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业用水紧缺与浪费现象同时存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于缓解水资源危机、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灌区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基础工作。结合灌区农业用水过程及特点,提出了灌区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使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理论,以每公顷农业用水情况作为投入因子、农作物每公顷净用水情况作为产出因子,应用于东北的中型灌区南崴子灌区,华北的大型灌区里自沽灌区,西北的中型灌区双树西灌区、小型灌区干桥湾灌区和山城渠灌区,使用DEAP软件进行测算,得出东北、华北、西北各典型灌区的用水效率情况,所得结论与实际灌区基本吻合,验证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农田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南阳引丹灌区内供需水量进行了分析,灌区主要有农业灌溉用水、人畜生活用水、乡镇企业用水及专供城市用水,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占灌区用水量的85%。灌区内供水水源主要为丹江口水库供水、反调蓄工程供水、地下水及引河水,水库供水量完全有保证;地下水作为灌区补充水源,可提供人畜生活用水、部分乡镇企业用水及少量灌溉用水,全灌区供需...  相似文献   

3.
用水管理体制是灌区管理工作的核心,农民用水协会是灌区用水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兴措施。以石津灌区为例,分析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研究了它的发展过程、运行机制和实施效果,讨论了用水协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总结了石津灌区用水协会的管理经验,对实现灌区末级管理的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均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灌区加强需水管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加强需水管理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缓解我国主要灌溉用水矛盾的有效手段.从需水管理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灌区用水实际,分析了灌区需水管理的内涵及面临的挑战,构建了以判断灌区水安全态势,调整供水者供水行为,调整用水者用水行为为流程的灌区需水管理理论框架,提出了建立以公益效益为主、兼顾经营效益的灌区水管单位、完善灌区水价体系和水价政策、建立和完善用水协会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用水者为交易主体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水权交易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大型灌区支渠以下渠系和中小型灌区农业用水计量设施不配套,严重影响了灌区用水量的精准计量和计量收费。文章针对灌区农业用水计量与计量收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投入建立灌区用水计量体系、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水费征收体系、建立灌区用水计量系统管护制度和标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比分析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对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在横向上,跟踪和调研分析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以来。6个典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实施情况和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情况,比较研究了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的规律;在纵向上,以宁夏青铜峡灌区和卫宁灌区为例,详细分析了1991—2007年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过程,剖析了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从农业用水水源及用水现状、农业用水状况、灌区需水保障条件等方面对滦河下游灌区的农业用水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滦河下游灌区农业用水对外来引水的依赖性较大,目前基本能得到保障,但用水安全度较低,在生产用水方面还存在节水空间;灌区大多数农民都不同意牺牲农业用水来保障城市和工业用水,希望对可能遭受的损失给予合理补偿;灌区现行的水价制度并没有真正起到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民用水户协会(WUA)是参与式灌溉管理中一种先进灌溉管理模式.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毛不拉灌区与麻地壕灌区进行农民用水户协会改革,主要目的是通过在灌区末级渠系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立一套符合市场机制的供水和用水管理制度,让用水户参与灌区末级渠系的管理,推动灌区专管机构的体制改革,使灌区的渠道灌溉水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使灌区能够经济自立,确保灌区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对托克托县的项目实施情况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调研和分析总结国内外灌区输水计量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灌区用水管理的需要,研究探讨了广东省灌区渠道的输水效率以及自动计量技术方法,为广东省农业灌区用水计量实现无人值守测流和计量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法,可以面向灌区用水计量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大型灌区水量调配方式高效用水的对策,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型灌区用水现状,论述了大型灌区常用的水量调配方式,提出高效用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西营灌区是凉州区第一个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试点的灌区,自2004年建立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以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简要回顾了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取得的一些成效,指出了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和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测算双牌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意义,系统阐述了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探讨了影响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具体因素。研究成果可为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和灌区的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内乡县打磨岗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为例,对当前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实施条件、管理模式、措施和效益进行研究剖析。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新模式在打磨岗灌区节水灌溉计划用水中的成功运用,为解决当前农村灌区水利工程后期管理混乱的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尺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指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尺度效应的含义,分析了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随空间尺度加大而减少的规律及其原因;根据全国2006年各省测算数据分析,表明随灌区规模的增大,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整体逐渐降低,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其中,大型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异程度最小,而小型灌区的变异程度最大;由于近年国家加大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的投入,大中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表明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已取得显著成效;漳河灌区2008年不同尺度测算结果表明.同一灌区随着空间尺度的减小,即灌区规模的减小,输水距离缩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符合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人民胜利渠灌区是我国开展计划用水工作较早的灌区之一,灌区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引黄灌区实际情况的用水管理办法,在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渠井结合综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用水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对提高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用水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交口灌区东干二支北斗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例,介绍了交口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经营的具体做法、基本特点和运行效果,对于各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灌区管理水平,优化配置水资源,增加灌区自流灌溉面积,达到灌区灌溉管理科学化、所需水量最小化、用水结构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四化"目标,江苏省淮安市洪金灌区开展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践与探索,不仅减少了灌溉管理中的盲目性,而且为灌区优化调度灌溉用水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灌区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辛建军 《陕西水利》2009,(6):147-148
本文通过对段家峡水库灌区原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及对斗渠改制中农民用水协会与斗渠拍卖、管理两种方式的比较,论证了选择农民用水协会的理由.并以灌区两个用水协会的创建与运行为试点,提出了组建协会意义和运作效果.实践证明,在灌区推广用水户参与方式管理,组建农民用水协会是符合灌区发展要求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鸭河口灌区总面积约25×10~4 hm2,涉及效益南阳市方城、社旗、唐河、新野、宛城五县区共计15.88×104hm2耕地,是全国十大明星灌区之一。灌区需水量主要有农业灌溉用水、人畜生活用水、环境生态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城市用水,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占灌区用水量的63%~71%。灌区内供水水源主要为鸭河口水库供水、地下水、可利用的区间径流、灌区回归水。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洪潮江水库灌区存在的工程老化失修及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介绍了灌区管理局采取的灌区节水改造及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工程管理目标责任制、改革用水管理及推行用水户用水自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