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工艺的研究进展,包括恒沸酸水解工艺、饱和酸水解工艺和浓酸水解工艺.着重介绍了各种水解工艺在氯化氢回收利用上的改进,通过对各水解工艺优缺点的探讨,展望了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周大鹏  李静茹  李谦 《广州化工》2013,(10):66-67,82
研究了硫酸催化黄姜提取液中薯蓣皂苷水解的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浓度、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等因素对薯蓣皂苷水解的影响。水解温度对薯蓣皂苷元收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水解时间和硫酸浓度;黄姜提取液的最佳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为90℃,水解时间为3 h,硫酸浓度为1.0 mol/L。  相似文献   

3.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水解干燥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聚丙烯酰胺水解、干燥过程中影响分子量及溶解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对影响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水解剂、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解浓度、胶体粒度、水解加热方法以及干燥时间、干燥温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选择,确定了聚丙烯酰胺后水解的工艺参数。并以此工艺参数为基础,确定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水解及干燥条件。  相似文献   

4.
刘玉德 《河北化工》2012,35(6):26-27
对醋酸酐的水解条件以及水解热效应进行了研究。对醋酸酐常温水解、加热水解、催化水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硫酸催化水解法最快,加热水解法次之,常温下水解较慢。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碳酸钠(Na2CO3)作为均聚后水解工艺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过程中的水解剂时,水解剂加入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与氢氧化钠(NaOH)作为水解剂进行对比,探索了Na2CO3作为水解剂的可行性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毛竹水解制取木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由毛竹制取木糖的水解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预水解及水解温度、时间和酸浓度等对水解的影响。在水解温度为120℃,时间为2h,硫酸浓度为2%时,聚戊糖水解率为80%。  相似文献   

7.
水解条件对改性腈纶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成丙 《合成纤维工业》2006,29(3):13-14,17
探讨了水解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和水解时间对改性腈纶的染色性能的影响。纤维水解后结构发生了变化,用阳离子染料上染水解纤维时,染料的平衡上染量有较大的提高。提高水解温度、增加氢氧化钠浓度和延长水解时间,均能提高改性腈纶的染色性能。考虑到纤维的力学性能,较为适宜的水解条件为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2%~15%,水解温度低于90℃,水解时间为12~15 min。  相似文献   

8.
探究并对比了稀酸和醇酸两种水解体系对工业糠醛渣纤维素的水解情况。在稀酸水解体系中,当硫酸浓度8%、水解温度101℃、水解时间3 h,纤维素水解率42.4%、葡萄糖产率27.8%、收率72.2%,在此酸浓度条件下,探究了酸醇体系的乙醇用量对糠醛渣纤维素水解的影响。在酸浓度8%、乙醇浓度40%、水解温度83℃、水解时间2.5 h下,纤维素水解率60.1%、葡萄糖产率50.9%、收率79.1%。与稀酸水解体系相比较,醇酸体系纤维素水解率提高29.4%,葡萄糖产率提高45.4%、收率提高9.6%,水解时间减少0.5 h,水解温度降低18℃。  相似文献   

9.
在无机化学工程领域,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产品。水解是二氧化钛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工序之一,应用广泛的2种水解方法是自生品种水解法和外加晶种水解法。探讨了2种工艺方法的优劣,介绍了国内外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水解工艺的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在水解自动化控制方面取得的进步。对水解工艺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0.
冯巧  王明  徐东卫 《化工时刊》2013,27(6):21-23
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交联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M),对影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水解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饱和溶胀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水解温度、水解度、水解时间等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聚丙烯酰胺最佳的水解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80℃;水解度:70%;水解时间:6 h;乙醇∶水(体积)=1∶1。此时,水凝胶的饱和溶胀率可以高达707 g/g。  相似文献   

