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选题(仔细阅读“继续医学教育园地”栏目的文章,即可找到答案)试题:1.为减轻静脉穿刺后患者拔针时的疼痛感,可采取:A.拉紧皮肤拔针再按压法 B.先拔针再按压法 C.按压皮肤穿刺点拔针法 D.轻压拔针再按压法2.静脉穿刺后缓慢拔针法的拔针速度为:A.0.5~1 s B.1~2 s C.2~3 s D.3~4 s3.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的部位最好为:A.皮肤针眼处 B.血管针眼处 C.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之间 D.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2处4.为减少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出血或淤血的发生,可用:A.拇指纵向按压 B.大鱼际按压 C.止血按压带按压 D.凸面止血绷带按压5.对凝血机制正常的…  相似文献   

2.
曾桂玉 《当代护士》2014,(8):132-133
目的探讨2种静脉穿刺拔针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拔针法,实验组为改良静脉拔针法,比较2组患者拔针时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拔针时疼痛40例、针眼出血20例以及皮下淤血5例;实验组疼痛5例,针眼出血3例及皮下淤血1例。实验组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改良拔针法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静脉拔针法。  相似文献   

3.
外周浅静脉穿刺拔针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静脉穿刺拔针环节往往被忽视,拔针不慎极易引起患者疼痛,穿刺点出血,损伤静脉,重者导致静脉瘀血、硬化[1]。传统理论认为,外周浅静脉穿刺拔针,用干棉球按住针眼,快速拔出针头即可。这种方法仍被大多数医务人员采用。也有报道,用棉签直压法、慢快法、加压法等拔针。2005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输液贴按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例,对照组输液完毕后采用干棉签按压针眼,试验组输液完毕后采用输液贴按压针眼,将这2种方法进行对比,比较2种方法在止血方面的效果.结果 在静脉输液拔针后试验组患者感觉疼痛、针眼出血、皮下淤血发生的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输液贴按压法,在防止皮下淤血、针眼出血等方面优于棉签按压法.  相似文献   

