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LPA)、白细胞介素(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68例同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指标,同时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者的上述统计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甲襞微循环指标均差于对照组,且其中发作频率较高及持续时间较长者的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均高于发作频率较低及持续时间较短者,甲襞微循环指标均差于发作频率较低及持续时间较短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呈现较差的状态,且不同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者之间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观察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瘦素(Lep)、雌二醇(E2)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并以54名同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IL-6、hs—CRP、Lep、E2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并比较轻度、中度及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检测水平,同时以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血清指标与疾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6、hs—CRP、Lep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E2则低于对照组,同时重度患者的血清IL-6、hs—CRP、Lep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均高于轻度及中度患者,中度患者则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的血清E2低于轻度及中度患者,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血清指标均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血清IL-6、hs—CRP、Lep、E2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且对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有积极的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3.
石丹  冯文  张毅  王国华  刘亚琼 《西部医学》2021,33(5):709-713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Apelin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9例HDCP患者(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分为轻度GH组、重度GH组、轻度PE组、重度PE组。比较各组血清FGF23、Apelin及尿β2-MG水平,分析HDC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FGF23、Apelin及尿β2-MG的相关性,随访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母婴结局,比较不同母婴结局HDCP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PE组和GH组患者FGF23、尿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p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组FGF23、尿β2-MG水平均高于GH组,Apelin水平低于GH组;PE组和GH组重度者FGF23、尿β2-MG水平均高于轻度者(P<0.05),Apelin水平低于轻度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GF23及尿β2-MG与HDCP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Apelin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急性肾损伤、糖耐量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母婴结局HDCP患者血清FGF23、尿β2-MG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结局者(P<0.05),Apelin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结局者(P<0.05)。结论 血清FGF23、Apelin及尿β2-MG水平均与HDCP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且监测上述指标水平有利于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清尾加压素(U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不同严重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高血压254例、轻度子痫前期186例、重度子痫前期124例。另取同期该院10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UⅡ、PAF水平以及心功能,采用Pearson法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UⅡ、PAF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BMI、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P <0.05)。4组孕妇心脏形态结构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收缩峰值速度(Vs)、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心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LVDd...  相似文献   

5.
于春艳  张磊  高照猛  徐建  刘娟  张旗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0):2437-2443
目的 探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疾病活动度及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3月就诊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女性RA患者240例为病例组,同时收集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女性8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抗核抗体(ANA)等,测定甲襞微循环积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保护素(OPG)水平,运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 RA 患者骨密度。根据DAS 28积分分为低度活动、中度活动、高度活动,采用“田牛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法”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亚组48例、中度亚组136例、重度亚组56例。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骨质疏松发生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高于对照组〔(6.1±1.9)分与(4.7±1.5)分,t=5.995,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甲襞微循环异常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000,P<0.01)。病例组中度活动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较低度活动者升高,重度活动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较低度活动和中度活动者升高(P<0.05)。病例组不同程度甲襞微循环异常患者年龄、病程、RF阳性率、A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程度甲襞微循环异常患者ESR、CRP、CCP阳性率、DAS 28积分、25(OH)D、VEGF、OPG水平、骨量下降及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度亚组患者ESR、CRP、CCP阳性率、DAS 28积分、VEGF水平、骨量下降及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轻度亚组,25(OH)D、OPG水平低于轻度亚组(P<0.01);重度亚组患者ESR、CRP、DAS 28积分、VEGF水平高于轻度亚组和中度亚组,25(OH)D、OPG水平低于轻度亚组和中度亚组,CCP阳性率和骨量下降及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轻度亚组(P<0.01)。病例组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与DAS 28积分(r=0.575,P<0.05)、ESR(r=0.529,P<0.05)、CRP(r=0.420,P<0.05)、CCP滴度(r=0.413,P<0.05)呈正相关,与25(OH)D(r=-0.595,P<0.05)、OPG(r=-0.538,P<0.05)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SR〔β=0.033,95%CI(0.001,0.065),P=0.043〕、CCP滴度〔β=0.008,95%CI(0,0.068),P=0.044〕、甲襞微循环积分〔β=0.484,95%CI(0.355,0.614),P<0.001〕是女性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甲襞微循环积分是女性RA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1.150,95%CI(1.020,1.291),P=0.025;OR=2.980,95%CI(1.184,7.502),P=0.033〕,而25(OH)D和OPG是女性RA患者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OR=0.005,95%CI(0.003,0.007),P=0.032;OR=0.907,95%CI(0.842,0.977),P<0.001〕。