11.
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是利用木质纤维原料生产燃料酒精的关键步骤之一。作者对纤维素酶及其水解木质纤维原料作用机制、纤维素酶的生产、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的影响因素和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动力学作了全面综述,并对提高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效率和降低水解成本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桦川泥炭进行了碱水解的研究,得到了在水解温度低于180℃下泥炭的水解转化率与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的关系。所得水解产物大部分为腐植酸。不同于常法抽提腐植酸(HA)之处在于提高了反应温度,使泥炭在碱作用下发生水解与降解。对水解所得 HA 与原泥炭进行了红外、核磁和顺磁分析。还测定了二者的热分解行为和酸性官能团含量。其结果对HA 和泥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常规水解度检测方法不适用于产出液中聚合物水解度的检测。本文建立了水解度的标准曲线,确定了凝胶色谱法测试产出液中聚合物水解度的方法,解决了目前产出液中聚合物水解度无法测定的难题,该方法简洁、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在脱硝废催化剂中钛含量远远高于常用的钛精矿,本文以废催化剂经过钠化焙烧后的低 浓度钛液为水解原料,采用常压自生晶种热水稀释水解工艺获得纳米 TiO2前驱体偏钛酸,重点考察了水解温度、钛液质量浓度、钛液 F值和水解时间对钛液水解率的影响。通过对这 4个关键因素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比较各水平的极差,确定了各因素影响水解率的主次关系:水解温度 >钛液 F值 >钛液质量浓度 >水解时间。然后采用单因素控制法,研究了水解温度、钛液 F值、钛液质量浓度和水解时间对钛水解率的最优条件,研究表明:升高水解温度、降低钛液 F值和钛液质量浓度、延长水解时间均可起到提高水解率的作用。最优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 95 ℃,钛液质量浓度 190 g/L,钛液 F值为 1. 8,水解时间为 2h,在此工艺下钛的水解率可达 97%。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羰基硫水解催化剂,在试验条件下考察了新型水解催化剂的水解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新型羰基硫水解剂在温区为120~220℃的范围内有优异的水解性能和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压条件碱性水解涤纶的方法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涤纶与棉纤维,研究了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固/液比、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涤纶水解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水解分离后的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碱性水解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涤纶和棉纤维,水解分离得到的棉纤维、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均可再利用;水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质量分数2%,水解温度90℃,固/液比为5 g试样/200 mL氢氧化钠溶液,水解时间为2 h。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水解型自抛光防污树脂水解性能的加速测试方法,选择具有合适pH的缓冲溶液体系,利用自制的丙烯酸硅自抛光防污树脂,考察了pH、温度对树脂水解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水解型自抛光防污树脂水解性能的加速测试方法,即在缓冲溶液pH 9.0,温度45℃的条件下,选择合适时间以涂层单位面积的质量损失进行树脂水解性能的评价。由水解加速测试和海水浸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知,水解加速效果明显,能缩短水解性能测试的时间,可用于以水解质量损失为考察指标的水解型自抛光防污树脂合成条件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硫酸法生产钛白过程中,水解是关键核心技术。为了得到良好的水解粒子、水解收率,针对钛白生产过程中钛白水解的晶种粒子构成及水解控制方式对水解粒子、水解收率的影响进行了跟踪、调试和总结,找到了常压水解得到良好水解粒子、高的水解收率的合适工艺控制条件,即控制晶种配制时晶种雏晶粒度大小为2~3 nm,酸过量20%~25%,水解时二氧化钛的质量浓度为160~190 g/L,水解温度为112~114 ℃,搅拌强度预热时搅拌转速为30~40 r/min、诱导期前后为15~20 r/min、诱导期为8~15 r/min。  相似文献   

19.
二甲基二氯硅烷浓酸与恒沸酸水解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艳霞 《广东化工》2010,37(8):91-92
聚二甲基硅氧烷主要由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制得,介绍了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的两种方法,即浓酸水解法与恒沸酸水解法,以60 kt/a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为例,对两种水解工艺过程的用能、设备投资、占地投资等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浓酸水解方法具有成本低、能耗低、流程短等优点,将逐渐取代恒沸酸水解方法成为聚硅氧烷生产的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胡斌  伍大清 《云南化工》2009,36(3):25-27
报道了微波强化薯蓣皂甙水解的研究。实验表明微波可以明显促进薯蓣皂甙的水解。与水浴加热方法相比,微波水解可减少HCl用量50%,缩短水解时间92%,提高得率20%。采用正交实验对微波辐照时间、微波功率、[H+]浓度3个影响微波催化薯蓣皂甙水解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微波催化水解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强化薯蓣皂甙水解的最优实验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C[H+]=2 mol/L,水解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