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基于远场涡流检测技术的优势,对铁磁性管道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开展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磁性管道缺陷远侧涡流检测仿真模型所得磁场分布规律与真实管道裂纹缺陷检测实验结果一致,满足远场涡流检测原理。远场涡流检测技术能够较好地判定和识别铁磁性管道缺陷,具有良好的学术价值和经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蓓  路浩  邢立伟  张一冲 《焊管》2023,46(2):12-19
基于铝合金型材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建立了铝合金型材内部埋深缺陷检测有限元模型,设计研发了横跨式远场涡流传感器,同时搭建了远场涡流试验检测系统,测试试验了不同频率、埋深检测信号特征以及横跨式远场涡流传感器中激励线圈与检测线圈位置对检测信号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300 Hz频率时检测信号的强度最大;激励线圈中心与检测线圈中心相距20 mm时检测效果最佳;传感器在无提离时对缺陷信息有着更好的测量能力,同时在提离高度1~3 mm时也能测量到缺陷信号;优化后的探头可检测埋深为2 mm、尺寸为63 mm×0.2 mm×8 mm的隐藏缺陷。结果表明,设计的横跨式远场涡流传感器能够实现对裂纹缺陷的定位检测。  相似文献   

3.
锅炉水冷壁管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腐蚀穿孔,最终产生管体爆裂泄漏等严重事故。利用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可发现在水冷壁管上的缺陷,重点阐述了远场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程序,并对锅炉水冷壁进行检测时的工艺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加氢裂化在役高压空冷器翅片管束涡流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炼油加氢高压空冷器翅片管的腐蚀特点,结合远场涡流和常规涡流检测技术能准确检测出在役空冷器翅片管中的缺陷。检测结果和解剖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国内的远场涡流技术(RFEC)研究还处在理论分析阶段,对套损形式的远场涡流电磁仿真还不完善。为此,以二维轴对称远场涡流模型为例进行分析,在利用数学模型推导出电磁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仿真得到信号与管壁厚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分析了磁感应强度幅值对数和相位滞后角沿轴向距离的变化曲线、感应电压幅值对数和相位滞后角沿轴向距离的变化曲线以及管壁厚度与感应电压相位滞后角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远场区检测线圈感应电压相位滞后角与管壁厚度成线性关系,为远场涡流无损检测信号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在储罐底板检测中应用远场涡流检测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远场涡流检测原理、试样制备、检测灵敏度选择和检测仪器及操作条件等。该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储罐底板腐蚀检测,有助于准确评估储罐底板的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储罐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漏测检测、常规涡流检测和远场涡流检测等三个方面研究了石油测井套管电磁探伤技术。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长输管道裂纹的无损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天然气管道铺设越来越多,输送气体压力不断提高,在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管道腐蚀缺陷无损检测技术较为成熟后,天然气管道检测技术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到如何对裂纹缺陷更有效、更准确的检测上。针对天然气长输管道裂纹检测的技术特点和难点,综述了天然气长输管道裂纹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及其发展趋势,重点分析电磁超声、远场涡流和漏磁检测等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探讨利用激光超声和磁致伸缩方法检测天然气长输管道裂纹的可行性,并介绍现有裂纹类缺陷检测信号的定量解释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输管道裂纹检测技术研究,探索裂纹缺陷定量评价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镍基合金换热管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腐蚀失效模式,设计并制作了相应的Incoloy825镍基合金涡流对比样管,选择了合适的自比差动内穿过式探头。经分析与研究,确定了高效、准确的多频涡流检测技术,利用多频涡流探伤仪中的差动和绝对通道分别对换热管局部腐蚀和均匀腐蚀缺陷进行检测。通过不同缺陷特征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多频涡流检测参数,确保了检测过程中对镍基合金换热管局部腐蚀及均匀腐蚀缺陷有足够的分辨率及信噪比,检测精度达到±5%,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0.
及时发现管道变形缺陷并排除安全隐患,对保证油气资源正常运输有重大意义.鉴于此,针对阵列涡流管道变形检测技术进行了电磁理论分析,从磁畴的微观水平上解释了涡流信号的变化机理,提出管道内检测器上阵列探头的3种布置方案,利用Maxwel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阵列涡流管道变形缺陷检测的三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以磁感应强度峰值为特征量对...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热高分油气/循环氢高压换热器不锈钢管束腐蚀泄漏的原因。通过宏观检测、涡流检测、材质分析、腐蚀产物分析等技术手段,认定由于在管束内形成NH4C l结晶,导致垢下腐蚀和紊流状态下的冲蚀。从技术上和管理上提出了应对措施,通过控制材质升级、工艺温度调整、增加工艺注水点等,确保了设备的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2.
