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经过分析绝经后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原因,探讨绝经人群的合理取器时间和取器要点.方法:取器前阴道穹隆放置卡前列甲酯栓后使宫颈软化.宫腔镜检查62例取器妇女,分绝经1~2年组(A组)30例,绝经>2年组(B组)32例,比较各组IUD取出情况.结果:两组中阳性检出率10例,为环嵌顿、宫颈硬韧、宫颈粘连等,取器困难率80%,余52例的取器困难率11.53%.结论:子宫萎缩、环嵌顿、宫颈粘连、宫颈硬韧及环老化等是围绝经后妇女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取器时间,环到期时及时更换可降低取器困难率.  相似文献   

2.
230例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原因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玉坤 《吉林医学》2008,29(12):1022-1023
目的: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原因,探讨宫内节育器取出的最佳时间和取器要点。方法:通过B超检查230例围绝经期妇女,分为围绝经组(A组)106例、绝经1-3年组(B组)60例及绝经3年以上组(C组)64例,比较3组间IUD取出情况。结果:3组中检出阳性32例,为节育环嵌顿及宫颈粘连等,取环困难率达83.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萎缩、宫颈粘连、宫颈坚硬、环嵌顿及环老化等是围绝经期妇女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原因,探讨宫内节育器取出的最佳时间和取器要点。方法:通过B超检查230例围绝经期妇女,分为围绝经组(A组)106例、绝经1~3年组(B组)60例及绝经3年以上组(C组)64例,比较3组间IUD取出情况。结果:3组中阳性检出32例,为节育环嵌顿及宫颈粘连等,取环困难率达83.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萎缩、宫颈粘连、宫颈坚硬、及环嵌顿、环老化等是围绝经期妇女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闫玉坤 《吉林医学》2008,29(13):1080-1081
目的: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原因,探讨宫内节育器取出的最佳时间和取器要点。方法:通过B超检查230例围绝经期妇女,分为围绝经期组(A组)106例,绝经1-3年组(B组)60例及绝经3年以上组(C组)64例,比较三组间IUD取出情况。结果:三组中阳性检出32例,为节育环嵌顿及宫颈粘连等,取环困难率达83.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萎缩、宫颈粘连、宫颈坚硬及环嵌顿、环老化等是围绝经期妇女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资料对比分析,探讨宫内节育器合理的取出时间及减轻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方法 .方法 将我站350例绝经后妇女行IUD取器情况分析.结果 自阴道成功取出342例,其中97例取器困难均予以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有8例粘连嵌顿较严重,取器失败转院改用宫腔镜取出.结论 恰当的掌握好取器时间,减少取环困难.  相似文献   

6.
唐永琼 《吉林医学》2015,(6):1172-1173
目的:探讨分析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取宫内节育器28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6例取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可分为围绝经期组135例(占47.2%)和绝经后组151例(占52.8%)。两组共有49例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其中围绝经期组10例(发生率7.4%)、绝经后组39例(发生率25.8%),两组取器困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346,P<0.01)。取宫内节育器困难的原因主要是IUD嵌顿、宫颈粘连导致器械无法进入宫腔、断环残留等。结论: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难度增加,造成取节育器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将取节育器时间适当提前、在进入围绝经期及时取器可降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小结了一些基层和外地医院在取宫内节育器时发现困难而转我院的61例的取器情况,并分析了发生原因。资料分析一、取出困难的原因:本组51例中,因避孕器粘连于官腔内者18例,部分性嵌顿者6例,全嵌顿2例,断裂12例,其余13例均因手术者未充分掌握避孕器情况及取器技术,并非真正取出困难。 (一)节育器粘连、嵌顿:其原因为:1.放置年限10~15年以上,内膜覆盖厚实,节育器固定于内膜层。2.绝经后妇女生殖器萎缩,原节育器大小与萎缩的宫腔不相适应,节育器在宫腔内受挤压,导致粘连或嵌顿。3.放置时节育器型号与宫腔大小不相适应,过大的节育器置于狭窄的宫腔内。4.放置时使用暴力,使节育器误入肌层导致嵌顿。 (二)节育器断裂:断裂的原因:1.与节育器原料质量和成品检验有关。金属丝细而脆者易断,尼龙、橡胶、塑料等,如时间过长易老化断裂,节育器结扣松脱。2.操作时未按常规,放置节育器随便叉于结头处。3.宫口过紧,放置时未经扩张宫口,勉强硬性通过宫颈口,留下潜  相似文献   

