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三尖杉酯碱对白血病细胞分化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om)对白血病细胞分化和肿瘤转移的影响.采用四氮唑蓝法检测HL-60细胞的分化及测定游离磷含量观测肿瘤细胞Na+-K+-ATP酶和Mg++-ATP酶活性.肿瘤转移模型采用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观测肺转移灶数和小鼠足跖接种P388白血病细胞观察动物生存期,且用γ射线测定法评价125I-纤维蛋白原与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Hom1.5~4.5μg/L能诱导HL-60细胞分化,Hom0.1μmol/L24h对Friend白血病细胞Na+-K+-ATP酶活性抑制,对Mg++-ATP酶活性无影响,Hom0.5~1.5mg·kg-1/d剂量下能抑制Lewis癌肺转移和P388白血病细胞淋巴道转移,以及Hom2~10mg/L抑制纤维蛋白原与癌细胞的结合.提示Hom能通过以上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抗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6例晚期癌症病人通过自身LAK细胞联合rhIL-2进行治疗的近期疗效,结果表明:本疗法对经其他传统疗法治疗无效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有改善自觉症状,提高生产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本疗法副作用为个别病人轻微寒颤。  相似文献   

3.
HMBA和亚硒酸钠对人胃腺癌细胞的诱导分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5×10(-3)mol/L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和3×10(-6)mol/L亚硒酸钠诱导剂组合处理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结果细胞的群体增殖和DNA合成均受到显著抑制,生长抑制率最高达72.8%,DNA合成的抑制率达84.1%,液门测定的CPM值也较诱导处理之前降低了5.26倍;同时,MGC80-3细胞的表型由典型恶性特征向相应正常细胞类似的形态结构特征转变,细胞对裸鼠的致瘤性也明显降低(P值<0.05)·表明HMBA和亚硒酸钠的组合能够有效地诱导人胃腺癌细胞的分化,而且这种诱导分化作用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诱导物所产生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野生型p53基因重组体腺病毒介导的肿瘤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同源重缚方法构建了野生型p53全长cDNA的重组体腺病毒,通过转导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和黑色素瘤细胞系WM-983A,证实腺病毒能介导p53基因进行有效转移,并能显著抑制这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能力,生长抑制率分别这到93%和86%,对两种肿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实验表明,p53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流式细胞计数DNA片段化及TUNEL分析证实,P53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G1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含pgk启动子驱动的HSV-tk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pLNTK,将HSV-tk基因转移至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命名为SHGLNTK)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命名为B16LNTK).体外实验证实核着类似物ACV对SHGLNTK细胞和B16LNT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分别高于亲本细胞1000和400倍.转HSV-tk基因细胞与亲本细胞按不同比例共培养时,亲本细胞对ACV的敏感性明显增高,存在旁观者效应.首次应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进行裸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ACV能完全抑制SHGLNTK细胞在裸小鼠体内肿瘤的形成,对裸小鼠体内已形成的SHGLNTK肿瘤的治疗效果与对照SHG44肿瘤相比,肿瘤体积缩小80%;用B16LNTK细胞接种同系C57/BL小鼠,经ACV治疗后,B16LNTK组小鼠的肿瘤较对照组B16肿瘤小95%.HSV-TK/ACV系统原位基因转移治疗SHG荷瘤裸小鼠、B16荷瘤小鼠,原位注射病毒悬液/ACV治疗组的SHG肿瘤、B16肿瘤分别较对照组肿瘤小50%,43%,原位注射PA317/LNTK细胞,ACV治疗的SHG肿瘤较对照组肿瘤小90%,以上实验结果,统计学上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  相似文献   

6.
利用单细胞克隆化培养技术,对小鼠肺脓癌LA795细胞系进行单细胞克隆化培养,分离出8个亚系,体外培养35代内生物学特性稳定,反复液氮冻存能复苏。将其中4个亚系细胞在裸鼠体内移植,结果命名为LA795-C6的细胞亚系较命名为LA795-C7的细胞亚系具有更大的肺转移能力,表明了母系确实存在转移潜能不同的异质细胞;将高、低转移潜能细胞体外培养,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高转移潜能细胞比低转移潜能细胞表现为更幼稚,且更具有生长活跃性的特点,说明高转移亚系LA795-C6和低转移亚系LA795-C7在体外培养存在着分化程度上的差异,且该肿瘤体内转移能力和体外培养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这提示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其分化程度和体内转移潜能有密切的矢系。  相似文献   

