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了解我国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方法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250家医疗机构开展大规模调查。结果全国医疗机构传染病总的漏报率为23.1%,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率为76.0%,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为75.9%,网络录人报告卡上关键指标与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上相应指标的一致率仅为50.3%。结论我国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不容乐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和报告管理工作现状,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和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方法调查南宁市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4年1—11月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抽查8例法定传染病病例,核对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及网络直报系统电子卡片三者之间的信息,计算传染病漏报率、及时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以及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结果调查传染病病例338例,漏报率为2.07%,乙、丙类传染病漏报告率分别为1.75%和2.23%。及时报告率为99.70%,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96.07%,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为83.99%,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为92.15%。结论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漏报率较低,但与其他城市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应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和报告培训工作,健全机制,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的填写,全面提高传染病信息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根据安庆市2018年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调查结果,采取行政管理措施后,评价2019年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方法 按照安庆市2018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专项检查方案和2019年安庆市传染病报告质量现状调查方案要求,分层抽取医疗机构传染病诊断病例和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核对相关信息,分析两年的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质量.结果 201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1.071%)较2018年(79.029%)上升了 15.2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25.640,P<0.01);2019年及时报告率98.039%,较2018年上升5.084%,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质量未有改善,纸质卡与网络电子卡一致率(74.731%)有明显降低(x2= 9.096,P<0.01).结论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干预,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四川省达州市传染病报告情况,为提高达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对达州市7个县(区、市)的县、乡两级28家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28家医疗机构2013年共计报告3 856例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1.10%%,及时报告率为98.68%,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95.83%、准确率为93.85%,纸质报告卡信息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为92.46%。结论达州市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漏报和迟报现象,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纸质报告卡信息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亟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现阶段吉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医疗机构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 结果 本次抽取35家医疗机构,调查病例884例,进行网络直报868 例,报告率98.19%。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32,P<0.001)。报告及时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一致率和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分别为100.00%、100.00%、96.54%、92.74%和100.00%,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一致率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00,P<0.001; χ2=6.768,P<0.001)。 结论 2019年吉林省传染病报告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漏报和报告不规范等问题,应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2004年初泰安市与国家同时启用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系统,2018年是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第14年。本研究调查泰安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为进一步规范疫情工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7年10月及2018年1、4、7月4个月6个县市区30家医疗机构。对2018年度行政部门用于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组织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奖励机制建立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疾控机构日常监测、技术指导和评估、技术培训以及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和设备配备情况;对医疗机构诊疗记录登记情况、院内自查、评估及相关技术培训等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结果泰安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99.72%,报告及时率为99.86%,纸质(电子)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99.54%,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准确率为98.61%,报告卡与网报卡片内容一致率为99.54%,报告卡有效证件号码填写完整率为99.54%。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4,P0.05;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0,P0.05。共抽查法定传染病病例2 138例,其中门诊病例1 564例,住院病例574例;涉及病种17种,覆盖全市主要流行的法定传染病病种总数70%。6家卫生行政部门、6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30家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效率均有所提升。结论泰安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情况基本完善,传染病报告质量有待提高,管理模式和报告工作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广西56家医疗机构,现场调查其传染病管理工作情况及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质量,应用R 4.2.1软件拟合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抽查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的法定传染病病例1 360例,查阅纸质传染病报告卡777张,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5.88%、及时报告率97.93%、完整率97.43%、准确率67.37%、一致率90.09%、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93.44%。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报告率、及时报告率、一致率、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日志填写规范(PR=1.33, 95%CI:1.08~1.64)、落实自查工作(PR=1.45, 95%CI:1.08~1.95)、配备2人及以上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PR=2.57, 95%CI:1.67~3.96)均能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率;电子病历系统具备传染病自动提醒报卡功能(PR=1.41, 95%CI:1.12~...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陕西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进一步提高我省传染病报告质量。方法 2017 - 2019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抽取3 个市,每个市随机抽取2~4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取综合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进行现场调查,计算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和有效证件号填写率,并利用TOPSIS法进行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2017 - 2019年陕西省共抽取65家医疗机构,现场核查乙丙类传染病26种2 492例,其中2 476例进行网络直报,全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99.36%,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 = 10.920,P = 0.001)。报告及时率、传报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有效证件号填写率分别99.96%、93.37%、87.29%、84.04%和99.47%。二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最高,三级医疗机构次之,一级医疗机构报告质量较差。结论 2017 - 2019年我省传染病报告质量总体较好,但仍存在漏报、报告不及时、报告准确率、一致率较差等问题,应进一步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9.
