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关航 《海南医学》2010,21(4):61-61,56
目的观察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科对5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于急诊内镜下行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止血效果。结果即时止血率达100%,1例在72h内再次出血,近期再出血率为1.7%(1/58),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止血夹治疗 Dieulafoy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不同时期经胃镜诊断Dieulafoy病患者 2 0例 ,1 1例经内镜下金属夹治疗 ,9例内镜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做对照。结果 :内镜下使用金属止血夹治疗全部病例立即止血 ( 1 0 0 %) ,1例金属夹止血后 36h再出血 ,再次放置止血夹 ,出血停止 ;内镜下注射无水乙醇 9例 ,6例出血停止 ,3例再出血行外科手术。结论 :内镜下止血夹治疗 Dieulafoy病疗效满意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性消化道出血,探讨其安全性和治愈率.方法 通过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在内镜下用金属钛夹夹闭出血部位,达到彻底止血的目的.结果 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科对58例内镜检查中发现的非静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19~82岁.其中胃角溃疡14例,食管-胃吻合口出血10例,Dieulafoy病8例,胃肠吻合口出血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例,结肠息肉切除术残蒂出血6例,胃息肉切除术残蒂出血4例,每个出血部位放置1~3枚钛夹.结论 通过金属钛夹在内镜下应用,解决了以往仅用1:10000盐酸肾上腺素注射和喷洒止血及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止血、孟氏液或凝血酶粉治疗非静脉性消化道出血容易再出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内注射高渗盐—肾上腺素溶液联合金属钛夹治疗Dieulafoy病的效果。方法仪器均采用日本Olympus XQ260电子胃镜、内镜注射针和Olympus金属钛夹(MD-850)及推送器(HX-5LR-1)。以出血点为中心,按"米"字形在其周围黏膜内注射1∶1000高渗盐—肾上腺素溶液,然后用金属钛夹钳夹止血。结果56例Dieu-lafoy病患者应用内镜下黏膜注射高渗盐—肾上腺素溶液联合金属钛夹止血疗法,均一次止血成功,无一例发生再出血和其他并发症,止血成功率为100%。结论内镜注射联合钛夹治疗Dieulafoy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高、止血迅速、创伤小、再出血率低、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65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65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治后,出血立即停止63例,即时止血率为96.9%,2例即时止血失败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72h均未出现再出血、消化道穿孔以及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个月,也未见再出血病例。结论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好,止血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止血夹治疗Forrest分级Ⅰ级、Ⅱa和Ⅱb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止血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溃疡性出血且Forrest分级为Ⅰ级、Ⅱa和Ⅱb级99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止血夹组48例,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组(注射组)51例.两组在内科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止血夹组予内镜下上止血夹治疗,注射组予内镜下药物注射治疗.结果:两组即时止血成功率为100%.止血夹组48h内再出血1例,初次止血成功率97.92%(47/48);注射组48h内再出血8例,初次止血成功率84.31%(43/51),两组初次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快速、有效、安全,对内镜下表现为Forrest Ⅰ级、Ⅱa、Ⅱb级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止血夹治疗优于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因呕血和(或)解黑便病人行急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病灶位于食管下端8例、胃底14例、胃体5例、胃窦3例、十二指肠球部4例、十二指肠球部降部交接3例,十二指肠降部5例。对Dieulafoy病灶进行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治疗,内镜治疗后再次出血的病人进行第二次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治疗。结果内镜下止血术后即时止血42例(100%),5例病人(11.9%)72h内因再次出血进行第二次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治疗,2例病人出血停止,72h总的止血有效率为(92.85%),3例(7.15%)病人因效果欠佳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止血率为(92.85%),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内镜下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Dieulafoy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采用内镜下单纯硬化剂注射治疗或硬化剂加钛夹夹闭联合治疗,7例经硬化剂注射加钛夹夹闭联合治疗者均1次达到止血目的,无1例复发。6例单纯应用硬化剂治疗者在第1次内镜治疗后反复出现消化道出血,再次行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后随访无复发。1例单纯应用硬化剂治疗者仍有反复消化道大出血转外科手术。其余8例单纯应用硬化剂治疗者经随访均好转或治愈,无复发。结论内镜检查是诊断Dieulafoy病的首选方法,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加钛夹夹闭联合治疗可推荐作为Dieulafoy病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止血首次成功率为100%,共用止血夹125枚,止血72h内发生再出血2例,分别为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后及吻合口溃疡,再出血率4%,均未转外科治疗,8例患者止血后需输血救治,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消化道出血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止血成功率,使救治效果及生存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出血的防范与治疗.方法 采用PENTAX3831、PENTAX3840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钛夹、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对72例104个结肠息肉进行切除.结果 息肉有效切除率100%,术中出血8例,予钛夹钳夹或根基部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术后6小时内少量血便2例,予静脉注射血凝酶后出血停止,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切除息肉操作方便,疗效确切,联合术前、术后钛夹钳夹、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能有效防范及治疗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效果及转归。结果:80例患者行硬化剂注射治疗过程均顺利,其中一次性急诊止血成功76例;4例于第1次硬化剂注射治疗后72 h内仍有活动性出血,其中1例经第2次硬化剂注射治疗后止血成功,2例再出血后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成功,另1例于注射后0.5 h死亡。80例患者中予硬化剂注射后有胸骨后疼痛12例,低热8例。结论: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外科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患者急诊内镜下止血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进行急诊内镜止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资料,重点分析吻合口出血的时间、内镜下治疗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并且对未能成功内镜下止血的原因进行总结。  结果  在1 058名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吻合口出血患者36名,出血率为3.4%。出血患者以左半结肠及直肠居多(83.3%)。在肿瘤分期和分化方面,以Ⅰ到Ⅲ期为主,占总人数的82.1%,病理以高分化和中分化癌为主(86.1%)。术后72 h内出血患者26例(72.2%),是出血的高发时间段。在36例患者中,内镜下成功止血32例(88.9%),钛夹机械夹闭、电凝止血联合钛夹夹闭是主要的方式(88.9%)。未能止血4例,均伴有漏口,无法明确确切的出血位点,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所有36例患者最终均未出现吻合口漏、腹腔脓肿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72 h内是吻合口出血的高峰时期,急诊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吴达军  罗超  陈维顺 《海南医学》2013,24(2):240-241