7.
对小鼠肺腺癌细胞系(LA-795)高、低转移亚系(LA-795-C6和LA-795-C7)体外培养第20及30代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进行比较,结果高转移细胞染色体众数较低转移亚系细胞具有不稳定的特点,表明转移潜的差异和遗传物质的稳定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CEA高表达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例人肺高分化腺癌手术标本直接移植于NIH裸小鼠皮下,建立了CEA高表达人肺高分化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LAX-91),裸鼠间已传32代,历时2年余。LAX-91潜伏期短,生长稳定,移植成功率100%。各代和多植瘤病理组织学观察均保持了原病人肿瘤的结构,并且有分泌功能,染色体分析显示人恶性肿瘤特征。血清CEA含量多次测定结果表明,LAX-91具有稳定高分泌CEA的生物学特性。该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诱导杨树结瘤固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6种植物激素(2,4-D、NAA、IAA、IBA、6-BA、S.L.)用不同浓度处理杨树无性系NL-80106组培苗根系,其中2,4-D、IBA、S.L.有不同程度的诱瘤作用。以2,4-D和IBA诱导结瘤最为稳定有效,2,4-D诱瘤的最适浓度1.0~1.5mg/L,IBA为2.5~3.0mg/L。分离、回接和显微镜观察表明根瘤菌在诱瘤剂作用下已侵入诱导瘤。诱瘤剂在接种根瘤菌情况下对苗木生长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无论株高、鲜重和叶绿素含量都高于对照,尤以IBA(3.0mg/L)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ORL1(opioid-receptor-like1receptor)及最近发现的ORL1的内源性激动剂(nociceptin)在痛觉的调制机制中扮演着某种重要角色.通过Northern杂交技术在人的神经母细胞SK-N-SH中检测到ORL1受体mRNA的天然高量表达;cAMP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发现,在经nociceptin处理的SK-N-SH细胞中,由环甘酸环化酶激活剂(Forskolin)引起的细胞内cAMP水平的升高受到抑制,其IC50为60±15nmol/L,最大抑制率为70%.同时,用delta阿片受体DOR激动剂(DPDPE)、Mu阿片受体MOR激动剂(DAGO)分别处理SK-N-SH细胞,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但抑制率均不如nociceptin.发现阿片受体的广谱拮抗剂(naloxone),可使nociceptin及DPDPE的抑制作用反转;用DOR的特异性拮抗剂(naltrindole)只能使DPDPE的抑制反转,而不能影响nociceptin的抑制作用.用5μmol/L的nociceptin对SK-N-SH细胞进行20min(37℃)的预处理,可引起细胞对nocicepti  相似文献   

11.
带有单纯疱疹病毒脱氧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腺病毒结合ganciclovir(GCV)对分裂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在感染复数(M.O.I,MultiPlicityofInfection)达到1000时对人体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几乎达到100%.四种人体肺癌细胞株(A549,LAX,SPC,SKY)对带HSV-tk的腺病毒(ADV/RSV-tk)的杀伤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另Acyclovir(ACV)和GCV对感染了重组腺病毒ADV/RSV-tk的细胞都有一定杀伤作用,但杀伤效果有很大差别;就A549而言,GCV的杀伤作用比ACV高7~8倍.此外ADV/RSV-tk结合GCV杀伤肿瘤细胞时有“旁观者效应”,即感染了ADV/RSV-tk的细胞与未感染细胞混合后,后者也明显地遭到杀伤.  相似文献   

12.
视黄酸对BEL—7402细胞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人肝癌BEL-7402细胞分别以5μmol/L、20μmol/L和50μmol/L的视黄酸(RA)处理后,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平均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延长,并呈RA浓度及处理时间依赖性关系.经20μmol/LRA处理的细胞中,r-谷氨酰转肽酶(r-GT)活性自给药后第2天即持续下降,至第6天降至44.5%,而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TAT)活性则持续增高,至第6天较对照组高近1倍.经20μmol/LRA处理5d后,RNA斑点杂交分析表明p53基因转录加强,而N-ras基因表达下降,提示该两基因的表达变化可能在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及逆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关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生长调节剂对香石竹茎尖诱导形成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香石竹的茎尖作为外植体,分别接种于添加不同量细胞分裂素(6-BA或KT)及生长素(NAA)的MS琼脂培养基上,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如果只添加6-BA或KT,当两者浓度分别在(0.01-0.5)mg/L和(0.01-1)mg/L时,对芽的产生起促进作用;在大于0.5mg/L和1mg/L时,则抑制芽的产生,培养基中同时加入NAA和6-BA或KT,在NAAR 最小于6-BA或NAA和KT时,利于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金耳水溶性多糖的部分化学性质及抑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耳子实体经热水抽提,反复经Sevag法脱蛋白,获得金耳多糖,Sepharose 4B分级分离呈现双峰(A和B)。其峰A的相对分子质量介于10^5 ̄10^6之间。峰A组分经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鉴定,呈现单一谱带,为一纯多糖。利用硅胶G薄板层析技术,确定峰A组分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组成。利用人肺腺癌裸小鼠模型LAX-83对金耳多糖全组分进行抑瘤试验,结果表明有明显抑瘤疗效。  相似文献   

