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顺(反)-二氨基二苯并-14-冠-4、顺(反)-二氨基二苯并-18-冠-6和苯酚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和偶联反应合成了4个新的顺(反)-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4-冠-4(化合物1和2)和顺(反)-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8-冠-6(化合物3和4).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手段确证.发现反式-构型的化合物2和4的熔点高于顺式-构型的化合物1和3的熔点.  相似文献   

2.
目前,偶氮化合物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染料化合物.本文以4,4'-二氨基苯磺酰替苯胺(DASA)、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偶合反应制得一种新型偶氮化合物4,4'-二(3,5-二甲基-4-羟基1-偶氮苯)苯磺酰替苯胺.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优化了实验条件,最终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50 min,温度0~...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通过基础原料苯肼和1,4-环己二酮合成了1,4-环己二酮单苯腙(1),(1)在乙醇和二氯亚砜作用下三聚芳构化得到了1,2,3,4,5,6-三(4-偶氮苯基)苯(2),从而通过重氮化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偶氮化合物.该法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为生产偶氮化合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HMPB)为配体,采用溶液析出法,合成了二(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合锌,利用元素分析、IR光谱、MS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配体通过氮原子和氧原子与Zn2+ 以二齿形式配位,配合物具有强烈的紫外吸收能力,其最大吸收峰位...  相似文献   

5.
将9,9-二(4-羟基苯基)呫吨与质量浓度为20;的稀硝酸在10~15℃下发生硝化反应约3 h,以86.5;的产率合成了中间体9,9-二(3-硝基-4-羟基苯基)呫吨,然后以10;的 Pd/ C 和甲醇为催化剂/溶剂体系,采用加氢还原方法,在75~80℃将中间体还原得到9,9-二(3-氨基-4-羟基苯基)呫吨,产率为92.7;,2步反应总收率为80.2;,并用1 H NMR、IR 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证实了上述2种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对溴苯酚、3-氯-1-丙醇和甲基丁炔醇等为原料,通过Williamson和Sonogashina等反应合成4,4'-双(3-羟基丙氧基)二苯乙炔.用元素分析、IR和1H NMR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反应物用量、催化剂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弱酸性(pH=6.0)介质和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的条件下,3,5-二溴-4-(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与铬(VI)形成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VI),其最大吸收波长λ为537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3×105 L·mol-1·cm-1,铬(VI))在4~650 μ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电镀废水中总铬含量,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以4′-正-烷氧基联苯基-4-甲酸和2,5-二羟基苯醌为原料,通过酯化和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性2,5-双[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醌(化合物1)和2,5-双[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酚(化合物2).化合物2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其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2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2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而向列相范围递减.  相似文献   

9.
以4′-正-烷氧基联苯基-4-甲酸和2,5-二羟基苯醌为原料,通过酯化和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性2,5-双[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醌(化合物1)和2,5-双[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酚(化合物2).化合物2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其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2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2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而向列相范围递减.  相似文献   

10.
2,2-二(3-硝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作为合成2,2-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中间体,其合成对于2,2-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合成至关重要。目前,关于2,2-二(3-硝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合成,共有两种专利方法:美国专利和日本专利。本文将对这两个专利的反应条件进行讨论、比较和分析,分别优化出两个专利的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从而优选出最佳的合成路线。结果表明:日本专利的2,2-二(3-硝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合成方法步骤简单,产率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以4,4'-二氯甲基联苯(4,4'bis(chloromethye)-biphenye,BCMB)为原料,通过Wil-liamson醚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4,4'-二(烷/芳氧基甲基)联苯.对化合物4,4'-二(甲氧基甲基)联苯、4,4'-二(丁氧基甲基)联苯以及4,4'-二(苯氧基甲基)联苯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缩短了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脂肪族二元酸与二苯并-14-冠-4在多聚磷酸(PPA)催化下发生的缩聚反应,在此基础上合成了酮型冠醚聚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热分析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五种4'-取代乙酰基苯并-15-冠-5(其中四种为新化合物)和五种新型双(苯并-15-冠-5)的合成.产物经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1H谱和部分~(13)C谱)鉴定,证明与预期的化学结构相符.文中还对合成路线和产物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18冠6与K2[Pd(NO2)4]的反应,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生成的配合物[K(18C6)]2[Pd(NO2)4](H2O)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体学数据a=L 710 4(3),b=L 485 9(3),c=L 576 3(3)nm,β=93.49(3)°,V=3.998 7(14)nm3,Z=4,Dc"=L 507 mg/m3,F(0∞)=1 880,R1=0.068 1.wR2=0.100 4.在固态,配合物具有[K(18C6)]2[Pd(NO2)4](D和[K(18C6)]2[Pd(NO2)4](H2O)(2)两个基团,两者比例为1L 2中相邻的两个分子通过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相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雏链状冠醚配合物:{[K(DB18-crown-6)]2(CH3CN)}[Pt(SCN)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5904(8),b=1.3654(4),c=1.817O(6)nm,β=123.811(4),V=5.339(3)nm^3,Z=4,Dcalcd=1.577g/cm^3,F(000)=2552,R1=0.0511,wR2=0.1411。配合物由两个[K(DB18-crown-6)]^ 配阳离子、一个[Pt(aSCN)4]^2-配阴离子和一个CH3CN分子组成。相邻[K(DBl8-crown-6)]2[Pt(aSCN)4]离子对通过CH3CN分子中的N原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新颖苯并18冠6配合物{[Na(B18-C-6)]_6[Pt(SCN)_6]}[Pt(SCN)_6](SCN)_2,通过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为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晶体学数据a=b=1.993 3(3),c=2.976 0(6)nm,α=β=90,γ=120°,V=10.240(3)nm~3,Z=3,D_(calcd)=1.564 g/cm~3,F(000)=4 908,配合物由一个配阴离子[Pt(SCN)_6]~(2-)与一个配阳离子{[Na(B18-C-6)]_6[Pt(SCN)_6]}~(4+)和两个SCN~-阴离子组成,相邻{[Na(B18-C-6)]_6[Pt(SCN)_6]}~(4+)通过Na-O键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Pt(SCN)_6]~(2-)配阴离子和两个SCN~-阴离子起平衡电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二苯并-18-冠-6为固定液,对2,4-二氟硝基苯合成过程的原料及产品进行了分析。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8.
Multi-ester type biscrown ether compound(I)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6-bromoacetacetic ester dibenzo-16-crown-5(7) with phenyl-methyl ether-2,6-diformic acid potassium salt in anhydrous DMF at refluxed temperature, and color biscrown ether compound(II)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4′-aminobenzo-15-crown-5(12) with 2,2′(O-formoyl naphthyl)ethyl ether (9) in anhydrous ethanol at 40 C under N2. New compounds(I, II)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1H NMR, M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iu Changrong: born in December, 12, 1938, Professor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N-[4-(2-羟基苯亚甲基亚胺基)苯甲基].单氮杂-12-冠-4锰(Ⅲ)配合物(MnL1/2).研究了MnL1/2Cl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紫外光谱变化,提出了催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在中性、碱性和室温(25℃)条件下,MnL1/2Cl能够有效地催化水解PNPP.在底物浓度大于配合物浓度10倍以上时,PNPP催化水解的表观一级速率常数遵循方程kob=kK[S]/(K [S]).  相似文献   

20.
报导一种新型吡啶衍生物4-[反式-2-(噻吩)-2-乙烯基]吡啶的合成,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用量子化学方法进行了计算。将实验测得的紫外、红外光谱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所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验结果一致,从微观上分析了该衍生物的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