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 ,4 7岁。主因左上腹胀满不适伴黑便2个月于 2 0 0 0年 3月 5日入院。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隐痛 ,以进食后明显。以后间断出现柏油样便 ,每次量不多。经B超检查为脾静脉扩张 ,脾静脉内血栓形成。脾大 ,肝脏正常。上消化道造影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既往无肝炎病史 ,无肝炎接触史。检查 :T 36 4℃ ,P 72次 /min ,R19次 /min ,BP 18/ 9 3kPa。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神志清楚 ,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左上腹部隆起 ,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脏未触及 ,脾脏肿大 ,1…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门体分流术能有效地防治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但术后脑病发生率高。门奇断流术因能维持门静脉向肝血流,术后脑病发生率低,但远期复发出血率较高。1967年Warren首先提出选择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减压的概念,并没计了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distal splenorenal shunt DSRS)。世界范围内应用22年的结果显示此手术与其它分流术一样能有效地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同时能维持门静脉的肝灌注血流,脑病发生率低于其它全分流术,因而能明显提高非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的术后存活率。1984年Henderson收集25家医院报道的DSRS 1000例,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报告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26例。手术的特点是在腹主动脉前行脾肾静脉端侧吻合术,手术显露良好,操作方便,时间短,成功率高。由于腹主动脉的搏动所产生的按摩作用吻合口不易拴塞。2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经长期随访,其疗效与传统的脾肾静脉分流术相似。故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是可供选择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4岁.以腹胀痛伴恶心、呕吐3 d收入院,否认外伤史.P 80次/min,Bp 110/70 mm Hg,T 36.4℃,全腹膨隆,压痛(+),叩诊浊音,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血红蛋白53 g/L,2次检测凝血象未测出结果.  相似文献   

6.
患者54岁,女性.轻微碰撞门后出现左侧颜面及双眼四周广泛瘀斑.否认既往有出血素质史.大生2胎,作输卵管结扎时均无出血异常.有糖尿病史.30  相似文献   

7.
颜家长  谢永龙 《消化外科》2004,3(4):236-236,249
脾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性器官之一。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既要有效止血,又要保住脾,为此,众多同仁,进行多种术式改进。近年来,我们在实施脾动脉结扎或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过程中,采用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扩大了保脾的手术适应证,又达到了良好的止血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病例 ,男 ,4 2岁 ,因用匕首自伤 2h入院。查体 :P 12 0次 /min ,BP 8 0 / 5 3kPa。急性痛苦貌 ,表情淡漠。腹正中距剑突 5cm部 ,横行刺入一把匕首并固定。入院诊断 :(1)腹部刀刺伤致腹腔脏器破裂 ;(2 )失血性休克。由急诊科直接入手术室 ,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沿刀刺部取正中切口 ,入腹腔游离匕首周围组织后见 ,门静脉与脾静脉结合部有一横行长约 1 5cm的贯通伤 ,因刀尖嵌入椎体并将刀刺部血管固定 ,游离小网膜腔和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 ,用无损伤钳分别钳夹 ,控制出血后拔除匕首。分别松解钳夹两端 ,冲洗两端管腔内附物后重新…  相似文献   

