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诊断为ACS患者86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即刻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hs-CRP及NT-proBNP的检测,然后进行综合治疗,观察并比较各组住院期间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组、UA组及AMI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AMI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较UA组高,AMI组、UA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较SA组高。与SA组比较,UA组及AMI组AMI、左心功能不全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与UA组比较,AMI组AMI、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增高;hs-CRP、NT-proBNP水平与ACS患者的严重程度及AMI、左心功能不全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ACS患者的hs-CRP、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短期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正相关;hs-CRP及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检验指标,并且可以作为ACS的病情预测及疗效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关系。方法分别检测50例ACS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CHD)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血中IL-18、TNF-α及hs-CRP的水平。结果ACS、SCHD患者血清IL-18、TNF-α和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ACS患者血清IL-18、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SCH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结论IL-18、TNF-α及hs-CRP可能是导致ACS的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免疫、炎症角度出发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痰瘀证的本质。方法:将60例ACS患者辨证分型为痰瘀证组(30例)及非痰瘀证组(3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血脂、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纤维蛋白原(FIB)、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并分析上述指标与ACS痰瘀证及非痰瘀证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ACS痰瘀证组患者sCD40L、CRP、TNF-α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FIB、1L-6水平高于非痰瘀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痰瘀证组患者TC、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痰瘀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痰瘀证组与非痰瘀证组患者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痰瘀证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CD40L、CRP、TNF-α及D-二聚体及血脂等相关,sCD40L、CRP、TNF-α及D-二聚体等免疫炎症因子可为ACS痰瘀证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CⅢ(ApoC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分组,将52例AMI患者设置为AMI组,28例非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poCⅢ与SOD水平,并分析其与AMI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MI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DLC)、尿酸(U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ApoC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MI患者血清中ApoCⅢ水平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降低,且与血脂、U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外寒内饮证患者血清CRP、IL-23、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COPD外寒内饮证患者,其中44例患者处于稳定期纳入COPD稳定期组,40例处于急性加重期纳入AECOPD组,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不同组研究对象间血清CRP、IL-23、TNF-α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预计值水平。结果 COPD稳定期组及AECOPD组患者血清CRP、IL-23、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血清CRP、IL-23、TNF-α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预计值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治疗2周后,患者血清CRP、IL-23、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预计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CRP、IL-23、TNF-α与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CRP、IL-23、TNF-α等细胞因子在COPD外寒内饮证患者的发病及病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MicroRNA-146a(miR-146a)基因的表达,并探讨炎症因子及其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离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18例胸痛综合征(CP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Real-time PCR法及Northern blot法检测各组患者PBMC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同时,将分离的PBMC在体外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及抗炎因子白介素(IL-10)的表达水平,并对miR-146a与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AMI组和UA组患者miR-146a基因表达明显高于SA组与CPS组(P〈0.05),而SA组和CP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AMI组及UA组培养基上清中TNF-α、IFN-γ明显高于SA组及CPS组(P〈0.01),而IL-10表达明显并无显著变化(P〉0.05)。相关性研究发现,miR-146a的表达与TNF-α、IFN-γ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CS患者miR-146a表达明显增加,并与促炎因子表达呈正相关,提示miR-146a功能亢进可能参与了ACS炎症反应过程,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娜  唐华燕 《陕西中医》2022,(3):318-320,341
目的:观察生地苦参汤联合艾拉莫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CP抗体、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IFN-α)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血清CCP、IFN-γ、IFN-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地苦参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降低血清CCP抗体水平,抑制TLR通路细胞因子TNF-α、IFN-α分泌,从而调节IFN-γ、IL-4平衡,发挥稳定免疫微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体针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炎症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6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醒脑开窍针刺法组(1组)32例和体针组(2组)32例,观察两种针法治疗后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值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5天,血清CRP、IL-6和TNF-α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15天时,1组的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减少急性脑梗塞的炎症反应及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治疗急性脑梗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及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方法将176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8例,治疗组(常规基础治疗加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和对照组(仅应用常规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于发病后7天检测EPCs数量及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EPCs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能够显著增加ACS患者EPCs的数量、降低血清TNF-α、IL-6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红花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小儿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损伤小儿患者60例,分为损伤组和红花注射液治疗组,损伤组常规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红花注射液治疗。