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徽州传统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徽州传统村落所涉及对到的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以及村落赖以生存的山水等周边环境系统等各类景观元素及其意义的分析,根据遗产保护原则,从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徽州地区传统村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是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工作。运用空间句法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唐模古村进行空间解析,利用量化后的空间分析结果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的保护区划划定、街巷路网调整、功能结构布局等重要规划内容提供了依据。廓清了空间句法在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应用的若干问题,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线和修正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并与旅游产业结合推动乡村振兴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关于传统村落游客服务中心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分析地域性特色建筑案例,总结地域性建筑基本表达方法,应用于河北省邯郸市大贺庄村游客服务中心设计,并以此为例,从环境、形式、技术、装饰4个方面总结传统村落游客服务中心建筑地域性设计,探讨关于传统村落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法,为乡村建筑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门头沟区马栏古村为研究对象,以聚落环境与空间形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马栏古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总结了其影响下的带状梯田式聚落空间格局、河路相叠交织的村落公共空间、贯穿村内主街的空间轴线和以寺庙戏楼为核心的建筑空间形态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海草房是胶东半岛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制,其营建技艺与村落布局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是独特的、难以再生的珍贵资源,深入认识海草房及其传统村落的价值,有利于加强对海草房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文章实地调查研究了胶东滨海地区海草房传统村落,总结归纳了村落选址与布局、海草房院落与民居营建智慧、相关文化以及村落保护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特色提炼、综合价值评估基础上,提出了胶东滨海地区海草房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期对胶东滨海地区海草房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实践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新农村的建设,给传统村落带来发展生机的同时,也带来触目惊心的破坏。由于缺少保护意识,传统建筑损坏严重,新旧建筑混杂,破坏了村落的传统风貌。文章通过对徽州传统村落许村的实地调研,分析当前许村村落风貌现状和文化特色,针对新农村建设中许村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探索保护和发展平衡措施,提出政府引导和民间自发共同促进,村落风貌和传统建筑合理控制,乡村振兴和村落保护有机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客家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艺术化地处理了建筑、人、山水之间的环境关系,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其呈现出来的环境生态观、建筑美学观和美育价值,深深影响着新时代赣南客家城乡规划与建设。基于传统村落的生活方式、生产技艺、村落风貌和社会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独特性,赣南客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景观更新应继承其已有的生态理念、艺术形式与文化特征;通过研究客家传统村落布局、规划和建筑环境理念等内在多元的美育价值,完善客家公共建筑设计和新农村建设生态理念,探讨有利于客家居民身心健康、资源节约、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构建客家人居环境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时期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其遗产价值分类保护与活化利用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田野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进行评价,进而构建三维矩阵模型划分传统村落类型,提出分类活化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歙县各传统村落遗产价值总体差异较大,各价值维度水平不一致;(2)传统村落遗产价值类型可划分为遗产衰败型、传承困境型、遗产活力型、活态传承型4种类型;(3)针对传统村落遗产价值类型多样化应采取精明收缩、保护发展、开发管控及区域协同等多样化的活化策略.本文研究可为传统村落分级分类活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为区域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发展提供施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度,必定在这宽广的土地上遍布着众多由来已久、形态各异的传统村落.它们在不断浮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的同时,还将村落自身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的一种和谐关系深刻的映现了出来,使每处村落都蕴含了一定的空间记忆.作为一种活着的文化遗产,它体现了特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华.本文通过分析民俗文化——以河北省蔚县古村落与其民俗文化为例,探讨当前民俗文化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其所产生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街巷肌理和建筑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对村落历史文化遗存内涵的价值体现和形成作用,是传统村落更新改造和功能活化的关键。本文运用空间句法技术,以绩溪县仁里村为例,用轴线地图拟合村落空间,计算空间句法整合度等指标,并结合调研得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对传统村落空间的形成与演变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仁里村传统空间的形成与现代空间的演变均与人的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村落外部道路的发展造成了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的割裂,外来游客与村落原住民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未能较好融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落空间的衰败。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从步行空间构形、街巷院落功能、村落整体效率多个方面探讨传统村落活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派古民居的选址布局深受徽州风水理论影响,尤其注重水口营造。徽派古民居的内部结构格局生动体现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观念形态。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内部装饰与陈设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文化建设是实现美丽乡村"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建设的灵魂。乡村广场则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体现出了当地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景观风貌。近些年,美丽乡村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乡村广场设计与建设呈现出遍地开花、百家争鸣的局面。本文以空间美学为视角,通过对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美学特色,并在村庄节点——乡村广场的建设与更新具体实践中,试图找到延续其空间美学特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传统建筑中的模糊空间,探求了模糊空间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模式和相应的处理手法,希望有助于吸取传统建筑文化营养,启发设计思路,创作出具有时代性和民族特色的建筑.  相似文献   

14.
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是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的关键,对于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歙县23个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传统聚落综合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作为综合评价目标层的生态支撑、历史文化保护、设施配套、经济发展得分分别为4.15、3.99、3.17、2.65,反映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的瓶颈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历史文化保护、设施配套与综合品质显著相关,已成为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的主导因子;依据象限分析将23个古村落划分为三类,其中综合品质中等的古村落占73.91%,是提高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整体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徽州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挖掘对于针对性保护发展策略的提出至关重要。以徽州35个非重点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徽州传统村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PSS因子分析、线性加权对徽州传统村落进行多维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探析,以期通过多维价值评价遴选出综合价值较弱但具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价值的村落。研究结果显示:依据本文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共遴选出7个方面的村落价值,由评价结果共筛选出18个综合价值较弱但具有独特价值的村落划定为特色型村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邳州天主堂是徐淮大地保存较为完好的近代哥特式天主教堂之一,在建筑形式和建造特点上表现了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邳州天主堂与传统建筑的交融关系体现在建筑平面布局、细部装饰、材料与结构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人文景观、产业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古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村落承载着一个区域的历史变迁和地域文化。以古徽州"一府六县"所辖范围为研究区域,以古徽州范围内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名村和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法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和演化。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之前的传统村落增长缓慢,宋朝新增传统村落数量达到鼎盛。元明清时期传统村落格局基本定型,数量增加减少,区域整体呈现出星罗棋布的发展特点。古徽州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低海拔,沿水,各县不均衡"的特征。古徽州传统村落在类型上主要有传统农耕类、交通枢纽类、特色产业类和商业贸易类四种类型。181个传统村落中,有30个发生过转型。部分传统农耕型从魏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开始分别向交通枢纽和商业贸易型转形。总体来看,古徽州传统村落体现出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个别县向其他县辐射,沿水发展的时空开发特征。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金华地区的村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村落的更新、建设缺乏对村落传统景观的整体保护,管理欠缺、规划滞后等将致使村落的传统景观风貌逐渐散失。所以,保护村落的传统景观风貌,传承和延续区域的地方特色与景观特征刻不容缓,在此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伯延村的实地调研测绘,从传统建筑群体布局、单体组织与细部构造三个层次对其物质防御进行研究,并分析归纳了内外反差、监视不安与自我暗示三种精神防御心理。指出伯延村传统建筑防御体系由物质防御与精神防御共同架构,且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商帮文化的影响,其防御特征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内含的科学性对当代建筑的安全规划与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