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三、设计和开发 1.设计和开发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ISO 9000:2000标准中,对设计和开发所作的定义是:将要求转化为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同时ISO 9000:2000标准还指出:"术语'设计'和'开发'有时同义的,有时用于整个设计和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2.
“过程”是理解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关键和基准。本文首先是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过程”的含义,当组织中所有的活动都可以归结到过程上时,对重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按标准要求进行控制,即是ISO9000族国际标准所要表达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三、设备监理服务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规范内容 1.设计开发的定义设计和开发是把顾客的潜在需求转换为产品要求的过程。设计和开发有时是同义的,但在不同阶段可以使用不同的术语。针对拟开展的某一类项目即没有从事过某一专业范围的设备监理服务项目时可以理解为“开发”。  相似文献   

4.
当前,2000版ISO 9000族标准已经正式颁布实施,许多通过94版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组织都正在转换实施2000版ISO 9000族标准,笔者认为获证组织在转换实施2000版ISO 9000族标准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合理删减,重新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范围 ISO 9001:2000(以下简称“新标准”)中规定:“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因此,组织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适用的法律法规要…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是由组织结构、职责、过程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以保证产品满足规定和潜在的要求。随着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用户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在现代先进制造环境下,产品质量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仅仅指“产品与设计要求的一致程度”,更主要是指产品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质量还意味着产品对市场或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市场或用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和不可预测的,因此,只有开发周期短、上市速度快的产品才最有可能满足市场需求。21世纪市…  相似文献   

6.
对GB/T19001-2000标准中"设计和开发"条款的删减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该条款的删减在不同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分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设计和开发是将要求转化为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确定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确定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组织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随着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予以更新。有的组织在设计和开发时,由于管理和控制不适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设计和开发失误和差错,导致了一些弱项工序和漏洞环节,影响了产品实现的效率和绩效i设计和开发的先天不足是组织的最严重浪费,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常常是设计和开发的后遗症,需要组织再次配置资源对设计和开发的后遗症加以改进才能达成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保持持续优势,就必须不断引进、吸收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这就关系到企业的设计开发的话题。陶瓷厂的设计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其内容大体上包括产品新款式或新的生产工艺技术应用(为表述方便,以下统称新产品)。对于新产品,各企业对其设计开发过程的控制情况不同,其效果也各不相同,其中不乏存在因新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缺少科学、规范的方法问题。采用ISO900l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7.3设计和开发的控制进行新产品研发的管理,不仅能使新产品开发风险大大减小,而且.会提高新产品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9.
孙宝银 《质量春秋》2004,(11):41-43
ISO9000:2000标准对文件的定义是:文件是信息及其承载媒体。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一项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文件化转换,形成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具有符合性和可操作性。文件满足标准的要求是必要条件,满足组织的要求是充分条件。组织应按照ISO9000标准对文件控制的要求来编制和实施组织的体系文件,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质量主要来自于设计。创新设计是企业质量战略、质量策 划的主攻方向,是市场与企业的支撑点。1 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起初,人们认为“产品质量是检验出来的”,企业只注重检验把关,强调符合标准;后来 ,人们认识到“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企业又关注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至今,我们的 质量管理仍以制造过程为重点。现在,人们已开始意识到“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设计过程将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 求转化为规定的特性和产品实现过程的规范,设计决定了产品的适用性。虽然质量检验、生 产过程的质量控…  相似文献   

11.
董海萍 《价值工程》2011,30(11):298-298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数字电子技术》中的一节重要内容。文章将围绕"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环节来阐述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33):198-199
为了提高"道路勘测设计"的课程设计效果,结合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三本院校的实践教学的实践情况,学生可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步骤,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6):200-202
《设计初步》作为建筑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启蒙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有限的课时内其涵盖的内容繁杂而庞大,学生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完成与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顺利衔接。将《设计初步》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单元模块,研究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组合方式,设计了"互换式"、"合作式"、"研讨式"、"观展式"、"情境式"等新的教学法,以适应各个单元模块的教学要求,并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徐琨 《价值工程》2010,29(11):114-115
本文以欧洲的设计作品为例,分析指出室内设计等同于"室内建筑"的设计,并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光线设计、绿色生态设计、科学设计、家具设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室内建筑"设计所涉及的内容。文章认为"整体化设计、细部设计、文化交融及坚持功能原则"仍为当今欧洲室内设计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郑光顺 《价值工程》2011,30(21):203-203
针对传统"综合指数"教学中的缺陷,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分析,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等基本思想为教学主线,提出更加有利于内容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12):171-172
随着21世纪经济步伐的加快,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在经济发展中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的不断挖掘,这些都不同程度的使全球的气候变暖,使得日益凸显的坏境压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大力贯彻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共同的话题。本篇文章将以绿色设计为前提,初略的分析了我国在面临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出现产出小耗能高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通过"绿色设计"可实施的方案来解决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所出现的问题。分析实现低碳循坏的可实施性发展的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8,(11):116-118
本文是根据河南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设计出"8"字循迹小车,该小车的驱动行走及转向能量是根据重力势能转换原理,完全依靠给定砝码的重力势能转换而来。通过不断对"8"字小车的摸索,小车的设计以及对各个零件的设计得以创新、用MATLAB软件程序给各个参数赋予初值得出最优解以及对小车的前景做出简单的陈述。  相似文献   

18.
“可演进”的物流企业发展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俊 《物流科技》2009,32(8):106-108
文章结合物流企业的发展与转型,从市场供应与需求两方面入手,结合企业个体如何实现发展、成熟、成长,以适应国家物流整个产业的调整振兴,最终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提升综合服务水平。采用企业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方法,通过针对物流企业发展的供需矛盾剖析、企业发展定位确立.提出可以普遍适用并可以演进的企业发展工程设计。对目前国内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实践指导与方法选择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物流成本的“冰山”中,最为庞大的不是浮在水面上的直接物流成本,而是在水下庞大的“冰山”。国有企业冗资巨大,许多企业的产品严重积压,资产僵化,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些严重缺乏活力、缺乏流动性的物资、资产带来的隐性成本大幅上升,就是物流成本在水下的“冰山”。这一“冰山”既是包袱,也为物资“银行”的运作准备了不少“储备金”,物资“银行”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这些“储备金”的投资管理,让这些物资、资产真正活起来、流动起来,并且增值。 也许,物资“银行”的概念并不存在于任何金融辞典中,但通过现代金融与物流运作模式的创新,能够使国有企业庞大的冗资得以激活,流动起来,并带来增值。  相似文献   

20.
陈斗 《价值工程》2010,29(7):255-256
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教学目标、学情、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5个方面对《等效电源定理》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