结论 女性RA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疾病活动度及骨质疏松发生相关;甲襞微循环积分升高是疾病活动度增加及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甲襞微循环检查可作为一种预测RA骨质疏松发生的潜在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围生期血液流变学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3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38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临产前及产后l、3、5d血液流变学与甲襞微循环指标。结果:观察组临产前及产后1、3d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甲襞微循环各指标均差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1、3、5d均好于临产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产后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围生期血液流变学与甲襞微循环指标差于正常产妇,且其呈现持续改善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水平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探讨血清U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30例、子痫前期轻度组28例、子痫前期重度组38例;40例正常晚孕妇女为正常妊娠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组孕妇外周血中血清UⅡ水平,同时测定MAP。结果(1)子痫前期轻、重度组与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清UⅡ水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子痫前期轻度组与重度组血清UⅡ水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血清UⅡ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与正常妊娠组MAP水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4组患者血清UⅡ水平与MAP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血清U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UⅡ可能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游离氨基酸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冠脉造影阴性的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游离氨基酸及VEGF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不同Gensini积分水平者的检测结果,以Logistic分析血清检测指标及VEGF与疾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酪氨酸、丙氨酸及VEGF均高于对照组,而牛磺酸则低于对照组,且Gensini积分重度患者的上述检测指标水平波动大于轻、中度患者,中度患者大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Logistic分析上述血清检测指标及VEGF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血清游离氨基酸及VEGF与冠心痛关系密切,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91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40例,健康体检未孕女性50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光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各组血清Cys-C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与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但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与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的升高对妊娠期高血压并发早期肾损害具有良好的提示作用。其浓度变化能很好地替代血清Cr、BUN的监测作用,也较β2-MG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及白介素(I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与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的51例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51例未发生术后认识功能障碍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及IL、MMP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并将观察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认知功能障碍者的检测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分析检测血清指标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及IL、MM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度认知功能障碍者的检测水平高于轻度与中度者,中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则高于轻度者,且上述指标经Logistic分析处理显示均与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及IL、MMP水平的异常,且不同程度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及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瘀证与RAAS系统及微循环的关系,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监测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接受治疗的5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瘀证患者为A组,5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瘀证患者为B组,52名同龄健康人员为C组,然后将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RAAS指标及甲襞微循环指标进行比较,并比较A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血瘀证患者的上述指标,同时采用Logistic分析血清RAAS指标及甲襞微循环指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瘀证的关系。结果 A组血清RAAS指标中RA、Ang-Ⅰ、Ang-Ⅱ、ALD及AT2R水平均高于B组及C组,B组血清RA、Ang-Ⅰ、Ang-Ⅱ、ALD及AT2R水平则高于C组,且A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血瘀证患者血清RA、Ang-Ⅰ、Ang-Ⅱ、ALD及AT2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输入枝长度及管径、输出支长度及管径均低于B组及C组,且B组低于C组,而白微栓率A组高于B组及C组,且B组高于C组。且A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输入枝长度及管径、输出支长度、管径及白微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RAAS指标及甲襞微循环指标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瘀证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瘀证患者的RAAS系统及微循环呈现相对较差的状态,上述指标均与本病有密切的关系,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组。另选取30例该院规律产检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D、凝血指标水平检测。比较两组D-D、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并依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及诊断变迁》,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6例、轻度子痫前期(PE)组24例、重度PE组18例,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亚组间D-D、凝血指标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D、凝血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研究组PT、APTT、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B、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E组PT、APTT、TT水平均低于轻度PE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且轻度PE组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重度PE组FIB、D-D水平均高于轻度PE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且轻度PE组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充一氧化氮(NO)自血回输治疗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异常的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8例选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紫外线照射充氧充NO自血回输治疗,治疗后复查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的比较,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活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活力的变化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紫外线照射充氧充NO自血回输是治疗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异常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成轻度、中度、重度3组。