8.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较安全可靠的避孕方法之一,易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但在绝经后节育器取出术中往往遇到节育器与官腔粘连、嵌顿或宫口闭缩,造成取环时间长、患者痛苦大,甚至取器失败。我科自1996年2月至2003年12月对绝经后要求取环的妇女143例,利用利多卡因宫颈封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妇女绝经后,内外生殖器逐渐萎缩,组织弹性降低,尤其宫颈变短变硬,导致绝经后妇女节育器嵌顿,取器困难。为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器痛苦,本院采取术前1~2h阴道使用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药物软化宫颈后取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节育器嵌顿的原因及处理,总结4年间我院248例行TUD取出术中发现28例节育环嵌顿的临床资料。方法:分析取器时的年龄、放置节育器的年限、置器时期、取器原因、IUD的类型等与IUD嵌顿的内在关系。结果:金属类环的嵌顿率明显高于其它节育环。上环时间越长嵌顿率越高,特别是绝经后妇女的嵌顿率明显高于未绝经妇女,取器妇女年龄越大嵌顿率越高。人流术中及哺乳期妇女上环的嵌顿率占节育器嵌顿的一定比例。结论:上环时间越长、人流术中及哺母期上环、金属类环、爱母环及T型环下移、绝经后要求取环的妇女出现嵌顿机率偏大。  相似文献   