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TNF-α及IL-8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肺损伤小儿患者组血清TNF-α及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损伤组相比,红花注射液治疗组患者TNF-α及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通过抑制急性肺损伤小儿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来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养心冠脉汤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再狭窄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CRP(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冠脉支架介入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汤口服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再发生冠脉狭窄的比例、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CRP水平、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冠脉再狭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TNF-α和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通脉汤能有效降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改善血脂水平、心电图和中医证候,并降低血清内CRP水平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COPD患者共60例,其中痰热壅肺证组30例,非痰热壅肺证组(对照组)30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8、IFN-γ、TNF-α的含量。结果: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患者肺部主要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非痰热壅肺患者,同时伴见血清IL-8、IFN-γ、TNF-α含量明显增加。结论:IL-8、IFN-γ及TNF-α是AECOPD痰热壅肺证主要炎性因子,对于评估COPD病情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冠脉病变及心肌酶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6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7例,另设对照组2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TNF-α浓度,用免疫标记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钙蛋白I(cTnI)浓度;Gensini积分法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TNF-α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TNF-α、CK-MB、LD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TNF-α、CK-MB、LDH、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A组和UA组(P〈0.01);UA组TNF-α、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组(P〈0.05),LDH水平明显高于SA组(P〈0.01),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A组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nsini积分与TNF-α呈正相关(P〈0.01);AMI组TNF-α与CK-MB、LDH、cTnI呈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TNF-α炎症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随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增高而增高,提示冠心病患者体内已存在炎症反应,TNF-α在其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冠心病炎症活性的独立指标。CK-MB、LDH、cTnI反映心肌损伤及坏死的程度,联合评估两种指标的水平对于临床估计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损伤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姜黄煎对其影响意义。方法:模拟PCI术,采用ELISA法检测144只大鼠血清VEGF和TNF-α水平,其中姜黄煎干预组36只,生理盐水干预组36只,并与36只假手术组和36只健康组作为对照。结果:模拟血管急性损伤组血清VEGF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血清VEGF和TNF-α高于健康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姜黄煎组血清VEGF明显高于模型组与手术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手术组(P<0.05)。结论:VEGF和TNF-α可能参与了再狭窄的病生理变化。检测患者血清VEGF和TNF-α水平可能有助于评估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病变的程度及转归。姜黄煎对大鼠VEGF和TNF-α水平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自芳  董克礼 《新中医》2007,39(10):81-8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对30例血瘀证与30例非血瘀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TNF-α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并以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空腹血糖(FBG)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TNF-α、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糖尿病组血瘀证与非血瘀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可能参与了血瘀证的形成,TNF-α、脂联素可作为糖尿病血瘀证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参元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抑郁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以研究益气逐瘀法对心梗合并抑郁神经体液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元丹高剂量组、参元丹低剂量组、对照组,每组各6只,以冠脉结扎法及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性刺激合并孤养法制作AMI/抑郁模型,分别予参元丹高剂量、参元丹低剂量、氟西汀或蒸馏水灌胃18 d。造模成功3 d后处死,测量各组大鼠血清5-HT、TNF-α水平。结果:血清5-HT浓度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5-HT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元丹干预组大鼠血清5-HT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参元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5-HT浓度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浓度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NF-α浓度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同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参元丹干预组大鼠血清TNF-α浓度差异亦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但L-SYD血清TNF-α较各组明显升高。结论:参元丹能改善AMI/抑郁的血清5-HT水平下降的情况,但对血清TNF-α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气凉营汤治疗3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气凉营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Ⅲ(APACHEⅢ)评分、体温测量及血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定量检测。结果:2组治疗后体温、血白细胞计数、APACHEⅢ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6、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气凉营汤对脓毒症所致的发热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并能降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改善脓毒症患者的APACHEⅢ综合评分,但不能显著降低脓毒症血清IL-6、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白蛋白组45例、微量白蛋白组34例)及对照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体内HbA1c和血清UA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临床白蛋白组和微量白蛋白组等各糖尿病组患者体内HbA1c、血清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白蛋白组的HbA1c、血清UA水平均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组,组间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体内HbA1c和血清UA水平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51-1453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中IL-1、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的数值。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在TNF-α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IL-1、IL-6方面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能下调RA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董樑  夏敬文  龚益 《中成药》2014,(5):926-929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连花清瘟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对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加用连花清瘟胶囊,评估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血和痰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较,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肺功能好转,血清IL-8水平降低(P<0.05),痰IL-8、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TNF-α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而常规治疗组仅痰TNF-α较前下降(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相关炎症因子IL-8、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