另选取3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创伤性休克患者轻度组血浆ET和血清NO的含量仅轻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组患者血浆ET和血清NO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中度组患者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较轻度组为高(P〈0.05),重度组患者又较中度组高(P〈0.05)。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NO与血浆ET水平呈正相关(r=0.61)。结论:ET和NO可能协同参与了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发病过程。血浆ET和血清NO升高越明显,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越重。血浆ET和血清NO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腕关节骨侵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 年 5 月—2016 年11 月就诊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甲襞微循环积分数值分 为轻度异常组、中度及重度异常组。总观察随访期52 周,基线时记录患者有关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行甲襞 微循环及超声检查,此后按观察随访计划定期复查腕关节超声,发现新发超声下腕关节侵蚀后终止该患者随 访并记录时间。结果 纳入180 例患者骨侵蚀总的危险度为4.11(95% CI :1.299,13.016);以甲襞微循环轻度 异常组为对照,计算中、重度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22[(95% CI :0.934,11.087),P =0.046] 和4.98[(95% CI : 1.532,11.169),P =0.002] ;提示甲襞微循环异常程度越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腕骨侵蚀相对危险度越大。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O^R=18.85,(95% CI :1.021,34.029)]、微循环积分[O^R=21.08,(95% CI : 1.802,24.364)] 及关节超声积分[O^R=26.04,(95% CI :2.663,25.838)] 是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骨侵蚀发 生相关的因素。结论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腕关节骨侵蚀发生密切相关,具有预测价值; 甲襞微循环检查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技术可有效监测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微循环异常,具有广泛应用 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08例 HDCP 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组41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7例)及孕周相近的健康单胎妊娠妇女(对照组40例)血清中 CysC 、β2‐MG 、肌酐(Cr)的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 CysC 、β2‐MG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3组间血清 CysC 、β2‐MG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之间血清 Cr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 Cr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HDCP 患者血清 CysC 与β2‐MG 、Cr 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CysC 、β2‐MG 、Cr 对判断 HDCP 孕妇病情严重程度及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俏苗  郑海玲 《海南医学》2014,(21):3188-319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8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34例(轻度组),轻度先兆子痫25例(中度组),重度先兆子痫26例(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重度组最高,中度组次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程度存在线性关系,呈正相关(r=0.74,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内脂素(visfatin)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Visfatin和MIF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Visfatin和MIF的含量。结果 Visfatin和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31,9.82,10.04,P均〈0.05),同时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含量高(t=7.23,8.95,P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含量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Visfatin含量均比对照组血清中含量高(t=7.83,质9.85,10.51,P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8.73,P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含量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9,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Visfatin和MIF含量呈正相关(r=0.67,P〈0.01)。Visfatin和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Visfatin和MIF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炎症损伤,且Visfatin和MIF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MIF和HMGB1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MIF和HMGB1的含量。结果 MIF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9.82,10.04,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23,8.9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9.65,10.18,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54,9.6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35,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MIF与HMGB1含量呈正相关(r=0.59,P〈0.01)。MIF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和HMGB1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且MIF和HMGB1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于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病变程度分级判断与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DU将90例ASO患者根据闭塞节段数量、狭窄程度及侧支数量的不同分为轻、中、重度3组,每组30例;20例经CDU行双下肢动脉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同时检测其血浆ET及血清NO水平。结果:ASO组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E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重度ASO患者血浆ET水平高于轻度、中度组(P<0.01),血清NO水平低于轻度、中度组(P<0.01);中度ASO组患者血浆ET水平高于轻度组(P<0.01),血清NO水平低于轻度组(P<0.01);轻度组ASO患者血浆E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DU对ASO的分级判断与血ET和NO变化程度具有一定关联性,该分级方法可以较详尽地判定ASO的病变程度,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