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武汉万达超限高层进行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从结构性能化设计目标的角度考虑地震波选取、地震参数等,阐述了材料的本构关系,并用ABAQUS进行建模分析,重点分析底部剪力、层间位移角、混凝土的塑性损伤,对弹塑性分析的结论,提出了超限抗震设计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岛某国际广场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承载力突变等多项不规则,属于超限高层结构。本文通过采用YJK和Midas对结构进行小震下的整体性能分析、弹性时程分析以及大震下的Pushover分析,并对斜柱、斜墙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抗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安全可靠,能够满足前期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3.
超限高层建筑与传统建筑相对比可以发现,其在房屋高度以及繁琐程度上已经远超于目前的相关规范标准。而结构抗震环节在超限高层建筑当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因此现阶段,在建筑结构当中超限高层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某五层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商业裙房为例,采用YJK、PMSAP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分别对小震及风荷载下结构的性能、中震下的性能进行整体内力和位移分析,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补充计算,并且采用PMSAP的Pushover模块进行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推覆性能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关键构件(钢桁架)抗震等级提高为三级,按中震弹性性能目标控制。根据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对重要构件予以适当加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模态Pushover分析法,能够充分考虑高阶振型对结构的影响和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后振型会发生变化这两个因素。采用了多模态Pushover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构选取某市华润中心住宅,按照《中国地震动区划图》,以动力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为标准,采用MPA、MMPA和IMPA法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探讨了三种方法运用在剪力墙结构抗震分析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形式支撑对多层轻钢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构建6层纯框架轻钢结构,以此为基础对结构分别布置中心支撑、偏心支撑和隅撑支撑,计算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侧刚度、自振周期,并采用两条经典地震波对四种结构体系进行弹塑性时程的对比分析,比较四种钢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某超高层建筑,选用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体系。本文介绍了该工程的概况、结构特点及筛选、确定所用地震波,利用多种分析手段,对不同水准下的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的动力时程分析及其它验证。可得结论,该高层结构具有合理的受力机制,较高的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规范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法在抗震结构的设计和评估中,尤其是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根据其发展背景和近况,评述了它在运用中的一些关键论点用于性能评估的缺陷。为了预测地震反应,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青岛地铁13号线古镇口站高架车站为例,对地震参数的选取、不同重现期下结构性能等级规范限值要求等做了详细的介绍,设计采用PKPM和Midas Civil两种软件对应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分析,并通过弹性动力时程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地面两层"桥建合一"四柱框架高架车站结构,两种不同软件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相关要求;弹性动时程法最大楼层地震剪力均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最大楼层地震剪力,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结构设计的结构计算结果偏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某座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全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采用弹性时程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及地震动响应分析,分析可知弹性时程分析与弹塑性时程分析对于独塔斜拉桥的地震动响应结果不管是位移还是内力响应均有较明显差别,因此对于跨度较大的斜拉桥应当考虑其非线性因素,使模型的模拟更加符合实际结构,并通过综合弹塑性和弹性分析,得到相对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西南煤机的实际情况,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煤气化高层工业厂房设计。在不同的影响参数条件下,考虑地震作用,进行地震时程分析,以降低这类厂房的地震风险,深入探讨设备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改善主设备抗震性能,以降低西南煤机煤气化厂房地震风险,对推广厂房建设以及制定抗震设计规范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地震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房屋抗震设防标准及抗震设计。为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抗震设防理念,大震不倒应成为房屋抗震设防的主要目标。论文分析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抗震设计质量。结构型式是房屋抗震的关键,文章分析各类房屋结构抗震性能,为灾区重建选择合适的房屋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3.
《煤炭技术》2021,40(5):186-189
为研究设计参数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对薄壁墩间距、横截面宽度、壁厚度和横系梁个数进行正交组合,以E1弹性时程作用下的墩底抗弯能力需求比、E2弹塑性时程作用下的延性转角比和疲劳损伤系数为目标函数,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进行时程分析,并采用极小距离理想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出最优组合为1~#试验。  相似文献   

14.
前期已对该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的平均结果作为本文分析研究的标准之一。本文中,进一步研究了该结构在不同加载模式下和是否考虑P-Δ效应对Pushover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采用实时加载分布模式对该高层框筒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渐近均匀化方法的基础上, 用ANSYS参数设计语言建立周期性边界条件, 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单胞进行求解, 得到材料的有效弹塑性性能。并与其它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微观结构对材料有效弹塑性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不同方向的方形纤维对于材料的有效模量的影响, 为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性能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柳春红 《煤炭技术》2005,24(3):84-85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房屋为上刚下柔的结构体系,在历次地震中屡遭破坏。文中从刚度、强度、延性几个方面对该类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抗震概念设计的几点建议,对于此类建筑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筒夹层结构,运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振型分析,得出了该结构的自振特性;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夹层结构采用钢结构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减震作用,采用钢夹层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高层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刘国庆 《煤矿机械》2014,35(6):50-51
对主井井架进行模态分析获得井架的各阶固有频率与振型,然后在模态分析基础上,分析井架结构在EL Centro地震波情况下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现役井架在8级地震波作用下超过钢材许用应力,在井架中间部位出现断裂损坏。分析结果为井架动态特性研究、抗震性能研究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为缩尺寸井架抗震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强 《煤炭工程》2003,(11):27-30
房屋由建筑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组成,建筑抗震设计在解决主体结构的抗震问题时,同时应考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问题,后者的抗震设防目标与前者的三水准设防目标相衔接,但允许损坏程度略大,分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控制。该文结合理论特点及工程实践体会,按现行规范精神,对房屋非结构构件抗震的设防目标、计算要求、基本构造措施等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而阐述了现阶段性能抗震思想的一般思路并给出了性态设计的流程图。重点论述了基于位移的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以我国新抗震设计规范为线索,探讨了我国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