11.
李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679-681
目的探讨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取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绝经后自愿要求取环妇女100例,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服用尼尔雌醇5mg,1周后取环,并于取环前1h肛门塞入米索前列醇200mg;对照组取器前不服用任何药物,随访观察2组取器结果。结果 2组从宫颈松弛情况、取环时间、取环效果及宫内节育器崁顿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后妇女口服尼尔雌醇配伍肛门塞入米索前列醇后再取器,成功率高,手术风险小,患者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优势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53例节育器取出困难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在宫腔镜直视下(必要时B超引导),采取直接夹取、针状电极电切粘连带,游离节育器后,以取环钩取出、环形电切环切除黏膜下肌瘤后,宫腔镜下取环钩取出,2例因宫内节育器异位入盆腔,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果 53例患者中,51例经宫腔镜处理后取出,2例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论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原因与节育器嵌顿子宫黏膜下层、嵌入肌层、套入黏膜下肌瘤蒂部及宫腔形态异常、宫腔粘连包裹节育器及异位有关,宫腔镜有操作方便、直观、图像放大、止血迅速、创伤小、无伤口等优点,是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检查对老年妇女异常阴道流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绝经后老年妇女(≥60岁)阴道流血的宫腔病因。 方法 以250例生育期妇女宫腔镜手术为对照,对250例老年妇女进行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以分析绝经后老年妇女阴道流血的宫腔病因。 结果 引起老年妇女阴道异常流血的宫腔病因为:子宫内膜息肉134例(53.60%)。子宫黏膜下肌瘤32例(12.80%),萎缩性子宫内膜炎43例(17.20%),子宫内膜癌14例(5.6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例(0.80%),子宫内膜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0.40%),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2例(0.8%)。宫腔粘连8例(3.20%),环嵌顿,断裂14例(5.60%)。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及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明显高于生育期妇女(P<0.01);而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 结论 对于老年妇女可安全地进行宫腔镜检查;异常阴道流血病因可及时、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视下子宫中隔电切术后宫腔放置医用生物蛋白胶和水囊代替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子宫中隔患者69例,随机分成3组,实施腹腔镜监视下子宫中隔电切术治疗,术后治疗组1宫腔内放置弗莱氏尿管,注入4 ml生理盐水形成水囊并经尿管注入生物蛋白胶封管,留置1 d后取出并使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序贯疗法;治疗组2方法同治疗组1,但水囊留置3 d;对照组放置IUD并使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序贯疗法。比较3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腰腹部疼痛和3月后宫腔镜检查宫腔情况。结果:宫腔放置医用生物蛋白胶和水囊的治疗组1有1例宫腔膜状粘连,治疗组2与放置IUD的对照组宫腔均无粘连,三者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阴道流血时间治疗组2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1和2腰腹部疼痛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而治疗组1和治疗组2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监视下子宫中隔电切术后放置医用生物蛋白胶和水囊与宫内放置IUD疗效相同,而阴道流血时间和腰腹部疼痛时间短,是宫腔放置IUD的有效替代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绝经后妇女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前联合应用雌三醇软膏及复方萘普生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的绝经期患者24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各60例。A组患者于取器前给予阴道用雌三醇软膏1周,B组患者于取器前给予肛门放置复方萘普生栓1枚,C组患者于取器前联合使用雌三醇软膏和复方萘普生栓,D组患者则直接进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时宫颈软化扩张程度、术中综合反应及取器效果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间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手术效果显著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效果最好,显著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在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前,联合应用雌三醇软膏及复方奈普生栓,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宫颈条件,降低患者痛苦,并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在临床应用上,该方法安全、经济有效、简单易行,适宜于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娜  赵霞 《农垦医学》2014,(2):111-113
目的:评价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措施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将确诊为宫腔粘连的患者102例,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分为 A、B、C3组:A组(IUD组)、B组(球囊+IUD组)、C组(球囊+IUD+定期宫腔镜检查组),随访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结果及月经恢复情况,评价3种综合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结果:C组宫腔形态恢复优于A、B组(P〈0.05),月经情况改善也优于A、B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措施(球囊导管、医用几丁糖、节育器、口服雌孕激素、定期宫腔镜检查)恢复宫腔形态,防止再粘连,改善月经情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钱芳  刘亚静  程庆好 《海南医学》2010,21(24):87-88
目的探讨结合雌激素联合丙泊酚在绝经期妇女取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北京煤炭总医院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126例绝经期妇女来院取环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一周口服结合雌激素,0.625mg/d,共7d。服药第8天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取环术。结果 126例患者中有118例宫颈软化,124例患者取环成功,2例患者取环失败。结论结合雌激素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97例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 (IUD)嵌顿的原因。方法 :通过对 978行IUD取出术中发现的 97例IUD嵌顿因素作了回顾性调查 ,进行了统计学处理与临床分析。结果 :(1)IUD嵌顿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P <0 .0 5 ) ;(2 )人流术中安置者嵌顿率明显高于月经净后安置者 (P <0 .0 0 5 ) ;带器时间越长 ,嵌顿率越高 (P <0 .0 0 5 ) ;IUD的嵌顿率与IUD的种类也有明显关系 ,金属类环嵌顿率最高 (P <0 .0 0 5 )。结论 :对在人流术中安环、取环时年龄偏大、安环时间较长、安置金属类圆环要求取环的妇女 ,出现嵌顿环的几率偏大 ,在取环时应尽量在B超监测下取环 ,可以增加取环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nsions,IUA)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nsions,TCRA)后预防宫腔再粘连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镜诊治中心住院治疗的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粘连程度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重度宫腔粘连。A组54例,术后宫腔置入“O”型金属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device,IUD)并注入透明质酸钠2ml;B组69例,术后宫腔置入“O”型金属IUD并注入透明质酸钠2m1且联合明胶海绵填塞宫颈管。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和人工周期治疗3月;术后1、3、9个月均门诊宫腔镜复查,观察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宫腔再粘连率B组低于A组(P〈0.05),月经改善率B组优于A组(P〈0.05)。结论宫腔内放置IUD并注入透明质酸钠且联合填塞明胶海绵条可有效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再粘连,提高月经正常率。  相似文献   

20.
B超、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B超和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中的应用。方法常规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后,首先用B超进行宫内节育器(IUD)初步定位,然后在B超监视下行宫腔镜检查,再次IUD定位,并镜下取器。结果30例患者中,21例子宫正常,IUD位置正常;7例IUD部分或全部异位;1例子宫纵隔;1例子宫极度后倾曲。术前B超25例判断正确,3例IUD断端与子宫内膜及浅肌层关系判断错误,1例子宫纵隔未发现,1例子宫极度后倾曲未提示。28例镜下取器成功,2例IUD开腹取出。结论B超在判断IUD断端与子宫内膜及浅肌层关系以及子宫腔病变时会有一定误差;B超联合宫腔镜可以明确IUD定位,选择恰当的取器方法,使镜下操作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