阮明谦 《职业与健康》2008,24(7):683-685
目的了解河南省淅川县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方法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淅川县2006-2007上半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个案、网络直报能力及漏报调查资料。结果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均实行了传染病网络直报,但存在疫情管理不规范、网络直报系统运行和维护经费困难、人员配备不足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问题;传染病总的漏报率为15.70%,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为79.05%,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与网上录入报告卡片中的内容一致率为87.09%,仅有少数未审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率为86.99%。结论淅川县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工作发展不平衡,应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加强培训,加大经费投入、督导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充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现状,发现医疗机构中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按医院等级分层从2011年全市484家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中随机抽取49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其中一级医院36家,二级医院10家,三级医院3家。调查内容有;医疗机构的诊疗登记、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及网络录入情况,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评价指标包括传染病漏报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录入一致率。结果从49家被抽查的医疗机构中共搜集到门诊、住院病例464例,传染病报告卡429张,全年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5.60%。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92.89%;卡片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录入一致率分别为94.17%、92.07%和89.74%。结论南充市医疗机构医院级别越高,传染病报告总体质量越好。应重点加强一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合肥市省市级医院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病例报告情况,为提高丙肝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年1~3月份丙肝病例报告较多的2家市级和2家省级医疗机构,调查和分析2014年第一季度丙肝住院病例报告质量。结果 4家医疗机构共登记79例丙肝病例,漏报9例,漏报率为11.39%。其中省级医院的漏报率为5.66%,市级医院的漏报率为23.08%,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2,P=0.022)。诊断分类错报率为32.86%,急慢性分类错报率为47.14%,省级医院错报率均低于市级医院,错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4家省、市级医疗机构丙肝病例报告数据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2.
姜文国  王燕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2):159-159,161
[目的]做好疫情网络直报工作,提高疫情报告的质量。[方法]对2005年济宁市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收到传染病报告卡27 874张,其中来自县及以上医院21 062张,占75.56%;乡镇卫生院2 845张,占10.21%;其他单位3 967张,占14.2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1张,占0.62%。27 874张报告卡的未及时报告率为9.03%,未及时审核率为4.74%,重卡未及时剔除的4张,无县区传染病零缺报,疫情报告综合指数为3.44。[结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及时性、准确性较高,但各县(市、区)报告质量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包头市医疗机构梅毒诊断准确率和报告疫情上升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包头市9个旗县区涉及梅毒诊疗筛查的34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调查,查看传染病报告卡、门诊日志和检验室原始登记本,并收集2010—2012年相关人群的梅毒监测/筛查资料。结果34所医院中21所医院网报梅毒病例643例,用梅毒抗原和非梅毒抗原血清学试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上报345例,实验室诊断准确率为53.65%。各级医院间实验室诊断准确率有显著性不同(χ^2=124.133,P〈0.01),其中市级三级综合医院、私立医院实验室诊断准确率较高为67.24%和72.34%,市级二级医院和区级医院较低为19.48%和27.66%。547人中,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胎传梅毒的主要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知晓率分别为42.23%、30.53%、34.37%、68.01%,隐性梅毒诊断标准知晓率为24.50%;RPR和TRUST为常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诊断方法的知晓率为36.75%。常用的4种梅毒抗原血清学试验诊断方法(TPPA/TPHA/TP—ELISA/TP快速)知晓率为23.58%。梅毒实验室血清学实验诊断方法皮肤科医生知晓率最高为92.86%,相关临床科室最低,为56.07%。结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梅毒诊断知识掌握不够,转介机制运行不畅,管理人员过度报告,导致梅毒正确诊断率下降,部分假阳性或非现患病例也被作为梅毒病例上报,造成梅毒疫情报告虚高。  相似文献   

14.