15.
高原型和山谷型藏山羊生态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高原型和山谷型藏山羊的体态、被皮、解剖、生理和生化遗传标记等生态特征的比较研究表明:高原型比山谷型藏山羊体格较大;毛被白色者较多、毛丛较长、单位皮肤面积次级毛囊较多,产线量高;气管、肺和心脏较发达;血液中RBC、WBC、Hb均较高;体温、皮温均较低,两型藏山羊的Hb、Alb、Am经电泳均显示一条带,无多态性,高原型藏山羊的Tf有3种基因型,即AA、AB、BB,而山谷藏山羊Tf只有两种基因型,即AA、AB。基因频率经x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两型藏山羊的AKP同工酶均有两种基因型,即AKPF和AKPO,AKP基因频率经x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不论是高原型还是汕谷型藏山羊的ES同工酶均有多态性,都有3个带,但两者的E_s同工酶带有明显差异,区带-Ⅱ-2、带-Ⅲ-3、带-Ⅱ-4、带-Ⅲ-2对应比较,差异极显著(>0.01);带-Ⅰ-1、带-Ⅰ-3、带-Ⅲ-1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原型和山谷型山羊的LDH同工酶均有5条带,其活力顺序均为LDH_1>LDH_3>LDH_2>LDH_5>LDH_4,各带对应比较,两个生态类型藏山羊间LDH_1、LDH_2活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荷瘤小鼠为模型,初步观察了痢疾志贺氏菌的抗瘤作用。结果显示:痢疾志贺氏菌能显著抑制DBA小鼠的移植性肿瘤L5178Y,P815的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率,痢疾志工菌还能提高荷瘤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笔脾脏NK细胞杀瘤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华黄芪愈伤组织形成及器官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黄芪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NAA、2,4-D、6-BA、KT等单因子试验和不同比值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组合试验,探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华黄芪愈伤组织形成及器官发生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单因子试验以5.0mg/L NAA、0.5mg/L2,4-D、1.0mg/L 6-BA、20mg/L KT诱导效果较好,诱导频率可达100%,且生长势好。组合试验比单因子试验能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ORL1及最近发现的ORL1的内源性激动剂在痛觉的调制机制中扮演着某种重要角色。通过Norythern杂交技术在人的神经母细胞SK-N-SH中检测到ORL1受体mRNA的天然高量表达;cAMP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发现,在经nociceptin处理的SK-N-SH细胞中,由环苷酸环化酶活剂剂引起的细胞内cAMP水平的升高到抑制,其IC50为6015nmol/L最大抑制率为70%。同时,  相似文献   

19.
黄芪多糖对裸小鼠癌性腹水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人肺腺癌(Anip973)人结肠癌(HC)实验模型证明:黄芪多糖(APS)制剂有明显的抑瘤作用,APS腹腔内注射0.5ml/天连续二周,Anip973组APS的抑瘤率为33%,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HC组APS抑瘤率为20%,P>0.01;无显著意义。实验中我们发现APS无毒性、无副作用,不使裸小鼠体重、脾重量减轻,显然APS对各种肿瘤的治疗,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抗病毒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IL-2或IL-2+PHA-P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体外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LI-LAK细胞)的诱导及对其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00~500IU/mL.IL-2+5μg/mLPHA-P,孵育时间8~10d为最适的诱导条件,最高可诱导细胞增殖100倍以上。诱导出的LAK及LI-LAK细胞对数种自然杀伤细胞(NK)敏感或不敏感的瘤细胞均有明显杀伤作用。实验还显示,PHA-P的主要作用可能是促进细胞扩增,而非肿瘤杀伤活性的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