目的探讨组织粘合剂内镜下注射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行急诊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 10例患者经注射治疗后9例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为90%,1例患者出现术中大出血死亡。结论经内镜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对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将在内镜下有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根据经济状况选择33例进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另外35例进行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有无并发症。结果:两组即时止血率均为100%,有效止血率在金属钛夹组为93.94%(31/33),药物注射组为91.43%(32/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无穿孔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庞绍春  吴国忠  潘天生 《吉林医学》2013,(31):6479-6481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Dixon)后吻合口出血的治疗措施及预防经验。方法:选择256例行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患者,对出现吻合口出血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直肠癌Dixon术后有13例发生吻合口出血,其中腹腔镜手术5例,常规开腹手术8例,使用管型吻合器9例,手工吻合4例。结论: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出血并发症常见危险因素有肠管裸化程度、闭合器、吻合器的规格及使用技巧、腹腔镜手术、低位或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及术野感染。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局部使用止血药物或填塞压迫止血、直视下缝扎或使用钛夹、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止血、近端结肠或回肠造口、二次吻合等,其中直视下缝扎或使用钛夹、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止血均容易操作,适合推广。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6.
吴付力 《微创医学》2012,7(6):640-641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联合应用治疗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WS)的价值。方法将该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所诊治的52例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行内镜下注射+金属钛夹治疗,B组行单纯内镜下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时间、止血效果和再出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13.5±2.3)min;B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19.3±3.5)min。52例患者经两种方法治疗后均可有效止血。A组无患者再次出血,B组患者有3例患者再出血。结论内镜下注射+金属钛夹治疗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出血止血效果确实可靠、定位准确和操作简便,可作为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出血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镜下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18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组织黏合剂和硬化剂联合治疗,观察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并对近期疗效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急诊止血率达100%,食管静脉曲张总有效率83.9%,胃底静脉曲张有效率70.4%,术后24h不良反应为胸痛46例,低热12例,胸腔积液2例,上腹部不适23例,1周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无异位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内镜下金属钛夹对高危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内镜下提示有活动性出血或近期出血的93例患者,依照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及有无并发症。结果:两组即时止血率均为100%,实验组再出血率5.66%(3/53),对照组再出血率为22.50%(9/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751,P0.05)。全部病例均未出现穿孔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高危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息肉及并发出血后,止血的护理配合,总结护理在止血前、后的重要性。方法:对42例患者经病理排除恶性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息肉治疗并发出血者,均在内镜下行止血术。护士在术前做好患者和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内镜操作医生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护理;对18例患者在内镜直视下对出血灶使用冰盐水100 mL+去甲肾上腺素80~20g喷洒止血。9例患者在内镜下使用0.9%NCI5 u+肾上腺素1 mL注射3~5点止血;15例患者在内镜下使用金属钛夹夹闭止血。结果:治疗成功率和根治率达100%,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无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具有效果好,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结论:护理工作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并发出血,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并发出血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内镜下注射硬化剂乙氧硬化醇与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227例均采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治疗。根据硬化剂种类不同分成两组:A组120例次给予乙氧硬化醇注射治疗,B组107例次给予聚桂醇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72h止血率及并发症如发热等的发生率。结果:两种硬化剂治疗后72h止血率相当,无明显差异,但是B组术后发热的发生率较A组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镜下采用乙氧硬化醇和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率相当,除发热外其它并发症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聚桂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