5.
静脉穿刺因按压不当而引起穿刺点出血,临床上时有发生,从而影响再次注射的成功率。为探讨最佳按压法,提高注射成功率,共调查182例女生,结果:慢快法拔针产生的疼痛与出血均明显低于横压法和直压法。结论:静脉穿刺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不在一点上,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123"拔针按压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 02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棉签交换式按压;将1 1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非交换式的"123"拔针按压法。结果对照组的疼痛、皮肤出血及皮下瘀血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23"拔针按压法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少皮下出血或淤血的发生,还减少针眼被污染的机会,更符合临床工作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局部按压的最佳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方法 将6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0例,分别采用交换式按压(传统按压法)和非交换式按压(小鱼际肌直接按压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在静脉输液拔针后疼痛、针眼出血、皮下淤血等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小鱼际肌直接按压优于传统的按压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静脉输液拔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171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直压法、慢快法、加压法进行拔针,然后进行效果比较。结臬加压法产生疼痛及出血明显少于直压法或慢快法。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压拔针法产生的疼痛及出血均明显低于直压法及慢快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2008年1~3月,我们对30例静脉输液患者采用先慢后快的拔针方法,与常规拔针法比较,患者疼痛减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对每例患者进行连续2 d的观察.第1天常规法作为对照组,第2天用改进法作为实验组;患者年龄性别不限,均意识清楚,血管明显,易于直刺血管进行静脉输液,双侧肢体知觉无障碍,浅感觉检查正常.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基础护理学》教材中介绍的静脉穿刺拔针法均为“用于棉签按于针眼处,快速拔出针头”(下称旧法)一直应用临床。运用此法操作,病人血管损伤和疼痛明显。我院护理部自1994年以来,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推广,采用了“迅速技出针头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下称新法)应用于临床,不论是病人疼痛反应,还是血管周围瘀血都大为减轻。为了更进一步确定两种方法的优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选用两组病人做新、旧法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观察对象均为住院输液患者。年龄20~60岁。1.2操作方法对125例病人选双侧手背静脉…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常用的治疗手段。拔针时压迫不当易引起针眼出血,皮下瘀斑,导致皮肤青紫,影响继续穿刺。先用棉签按压,再拔针易造成患者穿刺部位的疼痛和血管内皮的损伤。我院通过对1000例患者的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关于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新拔针方法与旧拔针方法在临床上引起的疼痛反应及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普外科100例住院患者进行手背双侧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对比观察研究。左侧采用快速旧式拔针法(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常规快速拔出针头);右侧采用新式拔针法(观察组:常规快速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结果:新式拔针方法的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旧式拔针方法(P〈0.01)。结论:新式拔针方法可减轻患者对肌肉的刺激,使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减轻,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后拔针技术,能直接影响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现将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减少患者拔针时不适的拔针方法报告如下。传统拔针法输液完毕,嘱患者自行按紧进针部位的吸收垫,由护士迅速将针头拔出。但是,穿刺针眼并不一定在吸收垫的下面,有时甚至会出现皮肤与血管针眼相差达1cm的情况,造成拔针后出血。另外,由于患者用力按压针梗,使针梗与血管壁紧紧相贴,易导致血管壁划伤而引起疼痛。改良后的操作方法首先要将粘贴在患者手上的胶布撕掉,掀开吸收垫,右手在针梗后1.5cm左右处将连接管折叠,左手拇指与食指分开1~2cm放在穿入皮肤处的针眼两旁,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输液敷帖与棉签两种材质按压拔针的效果。方法对98例住院患者同体左右手静脉输液后分别采取输液贴按压法拔针和棉签按压法拔针,观察拔针后止血效果。结果棉签按压法拔针后产生疼痛的发生率为79.6%、皮下瘀斑发生率为5.1%,输液敷贴法分别为35.7%、0,棉签按压法拔针后产生疼痛及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输液敷贴按压法( P<0.05或0.01)。结论输液敷贴按压拔针能有效减少静脉输液拔针后疼痛及皮下瘀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静脉穿刺拔针后预防出血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 ,静脉穿刺拔针后止血法通常是在穿刺点的上方压迫 ,时有引起皮下血肿或瘀血的现象 ,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 ,而且严重影响再次静脉穿刺。我们对 1 30例静脉穿刺后采用远心端压迫止血法 ,避免了以上缺点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30例 ,年龄 1 0~ 78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在门诊连续静脉输液两天以上的7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人.观察组拔针时不关闭输液器开关、顺毛发生长的方向向下撕敷贴、由患者自己按压(下称新式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针时关闭输液器开关、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及由护士交还给患者按压的方法(下称传统法).对比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针眼出血、皮下淤血及针头回血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对拔针时的疼痛反应、针眼出血、皮下淤血及针头回血情况出现明显的差异.结论:静脉输液拔针打开输液器开关、顺毛发生长的方向向下撕敷贴、由患者自己按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局部出血机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慢一快垂直进针技术在胰岛素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8例糖尿病需皮下注射胰岛素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两快一慢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两慢一快垂直进针注射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拔针后滴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度、重度疼痛发生率及拔针后滴液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两慢一快垂直进针注射技术可以明显减轻注射疼痛,避免药液浪费,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静脉输液无痛拔针方法的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采用先按压后拔针方法,并与100例采用先拔针后按压方法就患者主诉疼痛反应比较并统计分析。结果先拔针后按压方法患者Ⅰ级疼痛所占比率(63.0%)明显大于先按压后拔针患者Ⅰ级疼痛所占比率(26.0%)。结论静脉输液后采用先拔针后按压法可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不同护理措施与针眼感染、疼痛的相关性.方法 4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21例,B组20例.A组针眼用75%乙醇消毒护理,B组针眼用5%碘伏消毒护理,术后第1,6周和拔针后,分别观察2组针眼感染及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2组针眼感染数率在外固定术后1,6周及拔针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术术后第1周和第6周,疼痛发生频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在术后第1周,针眼感染组疼痛发生率高于针眼未感染组(P<0.01),而其他时间针眼感染与疼痛无相关性.结论 用75%乙醇或5%碘伏消毒护理对针眼感染数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第1周感染与疼痛有关外,其他时间感染与疼痛无关,用5%碘伏消毒护理可减轻针眼疼痛.  相似文献   

20.
先慢后快无痛静脉输液拔针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EarlySlow,LateFast-APainlessVenousInfusionNeedleExtractionMethodPanFengxiang(AffiliatedHospitalofQinghaiMedicalColleae,Qinghai810001China)静脉输液是治疗和抢救各种疾病的主要给药途经。采用一股方法拔针时常出现出血和疼痛感。为此,对临床静脉输液后拔针法进行了观察,认为先慢后快拔针法较好。观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静脉输液病人40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200例、B组200例,均为男性青年,年龄20岁~35岁。2方法A组采用先慢后快拔针法,即先将固定胶布全部去掉,针头纵轴与血管纵轴平行慢慢向外拔外,当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