94.5MPa·m^1/2),强度也较高,但冲击韧性、断面收缩率、伸长率达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对Al-Zn-Mg-Cu-Sc-Zr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硬度、拉伸性能和导电率测试,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Al-Zn-Mg-Cu-Sc-Zr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固溶工艺为:470℃×120min;峰值时效工艺为:120℃×24h;综合性能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120℃×24h+170℃×1h+120℃×24h的回归再时效处理(RRA)。经RRA处理,其抗拉强度为595.8MPa,屈服强度为572.0MPa,伸长率为8.3%,导电率为38.45%IACS。合金具有明显的时效硬化特性,其强化的主要机制是沉淀强化、细晶强化和亚结构强化,合金的主要强化相为GP区、η′和Al3(Sc,Zr)。  相似文献   

9.
Al-Mg-Si-Cu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以及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对一种新型A l-Mg-Si-Cu合金(A l-1.2%Mg-0.9%Si-0.6%Cu)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较为理想的热处理制度是550℃×2h固溶处理后水淬,人工时效制度为双级时效185℃×2h+200℃×1h。热处理后,试样抗拉强度可达到340MPa以上,硬度可达到105HB以上,伸长率在12%以上,析出相呈细小弥散状分布,对合金有很高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Mar-M247合金双性能整体叶盘的热处理工艺,具体为:1180℃×2h+1230℃×3h空冷+1100℃×4h空冷+870℃×20h空冷。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Mar-M247合金双性能整体叶盘的热处理工艺,具体为1 180℃×2 h+1 230℃×3 h空冷+1 100℃×4 h空冷+870℃×20 h空冷.  相似文献   

12.
ZL-115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ZL - 115合金数种不同工艺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的研究 ,确定出较好的热处理工艺为 :  固溶 :5 2 0 ± 5℃× 2 h+5 30 ± 5℃× 10 h+5 4 0 ± 5℃× 4 h,水淬 (水温≥ 6 0℃ )  时效 :(80~ 10 0 ) ± 3℃× 10 h+15 0 ± 3℃× 4 h,空冷  相似文献   

13.
采用拉伸试验、电导率测试及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重固溶制度后高温-低温-高温(HLH)再多级时效制度对717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HLH处理以后,材料的综合性能有所提高。经过480℃×2h重固溶、180℃×1h+110℃×6h+180℃×5h三级时效处理后,7175铝合金能得到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TC_4钛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得到最佳的强度与塑性指标,可取900℃×1h锻造,变形渡60%,锻后立即淬水,500℃×4h时放后空冷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对CuNiCr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和预冷变形对汽轮发电机转子CuNiCrSi槽楔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NiCrSi合金最佳固溶处理工艺为 925℃×1 5h水冷, 40%预冷变形后再经 480℃×2h时效,其硬度可达到 249HV0 03,导电率为 48%IACS。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普通退火、β退火的单重热处理制度和强韧化的双重热处理制度对TA15钛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普通退火温度范围内,合金组织形貌变化不大,均为等轴组织,合金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塑性基本保持不变;β退火得到粗大的魏氏体组织,综合力学性能最差;在双重热处理过程中,第二重热处理温度主要影响片层α相的厚度,随着第二重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片层α相厚度增加,合金的强度降低,冲击韧性增加。当热处理制度为975℃×1 h/WQ+850℃×2h/AC时,合金组织由约24%的初生等轴α相、55%左右的网篮α相和β转变组织组成,此时合金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相似文献   

17.
周勇  陈中均 《电焊机》2006,36(11):62-64
基层为20MnMoNb、复层为进口304钢板的不锈钢复合板,其爆炸后基层出现了严重开裂,但复层未裂的问题。通过分析该复合管板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并进行了非标准的最高硬度试验、金相分析和模拟试焊,采用890℃×4h焊前空冷热处理、焊后250℃×2h消氢热处理以及最终620℃×4h退火热处理措施,可有效防止裂纹产生。经超声波100%检查修补焊缝,未发现任何线性缺陷,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8.
Cr15Mo2Cu高耐磨铸铁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经几种不同工艺处理的Cr15Mo2Cu高铝铸铁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1120℃×6h空冷+220℃×3h空冷处理和530℃×6h空冷亚临界热处理工艺处理的Cr15Mo2Cu高铬铸铁,其耐磨性比经980℃×3h空冷+220℃×3h空冷处理的分别提高40%和20%。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对高铬钨铸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德亮  刘晓蛮 《热处理》2005,20(2):41-43
研究了热处理对高铬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铬钨铸铁经980℃×2h空冷+400℃×2h回火处理可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对CuNiSiCr合金固溶和时效处理过程进行研究。确定该合金较佳热处理工艺为900℃×1h水冷+500℃×4h炉冷,并测定该合金在软态及硬态的时效动力学曲线以及该合金的软化温度,为根据不同性能要求正确制定合金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