常压炉空气预热器热管失效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常压炉空气预热器热管存在严重的积灰和腐蚀问题。通过对翅片热管积灰成固和腐蚀原因分析,提出提高热管壁温、采用ND钢、热管外敷非金属材料、燃油中加添加剂以及增加除灰设施来减缓腐蚀。对减压炉空气预热器烟气出口端的10排热管进行了涂敷搪瓷处理,将常压炉空气预热器烟气侧中后部及出口13排热管更换为无机热传导热管,其中后10排热管材质升级为ND钢,并在常压炉预热器烟气侧增设燃气脉冲吹灰设施。运行表明,达到了防腐蚀并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四川维尼纶厂甲醇转化炉辐射段炉管、对流段翅片管、断裂翅片和脱落残片以及现场收集的氧化物等进行了组织、断口形貌、焊接情况的观察,并进行了成分和结构定性分析.结果证明为炉内超温导致炉管开裂、翅片断裂及脱落.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外取热器壳程的烟气温度很高,使得翅片管温度梯度大,产生很大的热应力。通过调整翅片管不同的结构型式及取热强度,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翅片管在温度及内压两种载荷工况作用下的15个结构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指出了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要点,从而为工程设计的结构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讨论催化裂化装置湿空冷器污垢形成的机理和形成过程,分析碳钢和铝质翅片的腐蚀原因,提出处理措施与对策,并对筛选出的WY-2阻垢缓蚀剂的工业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are presented for an experimental convective-heat-transfer unit and the aerodynamic resistance of tube banks formed from three types of bimetallic finned tubes (BF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the thermotechnical efficiency of BFT are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TCR) and its variation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We were the first to determine the TCR during a rise and fall in the temperature of a steel bearing tub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himicheskoe i Neftegazovoe Mashinostroenie, No. 5, pp. 7–8, May, 2006.  相似文献   

17.
由于冷换设备管束的几种常规检测方法各有利弊,而涡流检测技术能够非常准确检测换热管壁厚的减薄量,从而科学预估管束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对冷换设备进行预知检维修,有效降低了冷换设备管束泄漏,减少了冷换设备的事故发生,从而保证装置长周期平稳安全运行。以常减压蒸馏装置和蜡油催化裂化装置实际生产为例,详细说明了电涡流检测技术在装置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瞬变电磁井间涡流激发的二次场响应可以用于井间剩余油的检测,为提高剩余油采收率,提出基于全空间几何因子的井间勘探方法。利用铝板与全空间放置的发射和接收线圈进行瞬变电磁井间勘探实验,首先将有铝板存在和无铝板存在时接收线圈测量的瞬变电磁总响应相减去掉直接耦合信号,得到只与空间导电介质有关的涡流激发响应(该响应即为井间勘探的有用信号,与地层电导率成正比,可以用来反演地层电导率),然后用涡流激发响应的极性间接地对全空间几何因子极性特征进行定性实验验证,即全空间几何因子在发射或接收线圈两侧极性相反。利用全空间几何因子理论以及井间涡流激发响应解析解进行正演模拟,并与空气以及地层中实测得到的涡流激发响应波形进行对比,从而定量地验证了全空间几何因子在计算井间涡流激发响应时的可行性。通过改变发射与接收线圈的源距,发现了瞬变电磁全波响应以及与铝板有关的井间涡流激发响应幅度随源距的增大而逐渐变小的客观规律,即源距改变,接收线圈对涡流激发响应的灵敏度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9.
对T型翅片刀在实际轧T型翅片管过程中出现的刀刃周围有明显的月牙凹槽、划痕、圆周厚度不均等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T型翅片刀的调刀方法、轧管轴的结构、T型翅片刀的轴向固定方式、尺寸和T型翅片刀的轧管参数进行了改进。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措施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管式加热炉炉管的干冰清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热炉在长周期运行后其对流段炉管(翅片或钉头)外表面积聚了大量的灰垢,大大降低了对流段炉管的传热性能,严重影响了工业炉的正常运行及炼油装置的生产周期。工业炉炉管外表面采用干冰清洗技术,经实际测试提高工业炉热效率2.3%,年节约燃料980t以上,创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