韶关市新丰县1997-2006年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逊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8):754-756
目的掌握韶关市新丰县各级医院传染病漏报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对该县各级医院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1997-2006年共查出乙、丙类传染病2483例,漏报677例,平均漏报率27.27%;乙类传染病漏报率(24.16%)低于丙类传染病漏报率(66.48%)(Χ^2=7.54,P〈0.01)。2002-2006年平均漏报率(13.26%)低于1997-2001年平均漏报率(40.84%)(Χ^2=5.31,P〈0.05);县级医院的漏报率(12.30%)低于镇级医院(40.80%)(Χ^2=6.45,P〈0.01)。共对2631张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了分析,其中及时报告1507张,平均及时率(57.28%);实现网络直报前1997-2003年平均及时率(28.04%)低于直报后2004-2006年的平均及时率(80.95%)。结论要减少传染病的漏报、迟报现象,提高各级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必须加强传染病报告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增强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意识。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某市2008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江西省某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及报告质量现状,掌握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提高疫情报告管理质量。方法采用分级抽样方法,对本市317家医疗机构进行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结果传染病漏报率平均为4.78%,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漏报率有显著差异.分别是市级2.30%、县级3.01%、乡级8.78%、个体14.39%和其他20.00%。分病种漏报数较多的是其他感染性腹泻、肝炎;传染病未及时报告率为4.82%,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未及时报告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市级5.71%、县级2.63%、乡级6.45%、其他0.00%和个体20.25%。报告卡不完整率为93.15%,填录卡一致性为92.81%,重卡率为0.24%。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强化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0—2013年潍坊市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微生物污染状况,为保障血液透析安全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透析机反渗水输水管末端透析用水与透析器出口透析液为样本,对潍坊市2010年15家、2011年20家、2012年22家、2013年24家医疗机构展开每年一次的定期监测。对样本采用鲎试剂检测法测定内毒素含量,采用营养琼脂倾注平板法测定菌落总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0—2013年共检测透析用水81份,总合格率为91.4%,逐年合格率分别为100.0%、95.0%、77.3%、95.8%。其中2012年合格率最低,各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透析液81份,总合格率为93.8%,逐年合格率分别为100.0%、95.0%、81.8%、100.0%。其中2012年合格率最低,各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3共检测全市5家市级医院、19家县级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162份,其中市级医院合格率为100.0%,县级医院总合格率为88.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7,P0.05)。结论 2010—2013年潍坊市部分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微生物指标存在不合格现象,县级医院问题突出,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血液透析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福建省传染病重复报告情况,以期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方法采用SAS 9.2软件分析福建省2004~2013年传染病报告卡。结果 2004~2013年重复报告12 449张,平均重卡率0.63%,调整发病率546.20/10万(P〈0.01)。各年度间总体呈现递减趋势(P〈0.01),平均增长速度为-25.20%。地区差异明显(P〈0.01),福州最多5 163占41.66%,其次漳州11.65%,莆田10.22%;平潭重卡率3.76%是十年平均重卡率的6.01倍。病种重报不同,乙肝占76.30%,手足口4.97%、梅毒4.68%、其他感染性腹泻4.24%、肺结核4.04%、丙肝2.67%6种疾病占96.90%。其中丙肝重卡率2.02%,是十年平均重卡率的3.11倍。调整发病率前后比较福州(P〈0.01)、平潭(P〈0.01)、莆田(P〈0.01)、漳州(P〈0.05)、乙肝(P〈0.01)和2004~2009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优化网络直报系统查重功能,加强报告卡信息规范填报,部分地区和病种重复报告较多在计算发病率时应调整。手足口等急性传染病重报情况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吴美菊 《职业与健康》2009,25(3):276-278
目的 比较采用中围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方式与传统的邮局寄送传报卡的方式对传染病疫情E报的及时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通过2种方式上报的传报卡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报告方式及时性的差异。结果 2004年通过2种方式上报的报告卡分别为829张,网络直报方式上报传染病疫情平均用时0.39d,上报及时率为91.07%;邮局寄送方式上报传染病疫情平均用时2.23d,上报及时率54.04%,2种方式上报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5.486,P〈0.01)。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上报及时率也存在差异。结论 通过网络直报方式上报传染病报告卡的及时率更高,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完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层网络建设,发挥网络直报方式在传染病疫情控制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邵阳市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卫生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海燕  伍忠辉  刘艾生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74-2076
目的掌握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卫生防护现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检测,对机房建设的预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及机房卫生防护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邵阳市现有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预评价率为28.78%。2002年后建设的机房其预评价率(44.07%)明显高于2002年前(8.04%)(P〈0.01),市级医院已达95.45%,县级医院为54.76%。现有机房总体合格率为32.20%,二级以上医院机房合格率(63.53%)明显高于二级以下医院(10.00%)(P〈0.01),市级医院机房合格率(64.71%)和县级医院(52.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市县级医院机房合格率(56.86%)明显高于乡镇等其他医院(7.77%)(P〈0.01)。结论乡镇医院是放射防护工作最薄弱的地方,应重点抓好基层医院的放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2004年传染病监测时效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福建省传染病监测时效性。方法利用福建省2004年网络直报系统的传染病个案库,分析网络直报各环节的时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医疗机构的“诊断→生成”总的P50为1天,比该省2001—2003年P50为7天提前了6天;0天及时率为46.46%,比2001—2003年的12.68%增加了27倍。推断分析提示,传染病监测的时效性与不同行政区、报告单位、病种有关,县及县级以上医院、中医院监测时效性为最好,P50为0天,但0天及时率仅为50.76%,且病例来源占70.0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最差,P50为3天,与其报告病例来源于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卫生院有关,卫生院较差,P50为2天;卫生院、CDC网络直报的病例占21.21%。CDC的“生成一确认”总的P50为4h,24h内及时率为63.65%。结论实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监测时效性由过去的7天降至当今的1天,但0天及时率未过半,必须进一步加强系统全员培训、医院内部管理、CDC自身完善,优化网络直报系统,尽快解决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卫生院网络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