9.
脾静脉阻塞综合征(SVOS)是指脾静脉周围病变压迫脾静脉或其腔内血栓形成,导致脾静脉血回流受阻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常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等基础疾病.通过文献检索,厘清了SVOS和临床常用的其他类似概念之间的联系,如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等,并从概念、病因、解剖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等7个方面阐述了这一临床综合征的特点.SVOS可手术治愈,应予以高度重视,严防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0.
脾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性器官之一.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既要有效止血,又要保住脾,为此,众多同仁[1]进行多种术式改进.近年来,我们在实施脾动脉结扎或脾动脉栓塞[2]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过程中,采用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扩大了保脾的手术适应证,又达到了良好的止血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脾肾静脉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为推荐脾肾静脉分流术,分析对比了405例脾肾静脉分流术及376例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流术术后再出血者为10.12%,切脾组为21.2%(P<0.001),出血导致死亡者切脾组高于分流组,分别为10.6%与2.96%。但因肝衰死亡者分流组高于切脾组,分别为16.5%与9.8%。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及食管静脉曲张改善均优于切脾组(P<0.01)。根据不同病因分析,肝炎后肝硬变分流术对防止再出血的效果在随访期更明显,分流组为8.6%,切脾组为22.7%(P<0.02)。近期肝衰的发生分流组高于切脾组为8.9%与3.2%(P<0.001)。为了提高脾肾静脉分流术的效果,严格手术指征是降低术后肝衰发生的关键。为了防止再出血,熟练精细的手术操作起到关键作用。预防性脾肾静脉分流术术后再出血为4.9%,切脾组为15.1%(P<0.01)。因出血致死者在预防性分流组为6.2%,切脾组为26.4%。分流组不增加脑病及肝衰的发生率,又可避免继发性肝外阻塞。为了纠正传统端侧吻合术的缺陷,采用改良的侧侧吻合法操作简便,损伤小,又有良好的分流效果,现已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远端脾肾静脉分流与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是外科极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出血常常是致命的。治疗方法有内科估息性治疗:包括各种止血药、垂体后叶素,双气囊三腔管压迫等方法,效果多为暂时性的,再次出血几乎不可避免,并且死亡率极高。手术治疗:包括各种断流手术、脾切除以及各种方式的分流手术,使治疗效果有了改进,50年代以来采取分流术明显的改善了存活率,大大的减少了复发出血的危险。随着经验的积累普遍认为以门腔分流为代表的门体分流手术,虽能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但由于大量门静脉血流入腔静脉,招致逆肝血流,使肝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大量肠道含氨血液进入体循环,造成门体分流术后脑病,这种脑病可高达50%以上。因此近年来为了改善上述情况,多数学者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分流方式,如小口径门腔分流、肠腔分流、脾腔分流、脾肾分流等,既改善了分流术后脑病,又有效的门静脉减压达到防治复发出血的目的。但这些手术吻合口径小、流速慢易形成血栓,造成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高压对大隐静脉和脾静脉管壁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曲张大隐静脉(20例)、门静脉高压性脾静脉管壁(14例)、正常大隐静脉(8例)和正常脾静脉(6例)标本,制作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果电镜下曲张性大隐静脉和高压性脾静脉管壁均出现内皮细胞线粒体变性,平滑肌细胞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增多,肌丝减少等改变。结论静脉高压影响曲张性大隐静脉和高压性脾静脉管壁细胞形态学的重塑,二者的改变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脾静脉与大隐静脉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作用。方法 1994 年3 月~1998 年3 月共采用脾静脉大隐静脉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12 例,男7 例,女5 例,年龄34 ±6.35 岁(26 ~54 岁) 。常规脾切除,游离脾静脉及一定长度的大隐静脉,将大隐静脉经皮下隧道进入脾床,与脾静脉吻合。术中测定吻合前、后门静脉压力。术前及术后1 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定门静脉血流量、血流速率。结果 吻合前、后平均门静脉压力分别为29.38 ±2.75 ,24.68 ±2.55 cmH2O( P < 0 .01 ) 。术前门静脉最大血流速率19.86 ±8.65 cm/s,术后降至16.27 ±7.54 cm/s ,下降18.93 % ( P < 0 .01 ) ;术前门静脉最大血流量1706.32 ±814.27 ml/min ,术后降至1 323.02 ±630 .52 ml/min ,下降22.46 % ( P < 0 .01 ) 。食管钡餐检查静脉曲张消失者8 例,明显减轻3 例,无变化1 例。随访1 ~4 年无再出血,无肝性脑病及死亡病例。结论 脾静脉大隐静脉吻合术可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且无肝性脑病发生,简便易行,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一种快速建立的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家兔动物模型。方法通过对家兔脾静脉主干进行缩窄和脾静脉属支结扎引起淤血性脾肿大,观察家兔脾静脉主干缩窄后脾脏的动态变化。结果脾静脉主干缩窄、脾静脉属支结扎1周后外周血红细胞、血小板即下降,脾脏肿大,并且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脾肿大可持续8周以上;术后第2周起,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符合脾脏慢性淤血改变;但脾静脉主干缩窄后白细胞水平无显著性改变。结论脾静脉主干缩窄法制备家兔继发性脾亢模型,操作方法简单,模型稳定可靠,可以作为脾功能亢进基础研究的一种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巨脾病人在手术中经脾静脉穿刺回收血液,再重新输给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从1988年10月至今对部分巨脾病人应用此法血液回收再输。全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3~58岁,平均45.5岁。斑替氏综合征2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9例。采血量200ml 3例,300ml 5例,  相似文献   

17.
限制脾静脉口径预防脾肾静脉分流术后脑病分析(附15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110003)戴显伟夏振龙马凯王亮戴阳卜宪民近年来,作者联合应用断流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肾静脉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但是,在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吻合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该病.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行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端侧吻合,2例行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端端吻合,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至18~24 cm H2O(1 cm H2O=0.098 kPa).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前4例患者术后每间隔6~12个月复查B超,吻合口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结论 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左肾上腺静脉通常增粗,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是合理、简单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吻合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该病.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行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端侧吻合,2例行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端端吻合,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至18~24 cm H2O(1 cm H2O=0.098 kPa).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前4例患者术后每间隔6~12个月复查B超,吻合口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结论 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左肾上腺静脉通常增粗,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是合理、简单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15岁 ,因进食海鲜类食物后感上腹不适 ,呕吐3次 ,为胃容物 ,约 30min后出现剧烈上腹部疼痛 ,伴面色苍白、冷汗 ;疼痛以胀痛为主 ,无发热、黄疸 ,无呕血、便血 ,无腹泻 ,门诊拟急性胰腺炎、食物过敏症于 1997年 8月 14日急诊入院。查体 :血压 70 5 0mmHg ,脉搏 136次 min ,面色苍白 ,贫血貌 ,腹部稍饱满 ,压痛 (+) ,以脐至剑突中点偏左侧较明显 ,肌紧张 (+) ,肝脾未触及 ,腹部叩诊呈浊音 ,肠鸣音无亢进。急查血淀粉酶 112U ,血常规 :Hb 89g L ,WBC 15× 10 9,N 0 82 ,L 0 18。给予快速扩容 ,抗休克及对症处理 ;腹穿抽出不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